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殊的地理和歷史,成就了新加坡美食的多樣化,是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其彙集了各地美食精華,特別是東南亞的美食小吃更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 中國菜、日本料理、韓國菜、泰國菜、法國菜、義大利菜,還有越南菜、印度菜等東西美味都能在新加坡品嘗到。
儘管匯聚了全世界的美食,但最受遊客歡迎的當屬新加坡的小吃,它彙集了東南亞各國的小吃精華。有遍布街頭巷尾名聲震響的海南雞飯;還有廣式閩式炒棵條、炒粉面等濃濃的南中國風味,讓人忘記身處異國他鄉。下面就由吃貨diy為您介紹在新加坡必吃的十大美食吧!
NO.1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源於早期由中國南方的海南省遷來獅城的移民,經過改良與調整成為了聞名四方的名菜。
這道菜十分簡單:若干一口大小的蒸雞肉塊、香米(雞油預炸並用雞湯烹煮)、生抽或老抽、辣椒粉與生薑混合。
這道菜的準備工作需要十分注意,首先將雞蒸熟,隨後立刻將其浸入冷水。這樣可使肉質保持鮮嫩。
一份海南雞飯通常配有一碗清雞湯、幾片黃瓜薄片、辣椒老抽蘸醬以及薑蓉,簡單又美味,海南雞飯無愧於新加坡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是您在新加坡又一個必嘗的招牌菜品。
NO.2 咖喱魚頭文章來自吃貨diy
著名的新加坡咖喱魚頭是印度、中華和馬來文化相互融匯的美食結晶,這也是為什麼它是新加坡城內最炙手可熱、最誘人和最受喜愛的菜肴之一。
其最初的製作者是新加坡的馬來亞力人(來自南印度喀拉拉邦的印度族裔),他們將紅鯛魚的魚頭與蔬菜放在辣味的咖喱中一起燉煮,再用酸酸的羅望子調味,終於造就了這道讓人一試難忘的魚頭招牌菜。
華人在吃這道菜的時候,喜歡搭配一點點蔬菜和肉一起品嘗。肉塊的柔軟、魚肉的精華、誘人的味道, 這是另一道您在新加坡不可不試的菜肴,因為縱覽在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如此美味,僅在此地。
NO.3 咖椰烤麵包
咖椰烤麵包是新加坡人的傳統小吃,只要嘗一次就會愛上。咖椰醬由椰子加蛋、糖及班蘭葉所製成,非常香醇。曾有人如此形容咖椰醬-只要嘗一口就會立即湧起一種幸福的感覺,平凡簡單的幸福。
在傳統炭烤土司上塗滿奶油與香甜咖椰醬,再配上半熟雞蛋沾上醬油,另加一杯香濃的傳統咖啡,別有風味,肯定上癮。
NO.4 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是到了新加坡一定要去吃的美食,螃蟹是斯里蘭卡大螃蟹,吃到最大的有2.5 公斤左右。除了辣椒之外,還有東南亞才有的酸梅汁調料,調進蛋花,調出一大盤有料有汁的辣椒螃蟹。
在大塊朵頤之後,再用個小饅頭蘸著湯汁再來幾口,讓這盤辣椒螃蟹全部下肚,絕無浪費!
好吃的辣椒螃蟹集中在東海岸(East coast) 由於實在是美味,所以光顧遊客甚多,價格也由當年的10多新幣一公斤漲到了30多塊新幣一公斤,但是我相信這依然不是吃貨們不去品嘗這道菜的理由。
NO.5 椰漿飯
椰漿飯雖然是一道傳統的馬來經典菜肴,但這不妨礙它成為新加坡華人和印度民眾最喜愛的早餐選擇。顧名思義,椰漿飯得名於其烹飪方法——用椰漿烹煮米飯,再用一點香蘭葉略微調味,為米飯賦予撲鼻的清香。
這一經典美食可分為兩種類型,傳統的馬來式比較簡單,其中加入江魚仔(鯷魚)、堅果、炸魚、黃瓜,還可以加入一個雞蛋。而另一種則是中式做法,裡面的豐富配菜包括炸雞腿、雞肉腸、魚糕、咖喱蔬菜以及午餐肉。
不論是作為早餐還是一天中的其他餐點,椰漿飯都是不錯的選擇。有時候店家還會按照傳統方法,用香蕉葉包裹米飯為其增加更多自然芬芳。在新加坡的各處美食場所都常常可見椰漿飯的身影。
NO.6 肉骨茶
早期英國殖民者為了建設新加坡,從中國南部招來大量勞工,華人就這樣飄洋過海地在這個熱帶叢林搖曳的國家落葉生根,中國美味就此來到新加坡。
它是將帶肉排骨放入獨特草藥及香料熬制的原湯中烹煮,丁香、肉桂、八角、茴香以及芫荽等等。在過去,這道菜是苦力們補充微少能量與營養的一個重要方式。
現在,肉骨茶在新加坡已經形成了一種飲食文化,一碗肉骨茶還可與豬骨、腌菜及紅燒豆腐皮一同食用,可在全天任何時段都帶來健康美味又實惠的美食體驗。
NO.7 炒粿條
這種扁平米粉製成的小吃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發展歷程。最初,炒粿條通常由漁民或農民在夜間售賣,以此增加收入,他們用剩飯菜來加工這道小吃,因此炒粿條的製法有許多種。
炒粿條是將扁平的米粉(類似義大利面)與生抽及老抽、馬來煎(belachan)、羅望子汁、豆芽、韭菜、臘腸以及鳥蛤一起翻炒而成。在原來的製法中,米粉是以豬油進行炒制,因此獨具一種鮮香的美味。
近年來,炒粿條的製法越來越健康,各個攤檔主們添加了更多蔬菜,減少了過多的油。不僅使整道菜更加健康,蔬菜與豆芽也讓其更具鮮美與鬆脆,為這道舊時光的好菜添加了更多魅力。
鏘鏘作響的炒鍋與香噴噴的熱氣陣陣傳來,讓這道菜擁有了從視覺、嗅覺到聽覺的全方位美感,讓您在大快朵頤之前就已深深地陶醉其中!
NO.8 水粿
水粿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小吃,在南馬和新加坡一帶通常念成潮州話的「Chwee kueh」,在吉隆坡一帶則稱為碗仔糕(用廣東話發音)。
水粿用白米磨成漿製成的粉團, 放在特定的模子蒸成形。餡料用菜脯、蔥、蝦米、辣椒煮成,吃時再加上一些辣菜脯,通常都是作為早餐或下午茶。
水粿這鄉土粿食源自潮州,屬於街頭小吃,在馬來西亞一帶根本不會有人在招牌上寫上水粿這名稱,水粿這名稱的出現是因為,新加坡的路邊攤被當地政府強迫搬遷到小販中心,水粿這名稱才開始出現在招牌上。
NO.9 烏打
這道菜在部分亞洲地區十分著名,烏打在馬來語中意為「大腦」,因為其柔軟糊狀的質感與大腦頗有相似之處。儘管魚肉烏打是最常見的做法,您也可以找到以蝦、墨魚、蝦以及魚頭製作的烏打。
烏打單獨作為小吃本身就頗有風味,搭配叻沙、椰漿飯等其它本地美食也會讓您頗感驚喜。儘管從未嘗試過它的人們可能需要花些時間才能適應,這種小吃仍然是新加坡大街小巷都能尋到的美食,每家美食中心都有一至兩家烏打小攤,它也是私人聚會及辦公室午餐的熱門選擇。
NO.10 叻沙
正如大多數土生華人菜品一樣,它的發展也受到了各地區的影響。椰漿叻沙(Laksa lemak)則是以豐富奶香的椰汁為原料,是僅在新加坡流行的一種獨特製法。
此外,還有一種更為清淡(與更為濃郁)的叻沙版本——印度紅茶叻沙(assam laksa)。近年來,叻沙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更使其將西式口味融入其中,如叻沙意面等,儘管並未形成一道正式的菜,但也仍然十分美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6382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