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香噴噴的原汁原味的鹽焗雞

Jennie| 2015-08-09| 檢舉

鹽焗雞

鹽焗雞,相信很多筒子們都吃過,我也偶爾會買來吃,但不是特喜歡。

前幾天和朋友在一家酒店吃飯,叫了一份水晶雞,吃起來實在是沒啥味道,這讓我又想起上次回老家的時候,爺爺給我們做的鹽焗雞了,比這好吃100倍了.

開始我看到爺爺把2隻雞都做的時候,我說:爺爺!鹽焗雞不是很好吃呢,為什麼不拿一個來做白切雞呀?

奶奶在一邊說了:這個肯定你喜歡吃,兩個都不夠吃!

果然,雞焗好後,整個廚房都是雞的香味,拿上桌,都不用切的,用手直接撕來吃,哈!夠嫩吧?

一口咬下去,嫩嫩的雞肉加上咸香的味道,真的和外面買的不一樣呢,7個人兩隻雞還真是不夠吃。

所以,爺爺做了好幾次給我們吃,這麼好吃的,我當然要學會啦!而且,就算你是一個廚房新手,也絕對是一學就會,宴客的餐桌上又多了一份美味啦!

下面,就跟著我來看看這麼美味的雞是怎麼製做的吧!

鹽焗雞是中國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調技藝,它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搬遷到一個地方,經常受異族侵擾,難以安居,被迫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在居住過程中,每家每戶均飼養家禽、家畜。在「逃亡」、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製作,並聞名於世的菜肴。起初,客家人將宰凈後的原只雞先用鹽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在的「客家咸雞」。據傳,有一位客家婦女兒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體弱多病,因當時缺乏各種營養食品,就將用鹽腌制後的雞,用紙包好放入炒熱的鹽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後,身體逐漸恢復,強壯起來,並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狀元,後來這種菜肴家喻戶曉,成為每位客家婦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

用手撕著吃

自製鹽焗雞

教你做香噴噴的原汁原味的鹽焗雞

材料:

三黃雞------1隻

粗鹽--------4斤

鹽焗雞的做法

1、將三黃雞清洗乾淨。

2、雞腔內的內臟也要掏洗乾淨。特別是雞肺一定要掏出來,要不然

3、切掉雞腳和雞頭(也可以保留,切出來是可以和雞內臟一起煮湯)。

4、把雞身上的水擦乾。

5、拿一張鹽焗雞紙鋪平,把雞放在紙的中間。

6、把雞整個包起來。

7、鍋內先鋪一層粗鹽。

8、把包著紙的雞放在鍋的中間位置。

9、再倒上粗鹽。

10、直到粗鹽把整隻雞都覆蓋住,蓋上鍋蓋,把鍋放爐上,中小火焗20-25分鐘。

11、扒拉開鹽,把雞取出來。

12、再把鹽焗雞紙撕開,香噴噴的鹽焗雞就做好了。

注意幾個要點,你也可以輕鬆製作出如此美味的:

1、最好是用農家雞,這個香其它雞是沒法比的,也可以買三黃雞,挑個頭中等的。

2、不用放任何的調味料,只用粗鹽,一定要把整隻雞完全包裹住,這樣焗出的雞的顏色才會均勻.(北方的筒子們喜歡的話可以放些蔥姜在雞身內部)。

3、煲底部的海鹽,要高於兩節食指,鋪的海鹽太淺的話,會將雞身上的廚房紙燒焦,雞皮會發黑難吃

4、一定要把雞身上的水控干,這樣焗的時候才不會因為有太多的水流出,導致底部焦鍋。

5、包雞用的紙,可以用草紙、牛皮紙或專用鹽焗紙,如果購買不到,也可以用廚房紙代替。

6、做鹽焗雞用的煲,應選較深一點的,以便能裝下海鹽;由於瓦煲使用的時候會裂掉,不過沒關係,可以留著專做鹽焗雞,也可以用其它的鍋來製作,只要夠深就行了。

7、做完鹽焗雞後,只要將鍋底變黑色的海鹽颳去,白色的海鹽還可以留著下次使用,不過切記用過的鹽只能鋪在鍋的底部,上面覆蓋的必須是用新鹽。如果全部都是用使用過的舊鹽,這樣焗出的雞會發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5071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