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人出了一本書,從外形你大概很難想像,這本書竟然是關於點心的。
書名為《IKKOAN》,是策展人南木隆助自告奮勇,為位於東京文京區小石川的和果子店「一幸庵」出的。
翻開書,映入眼帘的和果子大概首先會把你的眼睛喂飽:
一幸庵的老闆叫水上力。1977年成立這家店時,他才29歲。
他出生於和果子職人之家,是家裡的老四。按照日本的傳統,家業讓大哥繼承,他只能選擇獨立。
從家裡出去後,水上力在京都和名古屋的老牌和果子店裡做了五年學徒,最後在東京小石川開了一家自己的店。
這就是一幸庵。
斗轉星移,38年過後,水上力已從當年的愣頭青成長為日本屈指可數的和果子職人。
他曾受邀到洛杉磯美術館現場展示製作和果子的技藝,也曾在西班牙、義大利等地傳授和果子文化,巴黎著名的點心師還不遠萬里來到日本向他請教和式點心的製法。
因為講究食材又不惜耗時耗力,一幸庵的水羊羹、栗子羊羹、花瓣年糕、櫻花糕等很快在和果子界有了一席之地,水上力也被稱為能代表現代日本技術最高境界的職人之一。
其實懂行的人都知道,和果子好吃不到哪裡去。
因為發端於茶道,常常是和抹茶一起食用,所以和果子都甜得發膩——相較於味覺效果,它承擔的更多是美學鑑賞功能。
一幸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隨季節和氣候變化推出特色果子是一幸庵的招牌。
水上力差不多是花了大半輩子時間,將「72候」融入了一幸庵的和果子中。這裡的是「72候」,和我們的24節氣類似。不同的是,因為日本人心思細膩,日語裡描述季節、氣候的詞彙也尤其豐富,所以比中國竟然多出了48個節氣。
這「72候」,每一候在日語裡都有專有名詞來描述。
例如「鴻雁北」,是指每年的4月10日至14日,顧名思義,是冬去春來、大雁回歸北方的日子。而「蛙始鳴」,指5月5日至9日,是說睡了一整個冬天的青蛙終於又開始鳴叫了。
《IKKOAN》里就收入了一幸庵最能與季節相呼應的和果子。例如下圖的「鴻雁北」,頂部的兩點金色,難道不正是歸心似箭振翅欲飛的鴻雁?
而「蛙始鳴」上點綴的點點綠色也像極了正在甦醒的青蛙,仿佛下一秒你就能聽到呱呱蛙鳴。
說起來,南木隆助之所以會為水上力策劃這麼一本書,還是因為他自小就對一幸庵有種解不開的情結。
南木隆助打小就愛吃一幸庵的果子。至今他仍然記得小學時有一年過生日,他不要蛋糕,只求母親買了一塊4000日元(摺合人民幣約200元)的「天價」一幸庵羊羹。
從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南木隆助又去一幸庵買果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水上力感慨「不知道和果子的未來在何方」,於是暗暗下定決心,要為自己心愛的和果子做點什麼。
他於是發起了一項眾籌,最終籌集到了7倍於目標金額的資金。接下來,就有了上面的《IKKOAN》。
也因為他是學建築出身,所以你能從這本書里感受到濃濃的日式建築的神韻。南木隆助覺得,水上力的和果子和日式建築甚至可以說是相通的,都能傳遞獨特的日本美。
所以和果子到底有多美?從下面的這些圖中,你大概能領略一二。
上面我們曾提到過,一幸庵的和果子主要取材於四季。
事實上,和果子包羅萬象,從山川河流,到花草鳥木都可以成為它的製作靈感。
另一名藝術家中村肇就曾經試圖尋找和果子的靈感來源,他的成果也已結集成冊,書名就叫《和果子》。
▼
▼
▼
▼
▼
▼
▼
▼
▼
隨著西式糕點進入日本,和果子在日本的地位可謂岌岌可危。因為味道上的劣勢,和果子在年輕人之間越來越沒有市場。每逢情人節、聖誕節等重大節日,巧克力等洋零食賣得遠比和果子好。
為此,和果子職人們也是各出奇招,在創意和造型上靠別致取勝。
2014年,一家百年老店的和果子職人渡邊康太郎就別出心裁地用「一天」作為靈感,做了這麼一盒和果子:
「一天」里共有5款果子,分別代表了一天裡的五個不同時段。
黎明,白白的雲層里透出紅彤彤的霞光:
上午,這時候的陽光還沒有正午那麼刺眼,是柔和的橙色和綠色:
下午,日光從枝繁葉茂的樹葉之間漏下:
傍晚,橙色、黃色、粉色……豐富的色彩,是變化多端的夕陽:
入夜,一輪新月,淡淡地撒下一絲光輝。谷崎潤一郎曾經把羊羹比作「黑暗的甜蜜的一塊」,而這塊羊羹則濃縮了夜。
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從和果子裡,你幾乎看見了整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8198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