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魚腥味,只要在煎之前泡一下「它」!這些做飯技巧,不學起來後悔上萬年!

Wong Li ...| 2016-01-07| 檢舉

今天呆呆吃飯時,吃了一小口魚便不再吃了,媽媽叫他再多吃點,他說:「不要!

魚臭臭的啦!」

呆呆的奶奶聽到了便說:「喔~原來我們家呆呆討厭魚腥味。」說完,就把於端到廚房,不知道在於上灑了些什麼,又端了出來。

這時,奶奶對呆呆說:「現在應該不會在有味道了,你吃吃看。」於是,呆呆吃了一小口。很神奇的,現在一點魚腥味都沒有了。「好好吃ㄛ!

呆呆一邊開心的笑著,一邊吃著剛剛還不想吃的魚。「奶奶,您真厲害。

您到底是灑了些什麼?」媽媽非常佩服奶奶。「你們猜一猜呀?

」奶奶神秘的笑著。

呆呆的奶奶見他們一臉疑惑

便繼續說下去:「魚會發出腥味是因為新鮮度下降而產生一種叫做三甲基胺的物質,它是鹼性的。

當酸性和鹼性物質碰在一起時,兩邊都會失去原來特有的性質,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中和。因此,如果想除去鹼性的特質,只要讓它和酸性中和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只要灑上酸性物質就能消除魚腥味。在鹽巴、胡椒、檸檬汁中,屬於酸性物質的是檸檬汁。

不光只有檸檬汁,食用醋對於用來消除魚腥味,也有很棒的效果,所以在處理魚肉的地方,也會用食用醋來擦拭使用過的器具。

用完洗髮精洗完頭髮後,用食用醋來代替潤絲精,也會有很好的潤絲效果。因為肥皂、洗髮精等,是屬於鹼性的,因此洗頭後再使用醋來保養的話,頭髮就會變成中性,也會變得比較健康喔!」

呆呆和媽媽聽完不由得佩服起奶奶。

1、炒青菜時,不宜加冷水,冷水會使青菜變老不好吃,而加開水炒出來的青菜又鮮又嫩。炒的時間不宜過長。

2、炒藕絲或藕片時,一邊炒一邊加些清水,能防止藕變黑。

3、茄子切開後要立即下鍋或者放入水中,不然茄子會被氧化成黑色。炒茄子時適量放些醋炒出來的茄子顏色不會發黑。

4、炒雞蛋時,一個蛋加一湯匙溫水攪勻,就不會炒老,而且炒出的蛋量多,鬆軟可口;

5、要燉出一鍋好魚湯,要用冷水。冷水開鍋後,撇凈浮沫,能去除魚腥味,同時魚肉蛋白慢慢凝固,營養物質可以充分地「釋放」到魚湯中。喝濃湯要大火燉,喝清湯則用小火。

6、蒸魚或蒸肉時待蒸鍋的水開了以後再上蒸籠,能使魚或肉外部突然遇到高溫蒸氣而立即收縮,內部鮮汁不外流,熟後味道更鮮美。

7、豆腐下鍋前,可先放在開水裡浸潤十分鐘,這樣可清除豆味和鹼味。

8、熬骨頭湯時,中途切勿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影響營養和味道,最好一次加滿水或者中途加適量開水。

9、煮肉時,如果想使湯味鮮美,應該把肉放進冷水中慢慢煮;如果想使肉味鮮美,則應該把肉放在熱水中煮。

10、熬豬油時,先在鍋內放入少量水,再將切好的豬板油放入,這樣熬出來的油,顏色晶亮而無雜質。

11、將切好的豬肉片放在漏勺里,在沸水中晃幾下,待肉剛變色時就起水,瀝干水分,然後下鍋炒,幾分鐘即熟,鮮嫩可口。

12、將蝦仁放入碗內,加一點精鹽,食用鹼粉,用手抓搓一會兒後用清水浸泡,然後再用清水洗凈,這樣能使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瑩,爽嫩可口。

13、燒葷菜時,在加了酒後,再加點醋,菜就變得香噴噴的;燒素菜時,適當加點醋,味道好營養也好,因為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

14、蔬菜儘可能做到現炒現吃,避免長時間保溫和多次加熱,以避免維生素損失和味道變差。

15、帶魚身上的腥味和油膩較大,用清水很難洗凈,可把帶魚放在鹼水中泡一下,再用清水洗,就會很容易洗凈,而且無腥味。

16、炒牛肉片前,用啤酒將麵粉調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勻腌30分鐘,讓啤酒中的酶使蛋白質分解,以增加牛肉的鮮嫩度。

17、腰花切好後,加少許白醋,用水浸泡10分鐘,腰花會發大,無血水,炒熟後清嫩爽口。

18、甜椒要用急火快炒。炒時加少許精鹽、醋,炒幾下即可出鍋。

19、炒豬肝前,用白醋和水浸泡一下,再用清水沖洗乾淨,炒熟的豬肝口感特好。

20、豆芽鮮嫩,炒時速度要快。若在炒時放一點醋,則能除豆芽的澀味,並且還能保持其爽脆鮮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8319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