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綠豆紅龜糕 ( Sweet Potato Ang Ku Keuh )
分量:大約 40 - 45個
糕皮材料:
橙色番薯泥 250克
細砂糖 2湯匙
清水 300克-350克
糯米粉 500克
橙色素 少許 (如需要)
食油 4湯匙克
綠豆餡料 :
綠豆瓣 300克
細砂糖 / 赤砂糖 150-200克
*綠豆瓣浸透數小時或隔夜*
*蒸直熟軟,然後用食物攪拌機打爛*
*熱鍋加入2湯匙油,把綠豆茸加糖炒干至不沾黏鍋*
*可以加入少許的香蔥攪拌均勻,盛起待冷*
*把豆茸適量的分量,然後搓成圓形,備用*
[ 做法 ]
1)把所有的糕皮的材料(除了水)放入容器里。攪拌均勻。
2)慢慢加入清水,將材料搓成麵糰。大約搓5分鐘至麵糰有彈性便可。
3)把麵糰平均分割適量的分量。搓成圓形,壓扁後包入綠豆茸餡,
然後再搓圓放入塗上少許糯米粉的模型里印出形狀。
把糕放在一小片塗上少許油的香蕉葉上。
4)蒸鍋水滾後,把糕放入蒸2-3分鐘。然後開蓋把鍋蓋的水倒掉。
一會兒再把蓋關上,再繼續蒸2-3分鐘即可。
5)蒸好後,在糕的表層塗上少許的食油(玉米油)。
小小分享:
**Angku Kueh不宜過蒸,糯米粉容易膨脹,過蒸糕皮花紋就不明顯了**
**番薯泥和綠豆茸已經熟的。只需把攪拌成麵糰的糕皮蒸熟即可**
**尤其是迷你型的 Angku Kueh,很短時間就能把它蒸熟了**
Puteri Ayu
分量: 約12個
材料:
全蛋 1個
細砂糖 50克
鹽少許
椰奶 或 鮮奶 50克
斑蘭汁 (取出底層沉澱的精華液)20克
Coconut Pandan 香精 少許 (如需要)
低筋麵粉 80克
發粉 1/2小匙
表層:
新鮮白椰絲 150克
鹽 少許
粟米粉 1茶匙
** 所有表層材料攪拌均勻,備用**
[ 做法 ]
1)把小蛋糕杯子塗上少許的油。然後塞入適量的椰絲(壓緊)
2)一鍋加入清水煮滾備用。
3)蛋、糖、鹽一起打發至濃稠。
4)加入鮮奶、斑蘭精華和香精攪拌均勻。
5)篩入低粉和發粉攪拌呈均勻麵糊。
6)將麵糊倒入做法(1)的杯子裡至滿。
7)將杯子擺在鐵架上,放入鍋里,大火蒸大約15分鐘便可。
8)蒸好5分鐘後就可以脫模享用了。
蒸粘米糕 ( Apum Beras )
食譜參考: My Kuali
材料:
冷白飯 125克
清水 250克
粘米粉 150克
麵粉 50克
細砂糖 100克
乾酵母 5克
[ 做法 ]
1) 白飯加入清水放入攪拌機打爛至順滑,備用。
2)所有的粉類、糖和乾酵母,放入一個大碗里,攪拌均勻後休息10分鐘。
3)把飯漿和麵糊加入一起攪拌均勻。用保鮮紙蓋好,發酵一個小時或以上。
4)1個小時後,麵糊會膨脹至表層有出現氣泡。
5)把麵糊倒入抹了油的杯子裡至滿,放入預熱後的蒸鍋里蒸上15分鐘即可。
椰香番薯糕 (Kueh Talam Sweet Potato )
番薯是傳統糕點裡常用到的食材之一。
它與椰漿、椰絲、椰糖結合在一起,
可製成具有傳統特色的美味糕點。
蒸發、油炸法的糕點都能用上它。
(分量: 大約 8個)
材料:
(A)
橙色番薯泥 150克
木薯粉 75克
赤砂糖 或 細砂糖 75克
椰漿 150克
鹽 少許
(B)
木薯粉 35克
椰漿 100克
粘米粉 15克
鹽 少許
[ 做法 ]
1)先把番薯泥完全打爛。然後把所有(A)材料一起混合攪拌均勻。
2)把所有材料 (B)攪拌成均勻的麵糊。備用。
3)預先把蒸杯放入蒸鍋里蒸熱5分鐘。然後將(A)材料的番薯麵糊倒入蒸熱的杯子裡。
4)以中小火蒸約20分鐘。然後將(B)的白色麵糊倒入番薯麵糊上層。再繼續蒸10分鐘即可。
5)冷卻後,再把番薯糕脫模享用。
小小分享:
* 這也可以把麵糊倒入蒸盤蒸熟 *
* 當倒入麵糊的時候,可將番薯麵糊減少(倒入1/2個杯子)再把白色麵糊增加。
白色那層比較明顯。蒸出來的糕會更加美觀。
Kueh Seri Muka Pumpkin (南瓜糯米糕)
想和南瓜度蜜月,當然也少不了一道「甜蜜」的 Kueh Seri Muka。
食譜參考之前準備的 Kuih Seri Muka Pandan
6寸正方模 1個
糯米糕(白色下層)
材料:
白糯米 250克
椰漿 150克
鹽 1/4茶匙
Pandan 葉(數片)
[做法]
1)糯米可以預先浸隔夜。
2)洗清潔後,把糯米濾干。
3)將糯米倒入蒸盤裡,鹽加入椰漿里攪拌均勻。把椰漿加入糯米,再放入pandan葉
4)以大火蒸大約30分鐘至鬆軟的糯米飯即可。
5)把蒸好的糯米飯,倒入鋪了香蕉葉或者抹了油的6寸正方模里。
6)把糯米飯鋪平。再用壓板把糯米飯壓緊和壓平。備用。
小小分享:
** 蒸糯米飯的過程中,開始蒸20分鐘後,可以把鍋蓋打開,用叉子把糯米飯翻鬆或稍微攪拌 **
南瓜咖椰 (上層)
材料:
AA雞蛋 1個 (打散)
南瓜泥 150克
低筋麵粉 50克
Hoen Kew Flour 20克
粘米粉 2湯匙
細砂糖 100克
椰漿 150克
鹽 1克
[做法]
1)把所有材料放入容器,攪拌均勻後過濾再倒入鍋里。
2)開小火把南瓜麵糊煮至稍微濃稠。熄火。過程中必須不停的把麵糊攪拌。
3)然後把南瓜麵糊倒入以上做法的糯米飯里。
4)在放入蒸鍋里繼續蒸大約20分鐘或南瓜麵糊熟即可。
小小分享 :
** 這糕點必須等待完全冷卻後才脫模切開。而且最好是用plastic刀切開,效果比較好 **
香蘭糯米糕(Pulut Tatal Pandan)
材料:
白糯米 400克
椰奶 200克左右
鹽 1/2茶匙
香蘭汁 100克
[糯米飯做法]
1)預先把糯米浸數個小時後,洗清潔,把水濾干後使用。
2)鹽加入椰奶里,攪均勻後加入糯米拌好後一起以大火蒸至大約飯粒6-7分熟。
用筷子把糯米飯拌一拌、翻鬆。
3)把香蘭汁分散倒入糯米飯里。再繼續把糯米飯蒸熟。
4)將蒸好的香蘭糯米飯(鬆散的)取出,倒入一個適當的方行模子裡(模子可以抹點油或鋪香蕉葉子)。
可以把糯米飯押緊。然後倒出方形的糯米飯。
5)用朔膠刀把糯米切成小塊,配上咖椰即可享用。
小小分享:
** 預先把糯米浸數個小時後才使用,這樣糯米飯可以比較容易熟透。
**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蒸鍋品質很好,蒸糯米飯都不許花太多時間。
糯米不需預先浸水也不是問題。好的蒸鍋也鍋很快就能把食物蒸好。
馬鈴薯椰糖粒(Potato Ondeh Ondeh)
材料:
馬鈴薯泥 200克
細砂糖 1湯匙
糯米粉 250克
清水 100 - 120克 或 適量
玉米油 1湯匙
餡料:馬六甲椰糖 2個(切碎)
外層:新鮮椰絲 200克 / 鹽 少許 / pandan 葉 2片切小
( 把椰絲撒入少許的鹽,放入pandan葉以中火蒸一遍 )
[做法]
1)馬鈴薯切塊蒸熟至軟。用叉子壓成均勻的馬鈴薯泥。
2)將糯米粉和糖混合備用。
3)加入馬鈴薯泥搓均勻。再慢慢加入水揉麵糰。如果麵糰有軟了,就不必把清水加完。如果120克清水不夠就可以多加。因為關鍵以馬鈴薯泥的水分有不同。
4)加入玉米油搓成光滑的馬鈴薯粉團。
5)把粉團搓成一粒粒小圓球,然後包上餡料,封口搓圓。
6)取一個鍋,放入適量水,煮滾。
7)把圓粒放進煮滾的水中,中火煮至粉團浮上水面即是熟透,撈起。
8)放入冰水裡浸一會兒。然後撈起。(這樣可以增加彈性)
9)把一粒粒的燙熟的椰糖粒放入白椰絲的盤中,沾上均勻的椰絲即可享用。
香蘭椰絲紅龜糕 (Pandan Ang Ku Kuih)
材料:
馬鈴薯泥 100克
細砂糖 1湯匙
糯米粉 200克
pandan 汁 80克 或 適量
斑蘭香精 少許(如果需要)
粟米油 2湯匙
椰絲餡料:
白嫩椰絲 100克、馬六甲椰糖 1個(約70克)、
清水 1湯匙、鹽 (少許)、
粟米粉 1茶匙+加少許的清水(打芡)
[餡料做法]
* 將椰糖切碎,放入鍋里加入清水煮溶。
* 加入椰絲、鹽後炒拌均勻至有香味。
* 倒入粟米糊炒至濃即可盛起。待涼備用。
[紅龜糕綜合做法]
1)馬鈴薯去皮切片,用大火蒸熟,趁熱壓爛或用食物攪拌機攪爛成泥,備用。
2)把所有材料攪拌拌勻 ,加入油然後搓成松滑的麵糰。
3)將麵糰分出小等份,包入適量的餡料。
4)放入已抹粉的木模里,輕輕壓平,扣出,放在抹了油的香蕉葉上。
5)以中火蒸約3分鐘開蓋,一會兒,再把蓋關上,繼續蒸5分鐘,開蓋,塗上少許食油,待冷後即可食用。 (間中掀開蓋子,蒸出來的糕點,紋路回明顯)
* 蒸的時間須跟據ang ku kuih的大小形狀*。
馬鈴薯紅龜糕(Potato Ang Ku Kuih )
通常做紅龜糕是用番薯來搓麵糰。
馬鈴薯也是薯嘛!這次試用了馬鈴薯做akk。
效果不錯的。粿皮依然Q軟。
食譜取自:Jane's Corner
材料:
馬鈴薯泥 120克
細砂糖 1湯匙
糯米粉 170克
熱水 60克或適量
粟米油 2湯匙
餡料:紅豆沙 250克
做法:
1)馬鈴薯去皮切片,用大火蒸熟,趁熱壓爛或用食物攪拌機攪爛成泥,備用。
2)把所有材料攪拌拌勻 ,加入油然後搓成松滑的麵糰。
3)將麵糰分出小等份,包入紅豆沙餡料。
4)放入已抹粉的木模里,輕輕壓平,扣出,放在抹了油的香蕉葉上。
5)以中火蒸約2-3分鐘開蓋,再蒸2-3分鐘,開蓋,塗上少許食油,待冷後即可食用。 (間中掀開蓋子,蒸出來的糕點,紋路回明顯) * 蒸的時間可跟據akk的大小形狀*。
蒸雙層斑蘭糕 (Kuih Talam Pandan)
材料:
綠色部分:
水磨粘米粉 50克
木薯粉 20克
綠豆粉 10克
糖 100克
香蘭汁 100克
清水 250克
斑蘭色素(數滴)可以不加
鹼水 1/2茶匙
白色部分:
水磨粘米粉 25克
綠豆粉 15克
鹽 1/4 茶匙
椰漿 250克
做法:
1。將所有粉類放入碗中,加入糖拌勻, 再加入班蘭汁,水和鹼水攪拌均勻。過濾。
2。倒入一小鍋里以小火煮至濃稠。離火。3。小杯子抹上少許的油,把綠色麵糊倒入半杯。
4。蒸鍋加水開滾,把杯子放入,以中火蒸 15 分鐘。5。在蒸綠色層的最後5分鐘,可以準備椰漿部分。
6。把椰漿層的材料加入另一個容器里攪拌,逐步倒入椰漿,攪拌至均勻。
7。倒入小鍋里煮至稍微濃稠。這點要注意,不可過煮或椰漿糊太濃稠。
8。把煮好的椰漿粉漿過濾,然後倒在綠色粉漿上,用中火蒸約10 - 15分鐘至熟。9。蒸好後,把杯子取出,待冷。可以放入冰箱後才使用。而室溫使用也可以。
椰糖沙谷蒸糕(Abok Abok Sago Gula Malaka)
食譜取自:Anncoo Journal, 鯨魚老師
材料:
白色小粒沙穀米(Sago)150克
馬六甲椰糖(切碎) 140克
班蘭葉 3片
水 40克
椰絲 150克
鹽 1/8tsp
做法:
1)先把沙穀米浸在水裡30分鐘,瀝干。
2)把水,加入椰糖和班蘭葉,煮至溶成糖漿,然後過瀝。
3)把椰糖漿倒入沙穀米內,混合均勻。
4)倒入抹了油的模具里或杯子裡,放入整鍋里,蒸上25分鐘。蒸好後,把sago糕取出,待涼。
5)把鹽混合在椰絲里,混合均勻,蒸10分鐘。
6)sago糕冷卻後,可以取出模型,然後切片,粘上適量的椰絲,即可享用。
斑蘭椰絲粿
椰絲餡料:
白嫩椰絲 100克、椰糖 1個(約70克)、
清水 1湯匙、鹽 (少許)、
粟米粉 1茶匙+加少許的清水(打芡)
做法:
* 將椰糖切碎,放入鍋里加入清水煮溶。
* 加入椰絲、鹽後炒拌均勻至有香味。
* 倒入粟米糊炒至濃即可盛起。待涼備用。
粿的做法:
* 把皮的材料混合。攪拌均勻,搓揉成柔軟的麵糰。平均分成每份35克。
* 用一份皮料壓扁,然後包入適量的餡料。包起,搓圓。
* 放入掃了粉的模子裡,壓下,然後敲出打了印的粿。放在抹了油的香蕉葉上。
* 蒸鍋加水開滾後,放入蒸鍋里,蒸大約3分鐘,就可以把鍋蓋打開。
然後在粿表層塗上少許的油。再關蓋繼續蒸3分鐘至熟便可。
小小分享:
*如果覺得麵糰難於操作,可以將麵糰分割好後,休息15分鐘後才做。
*又或者用糯米粉做手粉。
* 斑蘭汁不可太濃縮。擔心蒸出來的粿會苦澀。
娘惹曼煎餅 & 斑蘭小甜糕 ( Nyonya Apum & Kuih Pandan Cara Manis)
之前在 Li Shuan 和 Eileen 家見到這款 Nyonya Apum 就感到很有興趣了。如今,終於輪到這糕點在娘子廚房出現。
沒法子啊!實在太多料理要學了。名單也越來越長了。看來是沒有句號的。哈!哈!哈!
娘子第一次賞到 Nyonya Apum。原來味道可好的。
香甜的馬六甲椰糖,加上香濃的椰奶味道。搭配起來真是恰恰好啊!
Nyonya Apum
食譜取自 :Jane’s Corner
材料:
(A)椰糖 200克(切碎)、 清水 200克 、 Pandan 葉(數片)
(B)低進麵粉(300克)、發粉 1茶匙、 鹽 2克、 全蛋 1個
(C)椰漿 250克、清水 150克
做法:
1)把材料A以中火煮沸至糖溶解,過濾待涼。
2)把做法(1)慢慢倒入混合的材料B里,攪拌至無顆粒狀。
3)將蛋加入拌勻,再分次把材料C(將椰漿及水拌合)加入,攪拌至表面有氣泡。拌勻後擱置15分鐘。
4)以小火將鍋餅模型燒熱約3分鐘,用小布沾上少許油,抹在模上。
5)倒入1大匙麵糊,慢火煎至表面出現氣孔,把蓋關上約3分鐘或呈金黃色即可。
6)取出,對摺成半月形即可。
同時,也做了斑蘭甜蛋糕(Kuih Pandan Cara Manis)。
材料不複雜。而且也得用像以上Nyonya Apum 的煎法來完成。
這個 Kuih Pandan Cara Manis,相信大家在馬來同胞開齋月時,在 Pasar Ramadan 有買過來吃吧?
沒想到這道糕點被寶貝們叫好。也許是這道糕咬下嘴裡時,有噴漿的感覺吧!因為小朋友都偏愛甜食的。
Kuih Pandan Cara Manis(斑蘭小甜糕)
食譜取自 :My Kuali
材料:
低筋麵粉 100克
濃椰漿 - 100克
斑蘭汁 - 100克
鹽 - 1克 - 2克
斑蘭香精 - 1茶匙
全蛋 1個
夾心 :細砂糖
做法:
1)先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過濾。
2)把雞蛋糕鐵烤盤放在煤氣爐上,開火把模子預先燒熱。
3)在烤模里,塗上適量的食油。
4)先把斑蘭麵糊倒入一些。1/2的高度。在麵糊中間加入適量的細砂糖。
5)在麵糊上再淋上一層斑蘭麵糊。就是蓋在做法(4)里。
6)把鍋關蓋。用慢火煎至熟為止。(時間大約2-3分鐘而已)
7)煎好了,可以用瘦板型的刮刀把 kuih 取出。
8)待涼後就可以享用了。
娘惹香蘭九層糕
食譜取自 :Jane's Corner
材料:
A:150g 粘米粉 , 30g 綠豆粉, 400ml 椰漿, 160ml 水
B:130g 細沙糖,150ml 水,鹽 少許, 2片班蘭葉
( 將B材料分成2份,取出一份的75克水用斑蘭來代替。
斑蘭麵糊里多加1茶匙斑蘭香精,最後一層(將表層的麵糊顏色加深)
做法:
1 ) B 料煮滾,待冷。
2 ) A 混合,置一旁半小時
3 ) 把(1)和(2)拌勻,過篩。
4 ) 分成兩分,一分約550克加入紅色素,另一分450克,白色。
5 ) 加熱蒸鍋,把蒸盤加熱5分鐘後,才倒入紅色粉漿(110克),蒸5分鐘。
6 ) 第二層倒入白色粉漿,重複這步驟直到9層完畢。(每層以中火蒸5分鐘,最後一層蒸5分鐘後再打開蓋子,繼續蒸10分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