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特備】開齋節必吃的十大魅力美食?你吃過了嗎?

分享自由| 2015-07-17| 檢舉

開齋節你有拜訪馬來同胞的家嗎???有到訪過的朋友們肯定有吃過以下的美食~沒到訪的朋友們也沒關係,今天微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開齋節必吃的十大美食!!!

1.Lemang/竹筒飯

相信大家都對竹筒飯一點都不陌生了哦~~靠近開齋節,駕車經過路邊,時常都看到有馬來同胞在燒竹筒飯。沒嘗過的朋友,肯定不明白竹筒飯到底有何特別,心裡肯定會os說只不過是普通的pulut/糯米飯罷了~但,吃了後,才發現飯里飄著淡淡的竹筒香味,是跟蒸煮出來的糯米飯有不同的口感的,再配上rendang雞,簡直是無話可說!!!那竹筒香味簡直勾魂~

2.仁當/rendang

愛吃娘惹菜的朋友們肯定對這一美食不陌生了!!濃郁的咖喱味完完全全參透在煮爛的雞肉或牛肉里,wow!!!天下無敵!!不愛吃辣的朋友也肯定愛上它!

3.沙爹/satay

這可是男女老少都愛的美食~別跟我說你沒吃過哦!!!!!我就不多介紹了叻~~~~沒吃過的大馬人,可以去撞牆!哈哈。。看玩笑的~

4.馬來Laksa

馬來laksa跟華人煮的laksa有很大的區別~馬來laksa比較趨向咸和辣,而華人的比較酸和辣~馬來laksa會比較沒有那麼嗆,而且比較順口(因為魚肉和魚骨都攪碎了)。不大能吃辣的可以try看~這可是每一戶馬來家庭開齋節必備的美食之一~~

5.馬來麻糬—Dodol

開齋節如果沒有Dodol那還叫開齋節嗎?Dodol製作過程非常費功夫,把米、椰糖和椰漿混合之後放在在爐子上不停地攪拌5、6個小時,直到黃褐色褐色溶液變得像麻糬般粘稠均勻、滿屋飄著濃濃香味才算成功。由於工序費時費力,因此在馬來傳統社會,鄰里之間常會互相幫助,聯合起來輪流攪拌、製作Dodol,無形中也強化了鄰里關係。在經歷一個月的齋戒月之後,一起坐下來吃香甜濃郁、口感又Q又軟的Dodol也體現了親善和諧精神!Dodol有不同的口味,有榴槤、椰糖還有pandan口味,小編個人比較喜歡吃pandan口味,很香!

6.馬來千層糕—Kuih Lapis

Kuih Lapis也是常見的馬來糕點之一(嚴格說是娘惹糕),製作過程中會加入班蘭葉汁,因此咬入口中口感像九層高但卻會帶著淡淡的班蘭香味,令人回味!而製作這種糕點非常費力,Lapis顧名思義這糕點的美味就是一層層堆疊起來的,從最底層開始一層層慢慢往上蒸,蒸到溶液一開始凝結,就馬上淋上另一層,火候的拿捏非常困難。因此如果在攤上見到此種糕點,勢必要買些嘗一嘗!

7.班蘭椰絲卷—Kuih Dadar

kuih dadar很多華人都愛吃,單看淡青色的麵皮就已經讓人食指大動!這糕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淡綠色麵皮包裹著以椰糖熬煮後的椰絲,一口咬下軟軟的麵皮透出淡淡班蘭香,襯托著內里香甜的椰絲,兩味互相混合在口中蔓延,一口一口吃下越嚼越香!不過市面上很多賣家為了讓糕點色澤鮮艷會添加過多的色素,外表呈現出很不自然的青綠色;而班蘭液製作的麵皮則是呈淡綠色,購買時需慎選。

8.咸絲班蘭糕—kuih puteri ayu

Puteri ayu除了蓬鬆軟嫩的口感令人回味無窮,吃進嘴裡也能感受到濃濃鄉情。淡青色鬆軟的身軀上跟著一圈雪白的椰絲,糕體散發出陣陣椰子和班蘭香,puteriayu由椰漿、麵粉、班蘭汁、雞蛋等材料,再加上跟鹽巴混合的咸椰絲製成,用料、做法簡單,但鬆軟綿密的口感甜度適中,再搭配上微鹹的椰絲,一次把整顆糕點放入口中細嚼,萬般滋味盡在「舌頭。

9.蔥蔬蝦球—Cucur Bawang/Cucur Udang

蔥蔬蝦球味道非常好,堪稱蝦球界的「撒尿牛丸」。Cucur是馬來同胞居家小吃,口感與華人的蝦餅滿類似,cucur同樣是麵糊混合小蔥頭(cucur bawang)、蝦子(cucur udang)與各種蔬菜油炸而成,只是cucur 呈圓球狀,口感蓬鬆中帶點彈牙的嚼勁,是一種馬來人的咸糕點。這種糕點通常售價便宜、或在家就可輕易自製,蘸著辣椒醬或泰式酸辣醬吃起來更是味道絕佳!

10.鄉村甜甜圈—Kuih Gelang

吃慣名牌甜甜圈,偶爾吃一下陽春版的也不錯,或許你會因此愛上它!

這也是馬來同胞的著名糕點之一,雖然樣子與洋式甜甜圈很像,但Kuih Gelang形狀較小,不像甜甜圈般蓬鬆,因此口感更偏紮實;而外層也不像甜甜圈般撒上糖霜,取而代之的是在剛出爐就先撒上一層白糖,糕點冷卻後白糖會凝結成一層白色的糖衣,雖然賣相不比甜甜圈,但吃起來的滋味卻非常討喜!

來源:大馬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4562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