最讓台北本地人念念難忘的古早味,受幾代人推崇的美食!

Ct Lim| 2016-01-15| 檢舉

台北有太多美食,幾乎每個去過台北的人都對那裡的食物特別是小吃讚譽有加。這麼多可以吃,怎麼挑選最好吃和地道的呢?古早味是台灣人用來形容古舊的詞,小編搜集了讓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念念難忘的古早味,經得起時間的沉澱,受幾代人推崇的美食,味道自然是極好的。

阜杭豆漿 發現地:忠孝東路1段108號2樓

在華山市場裡面的二樓,早上永遠在排隊,豆漿是古早味,有濃濃的豆香,口感細膩醇厚,放點蜂蜜更加香甜,除了豆漿,厚蛋燒餅也非常好吃,附近的機關公務員和學校學生都是這家店的擁躉,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圓環邊蚵仔煎 發現地:寧夏夜市

1965年創始,半個世紀的老牌子,在寧夏夜市裡人氣超高,經常看到攤前排起長龍,蚵仔用料十足,醬汁的味道和在廈門吃到的完全不同,還有生菜裹在裡面,份量大,兩個人點一份就夠。

阿媽的酸梅湯 發現地:淡水

百年老店,淡水最有名的美味之一,保存了古早味的酸梅湯,腌制過程中完全採用梅子果肉,再加上降火養生的洛神花和台灣人大愛的紫蘇、白菊花等十幾味中藥,小火慢熬烹制出可熱飲也可冰鎮的酸梅湯,有生津解渴健脾開胃的功效,口味和一般店裡甜甜的酸梅湯不同,有點點鹹味,別處喝不到。

蜂大咖啡 發現地:西門町成都路

歐陽應霽推薦的咖啡店,門口有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在一排玻璃瓶後面給客人拿桃酥餅,讓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從餅乾罐里掏餅乾給我吃的樣子。進門濃濃的咖啡香撲鼻而來,1956年開業至今,進口各個國家的莊園咖啡,從選豆、烘培到沖泡每一步都堅持做到最好。許多台北人從年輕喝他們家咖啡一直到如今的老伯伯老婆婆。如果住在西門町,早上可以去那裡吃早餐,兩個煎蛋、火腿、吐司和咖啡,一份100台幣,合人民幣區區20元,在國內只夠一杯咖啡的價錢。

李制餅家鳳梨酥 發現地:台北市林森北路156號

據一位台北計程車司機爆料,這是一家老店,比某些大品牌好吃,而且價錢實惠,沒記錯的話一盒12個300台幣,摺合人民幣60元,大多是台北人光顧,遊客去的不多。很樸實的紙包裝,像是小時候的糕點,很懷舊,一打開包裝就一股香味,口味新鮮不太甜,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

艾家清真黃牛肉清麵館 發現地: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23巷41號

街邊其貌不揚的飲食店,涼拌小菜清爽可口,清湯牛肉麵的牛肉入口有奇特的清香,肉有嚼頭但一點也不柴,清澈的湯底連香菜也不擱,飄著幾朵油花,保持了牛肉湯的原汁原味,吃完還有免費清香的高山茶可以解飽。下麵條的可愛老伯說大陸和台灣人都是一家人是同胞,感動!

小貼士:這是家清真店,不要帶豬肉進入哦。

鬍鬚張滷肉飯 發現地:寧夏夜市

在台灣滷肉飯是最常見的美食,也寫成「魯肉飯」。從1960年一個賣滷肉飯的路邊攤到現在有37家分店,問當地人為什麼這麼有名,說是他們家的滷汁要經過10多個小時的熬制,所以特別粘稠入味,米飯和豬肉都選用最高等級的,好肉好米加上花功夫,難怪迷倒了眾多吃貨。

賽門甜不辣 發現地:西門町西寧南路95

據說是甜不辣的鼻祖,上世紀50年代開業,老闆以一部喜愛的電影中的男主角名字命名,後來老闆和兄弟分家,弄得現在一共有三家都號稱鼻祖的甜不辣店,同宗同源吃客們不要太糾結了。西門町的這家招牌甜不辣有香魚卷,豆腐和蘿蔔,最好吃的是上面那層醬料,如果能吃辣的加一點辣椒醬更過癮。

小貼士:吃完別忘到攤位的湯鍋前舀一碗湯,混合著碗底的醬料和濃郁的柴魚高湯,鮮!

阿美古早味 發現地:延平北路三段 49 號騎樓前

這家經營了半世紀的家常小館由一家三口經營,女主人阿美做得一手好熟食物,先生的拿手好戲是木炭烤魚,至今堅持用小炭爐和鼓風機烹制,最誘人的菜肴是白切煙燻雙拼雞,本地土雞,肉質鮮嫩,白切原味,煙燻入味,鋪底的蘿蔔乾也是阿美自製,香辣爽脆。

小貼士:阿美只在晚間營業,由於在路邊用鑊燒菜,下雨天也不營業,要吃上美食還得天公作美。

伍佰雞屋 發現地: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75號,延吉街路口

有50年歷史的老店,店門口有一個拿著刀嚯嚯嚯嚯剁雞的大哥,看這架勢就知道一天得賣掉好多雞。雞絕對是散養在外面活蹦亂跳的走地雞,運動量估計比我們這些坐辦公室的多得多,雞肉入口鮮嫩,咬起來結實有彈性。除了雞肉,這家的豬肉也很彈牙美味,推薦來個雞肉豬肉雙拼。

玉山冬粉店 發現地:中原街60號

傳說中台北吃腰子最鮮、最嫩、切得最薄脆恰好的老鋪子,很破舊的門面,幾把桌椅就是全部家什,菜單貼在牆上。台北人管腰子叫「腰只」,他們家的這隻腰果然名不虛傳,看上去是淺淺的粉色,筷子夾起來會顫悠,咬一口居然有脆感!據說老闆每天一大早到各個賣腰只的鋪子收來最好的那一隻,跑多個菜場買齊一天的用量,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真是難得。

小貼士:早上6:00開門,下午1:00左右就賣完了,要吃趕早。

永富冰淇淋 發現地:西門町貴陽街昆明路口

店面只有幾平米,小小的冰櫃里放著不同顏色的冰淇淋,像極了小時候的冷飲店。一共10來個口味都很古樸,沒有炫麗時髦的名字,一份3個球35台幣,摺合人民幣只要7塊錢。如果三人同行不妨每個口味都點來嘗嘗,都好吃。最有特色的是桂圓和李梅,一般冰淇淋店裡很少看到。冰淇淋的顆粒很細,口味自然不過份甜膩,一口氣吃三個球也沒負擔。

林東芳牛肉麵 發現地:中山區八德路2段274號

開店30年,老湯底讓人驚艷,鮮中略帶一點甜,牛肉牛筋燉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塞牙也不至於酥爛,很有嚼頭,如果愛辣,加一些他們家自製的沙茶醬,風味更加濃郁。

小貼士:可以免費加湯,蘭花豆腐乾和牛肚之類的小食自己拿,結帳時老闆會一起算錢。

丸林滷肉飯 發現地:民族東路32號

開店至今30多年歷史,很多旅遊團都會帶去吃滷肉飯,二樓基本是團隊,一樓基本是當地人,自己跑過去的話建議和當地人一起坐在一樓。在這裡吃一碗25台幣的滷肉飯、40台幣的蝦卷,再叫一碗湯,100台幣足以飽餐一頓,這是很多台灣人從小到大的美食記憶。

大餅包小餅 發現地:士林夜市

上世紀80年代流行至今魅力不減的一道敦實的平民美食,和大陸的「大餅」不同,大餅包小餅的大餅是一張用擀麵杖擀成的薄餅,而「小餅」是帶餡炸過的餅,小餅裹在大餅里用木槌敲碎,撒上調料卷著吃,口感外軟內酥,有花生、芋頭、肉鬆等多種口味,甜的鹹的任君選擇。

海友十全排骨 發現地:士林夜市大東路49號

台北藥燉排骨的創始店,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光聽名字就很補,湯頭是貨真價實用多種名貴中草藥熬制而成。招牌菜十全排骨湯聞起來有濃濃的中藥味,可喝到嘴裡卻沒有怪味,是一股清香的味道,細細品嘗能吃到湯汁和肉長時間熬煮出來的甜味,排骨肉質酥軟,一點也不柴。店家會根據季節變化而更換,讓客人喝了不會太熱或太寒,一年四季都能滋補身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8468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