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3粒紫蘇梅!別怕自己生病沒?

MiMi| 2015-12-30| 檢舉

現代人的飲食多半攝取過量的酸性食物,使得血液黏度增加、血壓上升、血流速度趨緩不順,毒素也跟著滯留體內,因而常常會感到疲勞、神經衰弱、免疫力下降,進而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加速老化。而梅子是強力鹼性食品,可以中和酸性食物,改善體質,維護健康。

整體來說,紫蘇對料理而言,是 種非常好的配角。具有高量的β–胡蘿蔔素、鐵、α–亞麻素等。其中β–胡蘿蔔素是公認的抗癌高手,能預防體內細胞氧化,提高免疫機能,減少膽固醇和血糖 值。對於經常上燒肉店的饕客,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小心吃入許多烤焦的部位,雖然烤焦的風味十分特別,但也含有易致癌的焦油和亞硝基氨,這時,如果在烤肉上附 片紫蘇葉,便可以降低危險因子的機率。

另外,許多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紅肉、內臟之類,如果參雜含高維生素C的配菜,往往能增進鐵的吸收率,這也是為何在日本料理店的炸物或煮物上,經常出現紫蘇葉的原因。

而紫蘇除了有綠色葉種外,還有一種是紅色葉面的,這種紅紫蘇,經常被拿來和梅子一同醃漬,除了染色和增添風味外,也具有特殊療效。感冒時喝紫蘇梅汁,可以幫助散發表寒,增進發汗力。吃太多魚蝦肚子不舒服時,喝喝紫蘇梅汁,也能幫助清腸解毒。

認識紫蘇

【概述】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的乾燥葉和莖枝。其葉稱紫蘇葉,莖枝稱紫蘇梗,莖葉合用稱全紫蘇。多係栽培。南北均產。夏、秋採收,除去根,陰乾。藥材以葉多,葉片大,不碎,葉及莖色紫,香氣濃者為佳。飲片分紫蘇葉和紫蘇梗,以切片或絲生用為主。

【飲片名稱】紫蘇葉、紫蘇梗。

【性能述要】味辛,性溫。歸脾、肺經。紫蘇葉、紫蘇梗屬均有辛溫發散,理氣寬胸的作用,但性能各有所偏。紫蘇葉偏於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紫蘇梗則長於理氣寬胸,且有止痛安胎的作用。

【炮製作用】紫蘇葉與紫蘇梗為同一種植物紫蘇的不同藥用部位,採集時節和老嫩亦有差異。紫蘇葉係夏季枝葉茂盛時採集,既可作為辛溫解表藥,用以發散風寒,又有行氣和胃,作為魚蟹菜餚的配料,有解毒調味的功效。紫蘇梗則採於秋季果實成熟時,藥用其粗壯的枝梗,切片配方,其辛溫發散之力不如嫩葉,理氣寬中安胎作用獨優。分別入藥,各取其功。

紫蘇功用

【應用】

ㄧ、 紫蘇葉

1 .風寒表證 外感風寒之惡寒、發熱、無汗而咳嗽者,常與苦杏仁、前胡、桔梗等配伍,取其發散風寒,宣肺利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如『溫病條辨』之杏蘇散。

2 .脾胃不和 寒濕胸悶氣滯,惡心嘔吐,兼有腹痛者,常與砂仁、陳皮、薑半夏、藿相等配伍,以達到理氣寬中,和胃止嘔的目的。

3 .魚蟹中毒 魚蟹不鮮,食用過量所致之腹痛,吐瀉者,常與生薑配伍,煎水服用,以解魚蟹之毒,安胃止痛。亦可將新鮮的紫蘇葉切絲,直接作魚蟹菜餚的配料,既有調味作用,又解其毒。

4 .紫蘇中的迷迭香酸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癌症的發生率。迷迭香酸可以降低黃麴毒素對肝的損傷,也降低肝癌的發生率。迷迭香酸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過敏發生的機會。木樨草素亦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過敏發生的機會。

二、紫蘇梗

1 .胎動不安 妊娠惡阻,胎氣上逆,胎動不安者,常與砂仁、陳皮、木香等配伍,取其行氣止嘔,脾胃調和,胎氣自安。

2 .胸悶不舒 脾胃氣滯,胸膈痞悶,噯氣嘔吐者,常與陳皮、半夏、藿香等配伍,取其理氣寬中安胃的作用。

【用法用量】 5 -9g 。解魚蟹中毒可單用 30 -50g 。入湯劑或供生產中成藥製劑。

【注意事項】

1 . 本品係辛溫散寒之劑。風熱外感,氣虛衛表不固,溫病初起,胃熱嘔逆者均應慎用。

2 . 風寒表證用蘇葉。胎動不安用蘇梗。

3 . 本品含芳香揮發性成分較多,入湯劑不宜久煎。製備中成藥時應先提揮發性分,藥渣再與群藥同煎。

4 . 本品有升高血糖作用,故糖尿病患者宜慎用。

客家文化說:

紫蘇(Perilla Frutescens),又名蘇葉、赤蘇、香蘇,是日常生活中相當實用的食材與藥材。屬唇形科植物紫蘇之乾燥葉,味辛溫無毒。原產於地中海,典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為半灌木唇科植物,梗有30到70公分高,灰綠色葉,莖上有白絮,六到八月會開滿紫羅蘭色和白色的花瓣。

全世界二十多種的紫蘇裡,大多數都含有療效,可採集的是紫蘇的葉子。通常在滿月開花前,此時最有高含量的合成物質,香氣也是最香郁濃烈。採集後置於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放在不透明的玻璃罐儲存。

據藥典記載,可解表散寒、理氣寬胸、鎮咳、利尿、鎮痛鎮靜、健胃安胎、解魚蟹毒;主治#感冒風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脾胃氣滯、胸悶嘔吐、#魚蟹中毒、吐瀉腹痛、#胎氣不安、腳氣,氣虛表虛者忌用。藥理上,主解熱,擴張皮膚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抑菌;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增加胃腸蠕動,對基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有抑菌作用;外用有相當好的止血效果。

在傳統的青草藥方中,紫蘇老熟的莖、葉與種子往往都是陰乾備用的。乾燥的葉子可以用水煎成湯劑,或沖泡成茶水服用,具有理氣、和胃的功效,對於感冒、咳嗽、氣喘、食積、吐瀉等都有療效;也可以直接研磨成末,調入適量白砂糖,再兌開水服下,是傳統打蛔蟲的一種處方。乾燥的莖用水煎成湯劑,具有消食、止痛、安胎等作用,對於氣鬱、胸悶、食滯、胎動不安等有一定的療效。種子則有消痰、潤肺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多痰、氣喘、氣滯便秘等症狀。乾燥的全草還可以拿來充作藥草浴的劑方,其特別的香氣不但可以提神、醒腦,浴湯還有保養皮膚的效果。

紫蘇梅

客家民族在傳統上,紫蘇葉是相對於閩南民族的九層塔葉。本來就是平日調味菜餚上的重要角色,阿媽級的人物絕對見識過這樣風味的梅子。產品主成份為青梅、食鹽、砂糖,屬於低鹽的糖漬製品,配合紫蘇加以調味。 梅子含有極微量的苦酸味,可以提高肝的功能,#具有解食物毒、#水毒以及血毒的養身療效,所以梅可說是體內的清道夫;根據日本的醫學報告也指出,梅酸具有分解乳酸的作用,對消除疲勞非常有效,而由梅子醃漬出來的梅酒或是梅乾,也具有殺菌、調整腸胃的作用,對下痢可以有效的抑制。此外,在喝水時,口中先含一粒梅子,因為梅子的甘甜口感,會使得開水更易入口,還可以解暑熱。#如果早上起床空腹喝下1、2杯,更能達到清腸、排毒的功效。另外,吃酸酸的梅子可使胃腸保持在鹼性的體質範圍內,對氣管與食道以及胃腸方面等消化系統還有保護療養的功效。

紫蘇茶

罹患咳嗽、支氣管炎和精神不寧的人,很適合喝紫蘇茶。其他像是退燒解熱、消化不良、腸胃炎或手腳濕冷的症狀,能獲得舒解。睡覺前喝杯紫蘇茶,可防止夜晚盜汗。身體虛弱的小孩,喝紫蘇茶能增強體力。紫蘇茶加點蜂蜜喝味道也不錯,還可以加些紫蘇葉在茶裡面。紫蘇可有效預防牙齦出血,還能促進食慾,是大自然賜予我們一種可消除頸部酸痛的植物。 最好用新鮮的紫蘇放在水裡煮,大約十分鐘後拿出來。預防感冒,建議最好一天喝個兩、三杯紫蘇茶。如果沒有新鮮的紫蘇來煮茶,可以拿乾燥的紫蘇來用,也是有豐富的療效。兩茶匙的茶,放進四分之一公升的水裡煮,大約10分鐘就可以拿出來。 儘管紫蘇有這麼多療效,還是不能過量使用。要是用得過量,不僅會中毒,還會造成其他副作用,像是昏炫、心悸和眼盲。每天最高不要使用超過4到6片紫蘇葉。懷孕最好不要喝紫蘇茶,有礙乳汁分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8181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