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肉骨茶的做法

miaolee| 2015-07-11| 檢舉

三種肉骨茶的做法

肉骨茶

肉骨茶(馬來語:Bak-Kut-Teh)發源於馬來西亞,最初是庶民飲食,相傳是南洋一位錫礦場老闆體恤積勞成疾的華人礦工,熬了一鍋藥材骨頭湯讓員工驅寒,這湯因美味滋補很快在勞工間流傳開來。後經過改良,現已成為東南亞以至亞洲各個階層都喜愛的美食。

簡介

馬來西亞菜

用料

豬肋排 500克

大蒜 5瓣

肉骨茶料包 1小袋

生抽 1湯匙

老抽 1茶匙

料酒 1/2湯匙

蚝油 1/2湯匙

鹽 1/4茶匙

白鬍椒粉 適量

肉骨茶的做法

1 豬肋排剁成小塊並用清水洗凈後備用

2 鍋中放入清水,放入豬肋排,大火燒開,撇乾淨浮沫後將肋排撈出備用

3 另起鍋,倒入清水,大火燒開,把剛才焯燙好的排骨放入鍋中,如果還有浮沫繼續撇乾淨

4 再放入1小包肉骨茶料包,大火煮2分鐘,然後調入生抽、老抽、蚝油、料酒,大火煮5分鐘

5 然後放入大蒜,改小火慢燉1個小時

6 小時後調入鹽和白鬍椒粉即可

小貼士

1.排骨第二次次下鍋時如果有浮沫一定要撇乾淨。

2.最後的白鬍椒粉根據個人情況加入,也可以不加的。

Bak-Kut-Teh 新加坡肉骨茶

簡介

去年一月份一個人去了新加坡。一個人旅行有一點很糟,就是我這種走到哪吃到哪的人,菜式點不多。但好事是,肉骨茶似乎完全就是為一個人設計的,一大碗湯,兩三條肉骨,一碟油條,一碟指天椒醬油,一碟小鹹菜,一碗米飯,一杯好茶,一頓飯就圓滿了。最誇張是一天吃了兩頓肉骨茶以後,半夜在酒店覺得好餓好無聊,出去走著走著看見賣肉骨茶的攤檔,結果坐下來又吃了一頓。吃完以後感嘆連路邊攤的都好吃是要怎麼破!/(ㄒoㄒ)/~~

回到雪梨以後去過一些東南亞餐廳嘗試肉骨茶,做肉骨茶的本就不多,大概也是賺不到什麼錢,而且味道都和在新加坡吃到的不一樣。後來就去亞洲超市找新加坡肉骨茶的料包,第一次做的時候煮到一半,聞到那個香味就激動得快哭了!媽媽(我媽在國內打了個噴嚏。。。)!!!就!是!這!個!味!兒!!(已瘋)

從此以後,家中常備這種肉骨茶料包。做起來很方便,也不是很費時間。我很少在冰箱囤剩菜剩飯,但這湯是例外,晚上下了晚課回家,把前一天晚上煮好的肉骨茶拿出來叮一下,再一碗米飯,老師和論文什麼的都去死了(╯▽╰)

螢藺的廚房 螢藺

用料

肉排 800g-1kg

大蒜 一整頭

新加坡肉骨茶料包 1包

醬油 可選

小紅辣椒 可選

Bak-Kut-Teh 新加坡肉骨茶的做法

1 肉排洗凈切塊,大蒜剝開分成一粒粒,可以留下最後一層蒜皮

2 湯鍋放肉排,倒入清水,水量最起碼要沒過肉排,煮開後把浮沫都撇乾淨,水蒸發過多或者撇去過多時可以加入剛煮開的熱水。

3 轉小火,加入肉骨茶料包,我用的是右圖這種(圖片來自google)。蓋上鍋蓋煮40分鐘左右。

Bak-Kut-Teh 新加坡肉骨茶的做法 步驟3

4 把蒜粒放進鍋里,蓋上蓋子繼續煮20分鐘左右即可。

5 喜歡蘸料的可以倒一小碟口味偏甜一些的醬油,將小紅辣椒切成辣椒圈圈,蒜瓣切成碎末,放到醬油里。

小貼士

肉排可以選擇長條的肋排,也可以選擇仔排,隨你喜歡,但要選肉比較厚的排骨。一定要用小火燉,大火只會讓肉質變老,小火慢燉才會使肉變得酥軟。

喜歡的話還可以在裡面加香菇、青菜和切對半的油豆腐泡。

肉骨茶料包不局限於我用的這種,我只是覺得這種比較對我的口味,和我在新加坡吃到的非常相似,大家也可以嘗試其他品牌。一般用料包是不需要加鹽的,因為裡面本來就放了鹽,具體請參考料包背後的說明。出鍋前可以試一下味道,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鹽或胡椒。

個人覺得肉骨茶湯非常的好喝,喜歡喝湯的可以多加一些水。

關火之後如果湯沒有都盛出來,不要把料包留在鍋里,料包里的中藥材泡久了會讓湯變苦。

如果你有油條,我必須要在這裡跪拜你!你太牛逼了!我也想要油條 (¯﹃¯)。。。油條剪成小段,泡著肉骨茶的湯吃,肉排撈起來,蘸著醬油就飯吃,不喜歡吃辣的可以跳過小紅辣椒。在新加坡吃的時候一般會給一碟酸酸的小鹹菜,和肉非常配,到現在我還沒找到類似品種,知道的人要告訴我哦~

健脾除濕的馬來西亞肉骨茶

簡介

肉骨茶Bak-Kut-Teh (福建語) 是南洋美食之一,是一道以豬肉和豬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底。

相傳華人初來南洋創業時,生活條件很差,由於不適應濕熱的氣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風濕病。為了治病祛寒,先賢用了各種藥材,包括當歸、枸杞、黨參等來煮藥,但是,因忌諱而將藥稱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將豬骨放入了「茶湯」里,沒想到這「茶湯」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風味獨特. 後來,人們特地調整煮茶的配料,經過不斷地改進,就成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雖然肉骨茶名為「茶」,不過,卻是一道排骨藥膳湯,湯料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反而是以排骨,搭配當歸、枸杞、玉竹、黨參、桂皮、甘草等多種滋補身體的中藥材,熬煮多個小時的濃湯。肉骨茶通常伴白飯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以醬油、碎紅椒和蒜蓉一起調味。 在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點菜式。

這份藥膳湯因為有排濕毒的功效,所以很適合體內濕氣重的人士。

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濕邪的侵襲。

用料

排骨 1000克

龍骨或豬蹄 500克

蒜 1頭

鹽 適量

料酒 50ml

玉竹

川芎

黨參

當歸

枸杞

桂皮

八角

甘草

黑棗

健脾除濕的馬來西亞肉骨茶的做法

1 將排骨、龍骨入冷水,水要全部沒過,大火將水燒開後,再煮3分鐘,然後撈出沖凈浮末。

2 燉湯煲中添水,放入燉湯的所有的調味料,大火將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半個小時,然後放入之前汆燙好的骨頭,小火煮60分鐘。

3 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調味,再煮30分鐘即可。建議鹽不必放太多,可以出鍋後再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另外,排骨吃時需要搭配蘸料,建議用生抽、陳醋、辣椒油、蒜蓉,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成蘸料即可。

小貼士

1、這次做的湯是純骨頭湯,其實還可以加油豆腐、蘑菇、青菜等,看你自己發揮吧。

2、據說老饕們都是配油條吃的,可惜現在的油條不敢買,自己又不會做,自己會做的同學們自己動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4448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