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說「秋葵」是很好的食物...
降血糖、減肥、顧胃、壯陽...
可是它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1. 黏液多並不意味著是「高階食物」
人們可能對秋葵黏黏的口感和裡面的白籽比較好奇,
有人甚至將黏黏的液體當做是蛋白質含量高的象徵,
其實它就是一種多糖,跟海帶表面的多糖很類似,
對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幫助。
但人體其實是缺少能分解這種多糖的酶,
較難被吸收利用。
白籽與辣椒裡面的白籽類似,吃進去也比較難消化。
因此不要太迷信秋葵是多麼高階的食物。
2. 「蔬菜偉哥」說法太誇張
有人稱秋葵是「蔬菜偉哥」,專家認為不太科學。
因為這是從小鼠實驗中得出的秋葵
能提高精液數量的結果,
尚無證據表明這一結果在人身上也成立。
即便真的成立,
按資料推算也要吃好幾十斤的秋葵才能有效果。
3. 單靠秋葵減肥不靠譜
有說法稱秋葵含水量高,脂肪很少,多吃可以減肥。
其實想要減肥還是要靠控制總熱量的攝入,
用秋葵代替高熱量的食物確實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能做到這點的蔬菜有很多,
比如菠菜、空心菜、小白菜等,不是非秋葵不可。
專家建議,各種蔬菜水果都要適量吃,
將秋葵作為一種增加食物多樣性的綠色蔬菜就好,
不要太過神奇化。
當然,從營養角度講,
秋葵還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
每100克秋葵的嫩果中,
約含有4毫克的維生素C、1.03毫克的維生素E
以及310微克的胡蘿蔔素,富含鋅和硒等微量元素。
顏色深一些的紅秋葵,
在類胡蘿蔔素和花青素方面稍勝一籌,
而綠色秋葵葉綠素含量較多。
在烹調、挑選秋葵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做之前焯燙三五分鐘
秋葵做之前最好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鐘,
有助於去掉澀味,整棵焯燙比較好,
水溶性維生素和可溶性膳食纖維損失較少,
之後再切成粒或片。
與肉類同炒更美味
秋葵可溶性膳食纖維比較多,與肉一起炒,
可以幫助降低肉類膽固醇的攝入量。
簡單的做法是直接焯熟後切段,
與彩椒和熟牛肉加上亞麻籽油,或紫蘇油涼拌;
或者切薄片星狀,蒸雞蛋羹時加入作為配料食用。
越小的秋葵越嫩
專家表示,長度為5~10釐米的較佳
(人的中指一般約為8釐米,可作參考),
買的時候要用手捏一下,選不發硬,有點韌度的;
用手劃一下,破而有汁的比較新鮮。
放冰箱會被凍傷
秋葵怕冷,買回來放冰箱會被「凍傷」,
儲存在廚房陰涼處即可。
秋葵易變老嚼不動,最好在買回家的24小時內吃完。
來分享出去吧,讓這個世界更快樂~ ヽ(●´∀`●)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