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街邊小吃(1)

美人妻| 2015-07-18| 檢舉

馬來西亞的檳城,到哪裡可以找到美味的街邊小吃呢?答案:任何地方!似乎大街小巷都遍布小吃,廚師永遠站在熱煎鍋和大湯鍋邊,而遊人就在這樣的露天或半露天裡,滋吧滋吧地吃了這家換那家。檳城的時間總是輕快地在寵溺的舌尖上滑著,吃喝總是霸道地占據著生活的主旋律!

要吃到美味小吃,不二法則:不要心心念念去找「最」好吃的地方。

馬來西亞街邊美味之多,特別是在檳城,乍看讓人不知所措:豐富多樣,講求效率,一點也不含糊。小巷裡,大街上,小吃店遍地開花;咖啡館內館外,熟食中心無處不在。不論身處檳城何處,馬來西亞所有街邊美味都轉身可及。你會發現在不同的地方邂逅食物的場景都大同小異。一旦不去糾結上哪兒能吃到「最」棒的食物,你很快就可以從一團亂麻的思緒中解脫出來,開始享受美味的視覺盛宴。

第一站:大街上

檳城的西北小城喬治市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吸引了很多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長腿金髮遊客,他們在深夜的戶外暢飲。然而,這座城市實際上觸目可及的是一叢叢破舊的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低層建築。街上商店好像總關著門,要不是到處都有食物推車,街上生機勃勃,小城大概會變成一座鬼城。

亞參叻沙(魚湯米粉)

這是海墘街一家小攤上的亞參叻沙,位於喬治市一條繁忙的海濱街上。粉色的東西是姜花,綠色的是朝天椒和黃瓜絲,哎,這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米粉配上酸角魚湯了。

小貼士:這家店在GatLebuhAcheh和海墘街的交匯處。每天下午兩點到七點營業,周一休息。

馬來辣沙拉(水果蔬菜沙拉)

馬來辣沙拉就是切好的水果和其他雜菜(可以是魷魚,也可以是油炸小麵粉球!)混合而成的一盤沙拉,由一堆黑褐色香甜美味的醬汁澆在其上而成。把蝦醬澆在水果上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但這樣做出來的馬來辣沙拉真是美味極了!

小貼士:在亞參叻沙家旁邊。

第二站:小巷裡

珍多冰(刨冰甜點)

珍多冰是一種刨冰甜點,在僅能容一輛車緩慢通行的窄道檳城路上有賣。煎蕊(Chendul)指一種綠色粉條,用以班蘭染綠的綠豆粉製成,班蘭是種嘗起來像香草的熱帶植物。綠色粉條和紅豆浮在椰奶和香椰糖做的湯上。湯上覆之以一大塊冰沙,其上再澆以煉乳。珍多冰配有一把小勺,不過也可以不用。

小貼士:檳城喬治市景貴街27&29,檳城路著名潮汕珍多冰。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10:30-19:00;周末10:00-19:.30。

曼煎粿(一種薄烤餅)

曼煎粿是用米麵糊做成的鬆軟烤餅,裡面加上玉米。在TanJetty一個小販正用勺子把罐裝玉米直接舀到烤著的加了雞蛋的鬆鬆軟軟的麵糊上,然後嫻熟地捲成墨西哥玉米卷的樣子,這樣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而裡面鬆軟,口感超好。

小貼士:這家小攤在TanJetty。

粿汁(鴨麵湯)

汕頭街是馬來西亞晝伏夜出的臭獾,白天冷清,到晚上就熱鬧非常。兩個繫著圍裙的哥們兒帽子反戴,身處最喧譁的鬧市中為食客端上一碗碗粿汁。粿汁是一種色深如內臟的湯,裡面有碎鴨肉、雞胗、血旺、滷蛋和薄條米粉,再加上芹菜增添香辛之味。

小貼士:汕頭街夜市。

第三站:鄰里咖啡館

不能帶食物和飲料進咖啡館的的規則在馬來西亞的鄰里咖啡館被顛倒過來了。從外面的小攤上帶上要吃的食物進咖啡店,坐在店裡,喝點飲料,抽兩口香菸。咖啡館老闆和小販的互惠互利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豬腸粉(米粉卷)

豬腸粉有點像美國的米粉卷,但它們是不一樣的。檳城的豬腸粉輔之以一點辣椒醬和還粘著麥芽糖的黑濃香甜的蝦醬。

小貼士:檳城10400,MacalisterLane,94C,SeowFongLye咖啡店旁。營業時間為7:30至12:30。

第四站:街角咖啡館

在檳城更安靜的住宅區里,你會在很多商業街區里發現許些隱蔽起來的街邊美味。SriNibongCafé是一家位於巴彥樂帕SultanAzlanShah路的街角咖啡店,四周的小攤從早晨營業到午餐時刻。

粿條湯(裡面有肉和魚丸的甜麵湯)

最受歡迎的的粿條湯小攤是Angs家開的,一家人三十年專業做粿條湯。一碗粿條湯,裡面有細麵條,湯以豬骨熬制,味甜,表面可見碎豬肉,魚丸和一整個蛋黃,你可以將其拌入湯里,也可直接舀進口中吃掉。

小貼士:巴彥樂帕SultanAzlanShah路的SriNibongCaf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4582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