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五星飯店都這樣煮飯!!難怪好吃100倍!加入一樣東西後,我家孩子吃飯都不用人催了!

圖片來源,僅供參考

小編髮現,平時蒸米飯的時候,孩子都不愛吃!以為簡簡單單就把米飯放到鍋里煮就完事了!但其實知名飯店都會用一些妙招,只需要簡單小動作,就可以讓米飯格外好吃哦!這樣做,我家的孩子都會自己說"再來一碗"喔!

米飯好吃秘籍

1、做米飯時,在大米中加少量食鹽、少許豬油,會使飯又軟又松;

2、往水裡滴幾滴醋,煮出的米飯會更加潔白、味香;

3、米飯做夾生了,可往飯鍋里倒點米酒,再煮一會便成;

4、剩飯重新蒸煮,可往飯鍋水裡放點食鹽,吃時口感像新飯。

米飯做法小技巧

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過3次,如果超過3次後,米里的營養就會大量流失,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香味也會減少。記住洗米不要超過3次。

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這樣可以讓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米飯會粒粒飽滿。

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飯時,米和水的比例應該是1:1.2。量,用食指放入米水裡,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

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裡的米已經是陳米,沒關係,陳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經過前三道工序後,我們在鍋里加入少量的精鹽或花生油,記住花生油是必須燒熟的,而且是晾涼的。只要在鍋里加入少許就可以。現在,可以插上電,開始蒸。蒸好了,粒粒晶瑩飽滿,米香四溢。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包價格不菲的好米在手,卻煮不出又香又Q又美味的白米飯?這很可能是你的煮飯功力還不到位。素有「全台灣最會煮飯」的「米的魔法師」之稱的「傳香飯糰」創辦人余政隆,有一套讓米飯好吃的獨門祕訣,這可是連農夫、糧商都要找他開課教學的寶貴知識!

以下余政隆就以台灣人最常吃的蓬萊米白米為例,開始教學囉!

訣竅1》選擇好米

由於大多數人對選米並不專業,因此余政隆建議要向固定的米店購買固定的米種,像是台稉9號、台農71號等,或是跟農會買小包裝米。至於一般在超市、量販店等地方買的米,品質就不必要求太高。余政隆認為,一般食用選到CNS二等米就不錯了,除非要開餐廳或做商品才會用到一等米。

包裝米打開後要盡快食用完畢,如果評估一週內無法食用完畢,就要封起來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米的水分流失而變得比較乾。若置放超過一個月以上變成舊米,那麼浸泡的時間也要延長。

訣竅2》煮飯的關鍵是泡米,不是洗米

由於現今碾米多採機器流程,中間經過殺菌、真空包裝過程,灰塵其實沒多少,所以一般人洗米通常只是洗心安。余政隆表示,米飯真正好吃的關鍵在「泡米」。從米接觸到水的一瞬間,就開始強烈吸收水分了,而米吸了多少水將決定它能受熱到何種程度。煮飯的關鍵不在洗幾次,而是洗米時其實就等於在泡米了。

另外,由於白米含有七成多的澱粉、兩成多的蛋白質,加上約0.6%的微量礦物質,這些成分隨便吃點其他食物都能輕易攝取,因此洗越多次米營養價值就越低的觀念是錯誤的。但米洗越多次,煮好之後會越不黏。

訣竅3》洗米後一定要把水分瀝乾

煮飯時米要加水,一般來說,新米與水的比例為1:1或是1:1.1;舊一點的米,則要酌量加水到1:1.2或1:1.3。

余政隆強調,洗米的水若沒完全瀝乾,不知道殘留在米裡的水量,如果又再加水泡米、煮米,將會產生誤差導致品質不穩定。因此,最好拿濾網把水濾乾後再加水,這樣比例才會標準。也因為把洗米水都瀝乾,之後要調整飯的軟硬度才有依據,覺得太軟,這一批米下次就可以減一點點水,若太硬就可增加一些水量。

余政隆提醒,洗米的時候盡量不要用內鍋,因為時間越久,磨損越多,底部燒焦的現象也會日趨嚴重。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4986

●洗米

洗米的動作要又輕又快,搓洗力氣不要太大,只要將附著於米中的雜物去除就可以了,水洗的次數大約1~2次就已經足夠了。由於米粒中含有一些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洗米動作輕、快時,可以避免洗米水浸泡過久,營養素溶於水中流失。

洗米對於米中所含的營養素量的多少影響非常的大,尤其是我們常常吃的白米,精米過程越多,洗米時營養素的損失愈大;精米過程越少的米(例如糙米),洗米過程中可能流失的營養素越少。

加 水 洗米動作輕快 攪動完畢迅速倒水

●加水

煮飯時,加水量的多少會影響米飯煮起來的口感。水量加多時,煮起來的米飯就會比較軟,水量加少時,米飯煮起來會比較硬,比較有彈性。煮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等不同米質的米,所需要加的水量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煮白米飯時,1杯米大約需放置1.2杯的水,如果您所煮的米是舊米的話,那麼就需要酌量增加水分。

加水時要運用量杯來估計水量

●浸米

洗米、加水後的米,最好經過浸泡的過程後,再烹煮為佳。浸米的目的,主要是要讓米粒可以充分的吸收水分。如此一來,煮飯時,由於米粒內充滿水分,過程變可以達到均勻加熱的效果,不會有外面軟、中間硬的現象。

一般來說,白米的浸米的時間大約是30分鐘左右,如果煮的是糙米飯,那麼浸泡水的時間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

浸米的步驟也很重要

●悶飯

米飯烹煮完畢後,不要馬上把鍋蓋掀開來喔!最好是悶10~20分鐘以後再打開鍋蓋會比較好吃。悶飯主要的目的,是讓煮熟的米飯,可以吸收鍋裡面的水氣,使我們吃飯時,感覺比較鬆軟香Q,這個悶飯的過程,主要是讓鍋底的米,也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分量,以免鍋底的米飯因缺乏水分而感覺比較硬比較難吃。

●把飯打鬆

飯煮好了之後,可別急著把飯盛到碗中喔!程飯前,先用飯匙把鍋裡的飯打鬆,如此可以讓幫助米飯將多餘的水氣排出,米飯再打鬆後,由於多餘的水氣已經排出,因此米飯的口感吃起來就會比較乾、鬆、香、Q。

盛飯時,也要注意,鬆鬆的飯盛到碗裡,吃起來的感覺一定會比「壓飯」還要好吃。所以吃飯時,寧可盛一碗鬆鬆的飯,好好享受米飯的味道,也不要因為懶得盛飯而

米飯煮熟後記得先打鬆喔

把飯壓得緊緊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6607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