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喜板
趁有空,一一的把做過的糕餅蛋糕記錄下來。
這個金瓜喜板,我印象中是很小很小時吃過的,
那時候是粉紅色的,
長大候不知為什麼沒有再吃過!
那天打電話回家對媽媽形容它的口感,
喔,我的娘真聰明,一下就猜中是喜板。
整形好,等待發酵
登登登登,蒸好了
幾美一下喔!
鬆鬆綿綿的,好吃!
食譜來自:Qi Qi in the house
材料:
南瓜120g (去皮)
糯米粉60g
麵粉 30g
發粉 1/4茶匙
白糖 50g
清水適量(如太濕,可不加)
油 2湯匙
發種材料:
麵粉80g
即溶酵母1茶匙
清水75ml
香蕉葉或baking paper 剪成小片
做法:
1)南瓜切塊蒸熟,壓成泥。
2)發種材料混合,待發1至2小時。
3)將(2)的材料加糖和發粉搓均,再加入南瓜和其他材料揉至光滑,表面擦少許油,
休息10分鐘。
4)將(3)揉成小條,分成30g,揉圓,微微壓扁,放在塗油的香蕉葉。再休息20分鐘,放進蒸籠里蒸10分鐘即可。
蒸金瓜糕
我很喜歡吃芋頭糕,可恨老公卻愛不吃,只好用南瓜代替,用作芋頭糕的方法來做。
後來才發現外面真的還有賣金瓜kuih 喲!哎,真是山芭老一個!
材料:
粘米粉350g 薯粉20g 金瓜(切小塊)400g 蝦米干(泡發,切碎)50g 臘腸(切碎)2條 冬菇(泡發,切碎)4朵 蒜蓉,小洋蔥蓉 各1Tbsp 清水 1.2L
調味料:
雞精粉 1tsp 鹽 1tsp 或適量 胡椒粉 1tsp 生抽 2Tbsp
粘米粉混合薯粉,加入400g的清水,和1tsp的鹽攪拌至沒有粉粒,待用。 熱油鍋,爆香蒜蓉和小洋蔥,加入臘腸炒出油脂。 加入蝦米炒至香,約2-3分鐘,再加入冬菇炒,最後加入金瓜炒均勻。 把剩餘的清水加入,在加入所有調味料調味,燜煮10分鐘。 把粘米粉糊加入做法(4)里,轉小火,把沾米糊和所有的料炒均勻,和炒至濃稠,熄火。 把7寸模子塗上少許油,把炒好的粘米粉糊裝入模子裡。 放入滾熱的蒸籠,大火蒸1個小時,冷後,才切片。
乾貝羅卜糕 Dried Scallop Radish Cake
老公幾個星期前同Supplier買了些日本乾貝,我嘴饞,拿了些來試,哇,居然好好吃!我拿來當零食吃,哈哈,再吃下去,就真的被我吃光了!
老公平時對吃不是很挑剔,愛吃的食物5支手指就可數完了, 羅卜糕是其中之一!通常對於他愛吃的食物,我都會下足心思準備,這個羅卜糕原先是老公agak-agak教我的,經過幾次的摸索,終於找出滿意的分量了,很多人試後,都贊好!
每次做羅卜糕都放臘腸,這次換換口味,來個乾貝的吧!
有沒有看見羅卜糕里一條一條的羅卜絲和乾貝絲?每咬一口,都是真材實料哦!
食譜來源:自己
材料:
白羅卜 700g
紅羅卜 少許(切絲,可不放)
粘米粉 400g
薯粉 20g
乾貝 80g (不要放乾貝的話,可換成2條臘腸)
蝦米 30g (隨意)
蒜頭 2tbsp
小蔥頭 8-10粒
胡椒粉 適量
糖 1/2 tbsp
鹽 2tbsp
清水 1000ml ~ 1200ml
白羅卜切絲,用2tbsp鹽腌制出水,用水洗凈,瀝干。
乾貝用水浸,撕成絲;蝦米用水洗凈,切碎。
蒜頭和小蔥頭切成細碎。
鍋燒熱,倒入適量的油,將小蔥頭小火爆香,再加入蒜頭碎炒香,然後加入乾貝絲和蝦米微微炒香。
再加入白羅卜絲和紅羅卜絲炒軟,注入500ml的清水,糖和胡椒粉小火燜一會兒。這時,要試試味道,如不夠咸,可加入少許鹽進去(我沒加)。
粘米粉和薯粉加入另外500ml的清水攪均勻到沒有顆粒,一點一點倒入鍋里和羅卜絲攪拌均勻,這時,火要調小,直到麵糊和羅卜絲完全混合,這時候的麵糊是很濃稠的,有點攪拌不動的感覺。
用一個7寸方盤,抹上油,把麵糊倒入,微微壓緊,壓平。
中火蒸45分鐘,即可,等到完全涼了才切。
也可兩面煎至金黃來吃。
個人心得:
羅卜絲一定要出水,因為有些羅卜會有苦味。有些人會把白羅卜絲煮過去水,我兩種方法都試過,覺得用鹽腌出水比較省時
羅卜糕要好吃,一定要加入蒜頭和小蔥頭,而且要耐心用小火慢慢炒香,不可過急而省了這個步驟,不然出來的成品沒那麼香了
乾貝絲和蝦米不要浸過久,約10分鐘就行了。浸太久,羅卜糕裡頭的乾貝絲和蝦米會變得淡然無味
浸過乾貝絲和蝦米的水不要倒掉,可加入麵糊裡頭
不要加入臘腸,臘腸會搶了乾貝絲的甜味
如果要硬一點的羅卜糕,加入1000ml的清水就夠了,我家喜歡軟些,我加入1200ml的清水
這個食譜做出來的羅卜糕是很夠味的,所以我沒有加入菜脯在上面
番薯發糕
前幾天打電話給老媽,不知怎麼聊到發糕,她說她最近做的發糕,不怎麼成功,我假厲害,心想這麼容易的,也做不成,老媽未免也太遜了吧!便自告奮勇的要幫她,做來去掃墓。
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吃發糕,所以即使看見很多部落格的朋友分享,我都不會心動,也從沒想過去做它。這次就上網作了些功課,在知足常樂看見這個口碑很好的番薯發糕,就決定是它了!
做了後,才發現,小小的發糕,有著叫人做摸不透的脾氣!哎喲,同一個蒸籠里,,有的很含蓄的對我微微笑,有的開懷大笑,有的竟然出家做了小和尚(不發)=.=
呵呵呵,千年的道行,就這樣栽在一個小小發糕上面!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發糕,真的是很好吃!想知道怎樣好吃?那就自己動手做啦 ^-^
食譜取自:知足常樂
材料:(可做9個cupcake size的發糕)
A:普通麵粉3tbsp,即溶酵母2tsp,幼糖1tsp,溫水3tbsp
B:番薯200g,幼糖120-180g(我放100g),雞蛋1粒,濃椰漿150ml
C:普通麵粉200g,雙倍發粉1tsp
番薯蒸熟壓成爛泥。 把材料A拌均勻,放置一旁待發酵5-10分鐘。 把材料B和發酵後的材料A一起放入攪拌機內攪拌,加入材料C,繼續攪拌至泥狀。 取出放置發酵至1小時。 將粉漿加拌均勻後,分別放入已鋪滿紙杯的發糕杯內,大火蒸20分鐘。
簡易芋頭糕
我家的冰箱,收著這塊芋頭,已經快收到「發毛」了!
過年前,因為饞嘴,就叫老媽從長堤對岸,丟了兩粒大芋頭過來。哪知,過年時,什麼都沒有做到,除了做了一盤芋頭糕送人,就剩下這粒,孤零零地躺在冰箱裡頭,等待我的發落!
是的,沒有搞錯,這粒芋頭,被我收了近3個月,它真的是福大命大,還沒有死翹翹!
我一直在頭痛要如何處理它,因為老公不吃芋頭糕的!他不吃的理由是,他在為芋頭刨皮時,手會發癢,他怕吃了,身體也會敏感,從此不吃。婚後,我出盡辦法來誘惑他吃芋頭糕,哪裡知道,他不吃,就是不吃!
哎呀,這樣想來想去,又被我想了一個多月,如果我再繼續想下去,真的什麼都不用做了,直接送給Mr Bin算了。從台灣回來後,看見Li Shuan(Helena's Kitchen),做了美美的芋頭糕,我就決定做它。
用了之前bookmark的一個食譜,做出來的效果,真的非常滿意,比之前做的還好吃,做法和材料也都很簡單,軟硬咸甜度剛剛好。以後,我就只用這個配方了,做我愛吃的芋頭糕了,哇,太開心了,終於找到自己喜歡的芋頭糕配方了,哈哈哈!
在準備的當兒,老公走入廚房,咦,你在做什麼?芋頭糕咯,你不吃的啦!哦,那我明天拿來做早餐!Harr?我有沒有聽錯,你不是不吃的麼???
原食譜出自:Y3K
食譜取自:Jenny's Delicacy
材料:
A:粘米粉 200g,糯米粉/麵粉 2大匙, 清水 800g
(全部攪拌在一起,瀝掉顆粒,放置一旁休息15分鐘)
B:芋頭 300g(切粒),清水 200g,蝦米 50個(浸軟,搗爛)~ 我用25g,蔥茸 1大匙,蒜茸 1大匙,油 4大匙
調味料:
胡椒粉 1tsp,五香粉 1/2tsp, 鹽 2tsp
鋪面材料(稍有改變)
我用家婆做的蝦米辣椒+ 菜脯碎+蒜頭碎一起炒香
(先把菜脯浸約15分鐘,擠干水。蒜頭碎用油爆香,加入菜脯碎爆炒,加少許糖調味,然後再加入蝦米辣椒一起炒至均勻,撈起待用。)
做法:
起鍋熱油,將入蝦米炒香,然後加入蔥茸和蒜茸繼續炒香。
加入芋頭粒炒均,加入調味料和清水,煮至芋頭軟化,加入材料A小火炒至濃稠,熄火。
將炒好的粉漿倒入抹好油的9寸模具(我用7寸),放入預熱的蒸籠里,大火蒸30分鐘,取出攤涼,撒上鋪面材料即可。
荷葉糯米雞 Lotus Leaf Glutinous Rice Chicken
想念荷葉飯,又想吃糯米雞,卻不想買來吃,因為總覺得外頭做的不合自己口味!剛好家裡頭有兩片干荷葉,就這麼辦吧,把兩者合在一起做,分量多些,呵呵,晚餐就這麼解決了!
之前做過網上一則很紅的糯米雞,我不是很喜歡,感覺味道和老媽以前做的味道比較香。搖了個電話回家,才知道老媽有把糯米炒過。我不太喜歡臘腸的味道,於是加了在台北買的臘肉!這個臘肉真的好吃,味道和培根一樣香,卻沒有培根來的咸!本來打算拿些回家讓老媽嘗嘗,哪知吃呀吃的,竟吃完了!哎呀,真的後悔沒有買多些!!
我和老公都喜歡糯米煮得軟綿綿的,這次也不列外
喜歡把冬菇和臘肉切細混合在糯米飯里,這樣口口都能吃到它們的香味
多餘的,就做了個迷你版糯米雞
也用了紅酒糟腌雞肉,所以雞肉看了紅紅的
就是這個臘肉,瘦瘦不肥膩,很好吃!
材料:(可做4個荷葉飯+1個小碗)
雞胸肉 250g(切塊)
糯米 300g(浸泡4個小時或隔夜)
臘肉 100g(切粒)
冬菇 8粒(泡軟)
浸泡冬菇的水 150-200ml
蒜茸 1tbsp
小洋蔥(切碎)1tbsp
干荷葉 2張(用熱水浸軟,洗凈)
調味料(腌雞肉):
蒜茸 1/2 tbsp
薑汁 1.5 tbsp
醬青 1 tbsp
耗油 1 tbsp
麻油 1/2 tbsp
黑醬油 1/2 tsp
胡椒粉 1 tsp
蜀粉(corn flour)1/2 tbsp
紅糟醬 1tsp(或花雕酒 1tbsp)
鹽適量調味(如不夠咸,才加)
把切塊的雞肉和泡軟的冬菇,加入上面的調味料腌制最少3個小時或隔夜。
冬菇取出,切細粒,待用。
調味料(糯米):
黑醬油 1 tsp
醬青 1 tbsp
白糖 1 tsp
蚝油 2 tbsp
胡椒粉 1 tbsp
鹽適量調味
熱油鍋,加入小蔥頭碎和蒜茸爆香,再加入臘肉和冬菇粒炒香,然後把瀝干水後的糯米和調味料加入,拌炒均勻,把糯米飯放入飯鍋,加入浸泡冬菇的水(如果不要糯米太軟,只加入150ml的水),按下飯鍋按鈕,煮至飯鍋的鈕跳起來,馬上關電,把糯米飯盛起來(這時可以試味道,不夠味的話,可以再加入調味料)。
1張荷葉,分成兩張,鋪上糯米,再鋪上腌制好的雞肉,包起來,放入蒸籠,蒸30分鐘,即可。
可以用臘腸或培根代替臘肉。
上述調味料分量。是根據我的臘肉鹹度而調配的。
如果不要用電飯鍋來煮糯米飯,可以用蒸的方法,蒸30-40分鐘即可。
簡單又美味 ~ 煎蘿蔔糕(II)Fried Lo Bak Gou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從小,我就不愛吃油炸的食物。小時候,當老媽炸雞腿時,我總會要求把我那份拿去蒸。不然,我就會把雞皮(油炸)那層,拔了丟掉,只吃裡頭嫩嫩的雞肉,即使現在在吃KFC時,還是如此,把雞皮通通丟棄!
我一直都很少(好像是幾乎沒有)買油炸的白蘿蔔糕,吃過外面賣的,是整片丟人油里炸,加上已經冷了,油油冷冷,吃了會有點「打冷戰」,很膩的感覺。
老公喜歡油炸的蘿蔔糕,我雖常做蘿蔔糕,但口感是比較軟的,不怎麼適合拿來煎炸,有時想想,反正家裡也不常油炸食物,偶爾也要安慰安慰老公的胃大哥!
在eileen家看見這口碑不錯的蘿蔔糕,第一次蒸好試的時候,不怎麼喜歡它的口感,太紮實了,我比較偏愛較軟的蘿蔔糕,不過,煎了之後,還發現蠻像外頭買的蘿蔔糕,老公也很喜歡。這次,我就把水的分量加多了200ml,會比較適合我!
材料簡簡單單,做出來的蘿蔔糕,確實是很美味,好吃!
eileen,謝謝你的分享 ^-^
食譜取自:eileen@記事本
(材料分量和做法有做調整)
材料:(7寸方模)
白蘿蔔絲 350g 粘米粉 250g 木薯粉 30g 登麵粉 30g 蝦米 2tbsp 蒜末 1tbsp 小洋蔥末 2tbsp 水 1 L
調味料:
鹽 1tsp, 糖 1tbsp,胡椒粉 1/2tbsp
白蘿蔔絲,加入1-2tsp的鹽攪拌均勻,讓蘿蔔出水,然後擠干水分。 蝦米用水清洗,切碎,用石臼微微搗爛。 把所有的粉類混合,倒入一半的水攪拌均勻。 放少許油,把小洋蔥末和蒜末爆香,再把蝦米加入炒香。 倒入白蘿蔔絲和一半的水翻炒片刻,加入調味料試味,煮滾。 轉小火,把麵糊慢慢加入做法5,用木匙不停攪拌至濃稠狀(如有鍋底有燒焦,把火熄滅,用鍋的餘溫把麵糊煮至濃稠)。 倒入抹油的方模,大火蒸約35-40分鐘。 冷卻後才切塊,兩面煎至微焦,配合辣椒醬吃,好吃!
南瓜椰糖糯米丸子(Pumpkin Ondeh-Ondeh)
聖誕佳節,人人都外出慶祝的時候,我和老公,卻寧願選擇一起呆在家裡頭做「宅公宅婆」,為的就是要躲開人擠人的場面!
大弟在平安夜到訪我家,他也屬「宅男」一名,寧可呆在我家和我們倆老吹吹水,也不願外出。難得家裡人多,家裡頭也剩了好些南瓜和糯米粉,就開工做了這個很久都沒做的「噢呢噢呢」來嘆嘆下午茶。
可惜,這個從馬六甲買回來的椰糖,沒有我想像中的美味!我在想,是不是又被騙了,真是氣煞極了!
材料:(可做24粒)
糯米粉 180g
南瓜泥 150g
木薯粉 1Tbsp
清水 60g
切碎椰糖 100g
椰絲 100g
鹽 1/2tsp
班蘭葉 數片
糯米粉和木薯粉混合均勻,一起篩過,然後加入南瓜泥,再慢慢加入清水揉成團,待用。
椰絲加入鹽,混合均勻,上面鋪上班蘭葉,放入蒸籠里蒸約5分鐘,然後把班蘭葉丟棄。
把麵糰分成約24顆,包入切碎的椰糖,然後把糯米丸子放入煮滾的熱水裡,中火煮至糯米丸子浮在水面,就可以撈起來,滾上蒸過的椰絲,即可開吃!
我的南瓜泥,水分會比較多,所以清水放的比較少。可以依制自己南瓜泥的濕度,而調整水的分量。
腊味五香眉豆糕 (Steamed White Bean Cake)
我很少吃豆類食物,常吃的豆類,就只有黑豆和罐頭茄汁黃豆,眉豆這玩意兒,只有婆婆在世時,用它來裹過粽子那麼幾次,之後就再也沒吃過了。
後來看見Li Shuan分享了用眉豆來做糕點,還說口感和芋頭糕很相似,我就很感興趣了,因為我超愛芋頭糕,但是,要買到入口即化好吃的芋頭,有時真的還得要有小小的運氣,不是常常有機會碰到好吃的芋頭的。
在整理冰箱時,發現家婆之前買了一包眉豆,好像收了好一段日子,加上最近也沒有什麼時間做麵包給老公當早餐,就用它來做眉豆糕吧!
因為不曉得老公是否能接受眉豆的味道和口感(我從來沒有煮過),只敢做食譜一半的分量,不然老公不吃的話,我就得一個人,要把一塊大糕啃到完完,那就慘了!
沒想到,出來的成品,居然那麼的好吃,我們都很喜歡,口感真的很像芋頭糕呢!如果你問我喜歡哪個多一點,老實說,我覺得這個眉豆糕,真的會比芋頭糕好吃,有著豆子的香味,咬下去,口感是會比芋頭糕還鬆軟,又有臘腸的加持,真的是好好吃呢!加上眉豆比芋頭容易買到,看來,以後我會移情別戀了,我只要眉豆糕,不要芋頭糕了,嘻嘻嘻。。。。。。
I am submitting this post to Chinese New Year Delights 2013 hosted by Sonia aka Nasi Lemak Lover
食譜取自:Li Shuan(Helena『s Kitchen)
( Li Shuan,謝謝你分享了這個很好吃的眉豆糕 ^_^)
材料(A):
粘米粉 300g 薯粉 75g 水 1120ml 雞精粉 1Tbsp 鹽 1tsp或適量 魚露 2tsp 胡椒粉 1/4tsp 鹼水 1/2tsp
材料(B):
油 4Tbsp 蒜茸 1Tbsp 蝦米 4Tbsp(浸軟,切碎) 香菇 5朵(浸軟,切丁) 臘腸 2條(切丁) 五香粉 1/2tsp 眉豆 300g,煮軟瀝干水分(我先浸豆4個小時,煮大慨30分鐘)
材料(A):將粘米粉,薯粉加水攪均,過瀝,加入雞精粉,鹽,胡椒粉和鹼水。 燒熱油4Tbsp,爆香蒜茸,蝦米,加入香菇,臘腸,五香粉,最後加入眉豆炒均勻。 改用小火,加入(1)煮至濃,倒入一個已抹上油的25cm蒸盤裡,蒸45分鐘-1小時至熟,取出,待完全冷卻才切片。 撒上一些炸蔥片,蔥花,紅辣椒裝飾,配上辣椒和甜醬享用。
註:
吃剩下的糕,應該放入冰箱冷藏,隔天用少許油煎香,或放入微波爐叮熱也可。
Ingredients (A):
Rice flour 300g
Tapioca flour 75g Water 1120ml Chicken stock granules 1Tbsp Salt 1tsp (or to taste) Fish sauce 2tsp Pepper 1/4tsp Alkaline water 1/2tsp
Ingredients (B):
Oil 4Tbsp Chopped garlic 1Tbsp Dried prawns 4Tbsp (soaked and chopped) Mushrooms 5 (soaked and diced) Chinese sausage 2pcs Five spice powder 1/2tsp White beans 300g (I soaked the beans for 4 hours and boiled 30 minutes until soft, drained)
Ingredients (A): Mix rice flour, tapioca flour with water. Strain and add in seasonings.
Heat up 4 tbsp oil, sauté chopped garlic until fragrant, add dried prawns and continue to fry until fragrant. Add in mushrooms and preserved cabbage, minced pork and five spice powder. Lastly, mix in the beans. Reduce heat, pour in batter and continuer to stir until the mixture has thickened. Pour into a greased 25cm steaming tray (I used 20cm square pan). Steam for 45 minutes to 1 hour or until cooked. Cool completely and cut to serve. Garnish with fried shallots, diced spring onion and chopped red chilli, served with chilli and sweet sauce.
Note:
Leftover kuih should be kept in the fridge and shallow fried or re-heated in the microwave before serving.
乾貝蘿蔔糕(III) Dried Scallop Loh Bak Go
最近的天氣,總是陰陰沉沉的,涼風習習;時而細雨紛飛,時而滂沱大雨!一向來很討厭酷熱天氣的我,加上自己很容易汗流浹背,對於天氣的轉變,本應感到高興,哪知此刻的心情,卻變得有點懊惱,又期盼著小小的陽光,哎呀,真是糾結啊!
追根究底,都是部落格惹的禍。。。。。。
平時家裡就很難拿到自然光線,再加上這種陰陰沉沉的天氣,讓攝影菜鳥的我,拍出來的照片,全是夜朦朧,鳥朦朧的,看到都。。。。。。。顯極了!寫到這裡時,外面又在開始下大雨了 >
每年,老公都會丟兩大包乾貝和蚝干給我,而我的工作就是把它們全部毀滅,呵呵呵!
過年時,買了白蘿蔔討個好彩頭,二姑奶奶又給了我一個大蘿蔔,最快消滅它們的方法,就是用它來做蘿蔔糕,嘻嘻嘻。。。。。
吃來吃去,老公最喜歡的,是要多多蘿蔔的蘿蔔糕,改了之前的配方,做出我和老公都喜歡的口感,唔,好吃好吃!
I am submitting this post to Chinese New Year Delights 2013 hosted by Sonia (Nasi Lemak Lover)
材料:
白蘿蔔絲 700g 粘米粉 350g 木薯粉 30g 澄麵粉 40g 乾貝 60g 蝦米 2Tbsp 蒜頭碎 2Tbsp 小蔥頭碎 2Tbsp 清水 1100g 鹽 2Tbsp
調味料:
鹽 1tsp 或適量調味 糖 1/2Tbsp 或適量調味 雞粉 1/2 Tbsp
白蘿蔔絲加入2Tbsp鹽,用手捉捏至軟出水,然後用水洗乾淨,瀝干水分。 乾貝和蝦米用水浸10分鐘,乾貝撕成絲,蝦米切碎。 粘米粉,木薯粉和澄麵粉放入碗里,加入500ml的水,攪拌均勻至沒有顆粒,待用。 鍋燒熱,加入適量的油,放入小洋蔥碎和蒜頭爆香,加入乾貝絲和蝦米炒香,再加入白蘿蔔絲炒軟,注入600ml的清水,煮滾,加入鹽,糖和雞粉調味,再燜煮5-10分鐘。 然後把火轉小,把粘米粉糊慢慢加入攪拌均勻,至到麵糊和白蘿蔔絲混合均勻(這時的麵糊是很濃稠的)。 用一個7寸方模,摸上菜油,把麵糊倒入壓緊,壓平。 中火蒸至45分鐘,待冷後,才切片吃。 紫薯喜粄
之前就看見面子書一位糕點高手Soh Pin Tee分享這個圓嘟嘟美麗的南瓜喜粄,當時也只是想想看看,沒有動手做,因為家裡人少,深知如果做了,也是自己一人獨吞!
昨天是小外甥的彌月之喜,早就買了好漂亮的紫薯回老家,準備做些糕點來款待人客,部落格里的各式各樣喜粄又到處滿天飛,叫人看了眼花繚亂,也心痒痒的。
把喜粄帶回家時,從老媽口中才知道,原來這是客家河婆人在喜慶節日愛做的糕點。難怪從沒看過客家藉的老媽和婆婆做過這種喜粄。
家人都非常喜歡這個喜粄,都贊它好好吃。阿姨吃後,直道找回了以前喜粄的味道,呵呵呵!
這個喜粄配方,整形時容易上手又不粘手,蒸出來又圓嘟嘟的可愛得很呢,更棒的是,即使是冷了後,口感還是非常柔軟好吃呢 ^-^
光滑圓嘟嘟的喜粄,看了就叫人歡喜哪 ^-^
食譜改自:小雨傘的天空
(謝謝Soh Pin Tee和小雨傘的分享)
材料:
普通麵粉 250g (過篩)
糯米粉 250g(過篩)
細砂糖 150g
即溶酵母 6g
紫薯泥 150g
清水 310g
植物油 30g
香蕉葉 適量
酵母溶於清水內,拌均。乾淨的香蕉葉用熱水燙軟,剪成適合大小的塊狀。
麵粉,糯米粉,細砂糖,紫薯泥和酵母水,混合均勻搓成團(水分慢慢加入)。
分次加入油,再搓揉均勻(如果會粘手的話,用朔料刮刀代替)。
手掌抹上油,把麵糰直接分成50g的小團,搓圓。
把圓團放在香蕉葉上,用掌心輕壓按扁,發酵25-30分鐘。
發酵好的喜粄,用手輕輕按一按,表面有彈性,就可以煮開蒸鍋里的水,水滾後放入喜粄,中火蒸12分鐘,馬上熄火(不要馬上取出鍋里的喜粄)。
鍋蓋打開小縫保持5分鐘,才小心打開鍋蓋,取出喜粄待冷,別讓水分滴到喜粄,喜粄就會美美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5176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