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 燙種、湯種、中種法介紹

| 2015-06-18| 檢舉

燙種法:

燙種法是在面團中加入熟麵糊,能夠提高麵包的持水量、使麵包氣泡細化;麵包倍加柔軟,保濕時間極大地延長。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

65度湯種法是燙種法的改良法,即為將麵粉加水後加熱至65度,使澱粉糊化,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因為澱粉被糊化後吸水量增多,另外一般湯種麵包都是高溫快速烘烤,所以烤出來的麵包才特別柔軟有彈性。

原料: 高筋麵粉75克、糖6克、熱水60克、黃油30克

做法: 黃油切小塊,加入熱水煮至沸騰,再加入高筋麵粉和糖,攪拌均勻,揉成團,涼後包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8-24小時

湯種法:

湯種【高筋粉:水=1:5】:32%

製作:小火加熱攪拌成糊狀,放涼,蓋上保鮮膜冷藏12到24小時。

高筋粉100%,奶粉5.2%,細砂糖18%,鹽1.5%,酵母1.5%,雞蛋10.5%,水28%,

黃油10%

除黃油以外的材料攪拌成團,加入黃油繼續揉至光滑有薄膜,28度下發酵至2倍大。排氣,分割滾圓,鬆弛10到15分鍾,整形,38度下發酵45分鍾,烤製

手工面團在揉製的過程。如果揉了55到60分鍾,面團依然比較粘的話,可以把面放放到溫暖處發酵到2倍大。取出,面團如果很粘,可加少許幹麵粉當手粉,或者拍扁,入冷凍室20分鍾稍微凍硬。在拿出來分割整形。

中種法:

中種面團:1)高筋粉70%。酵母1%,糖2%,水42%

攪拌成團,26度的條件下發酵3到4小時,也可冷藏發酵17小時。

主面團:1)高筋粉30%,糖18%,鹽1%,奶粉4%,雞蛋8%,酵母1%。水8%,

黃油8%

除黃油外的材料,中種撕成片,加入主面團材料揉成團,加入黃油繼續揉至光滑擴展。發酵30分鍾,分割滾圓,鬆弛15分鍾,整形,38度下發酵45分鍾,入烤箱烤製。

關於中種法的筆記 :冬天更適合做麵包的理論依據

面種溫度 種面發酵時間

5℃ 15-18小時

10℃ 10-11小時

15℃ 7-8小時

20℃ 4-5小時

25℃ 120-15分鍾

30℃ 60-80分鍾

35℃ 30-40分鍾

備註:

1、5-15℃屬低溫發酵法。(最佳)冬天不必進冰箱,室溫即可達到最佳效果

2、20-25℃屬中溫發酵法。(尚可)

3、30-35℃屬高溫發酵法。(最差)

4、第二次攪拌水溫:

冬天低溫以酵法必需用溫水在40-60℃操作。

夏天低溫以酵法製水溫在5-10℃操作,夏天高溫發酵第二次水溫,必需全部用碎冰攪拌面團。

中種法的發酵; 中種面團攪拌均勻之後應該用一個不鏽鋼桶或是塑料桶裝起來。最好是蓋上蓋子。

中種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面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他部分混合攪拌形成製作麵包的面團。因為酵母最怕糖,鹽,油脂。因次中種法能使酵母在第一次面種中發酵良好,使水份完全滲透於麵粉, 使其水含量增加,經過第二次攪拌後,把氣泡全打掉,達到柔軟、組織細密效果。

用中種法製作麵包,種面的溫度環境非常重要,發酵時間過頭或不足都不能製作好吃的麵包,時間溫度是最關鍵。

中種法面團最後醒發較快,體積大,柔軟,老化慢,不論製作者技術都可以整出好麵包,而且面團溫度,發酵管理可以很彈性。

但缺點在於過份發酵面團會有酸味,小麥香亦流失,因為中種面團水含量較大,分割後很難整形,而且時間上沒有直接法那麽快,也比較麻煩。

總之選用中種法製作有其好處?,也有其缺點,我個人覺得,自己在家做東西吃,就要花點時間,畢竟自己吃而中種法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在最後醒發比較快,比直接法縮短一半時間。出來麵包體積比直接法麵包要大。這就是我的感覺,其實我也想做隔夜中種,但考慮到冰箱沒有太多空間存放,所以放棄, 我一直都用現打中種法,而做隔夜中種口感會更好要知道酵母活力很強經過一夜,面團也會膨脹, 所以做隔夜中種有幾個注意點;

【1】 種面需要用體積大。密封容器裝,以免面團經過一夜膨漲到處都是。

【2】 隔夜種面酵母只需加原配方一半,若配方中有蛋也要減半,蛋白質有助於酵母醒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4014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