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很多人開始喜愛上,西式早餐的搭配,相對牛奶麵包,我們中國也有一道,堪稱經典的,傳統早餐小吃,「油條加豆漿」。特別是對於老輩人而言,更是愛得要命。
尤其是北方人,早餐基本上,都是油條、包子、胡辣湯,特別是油條,經過油炸後吃起來非常的酥脆,再加上其獨特的香味,能夠成為早餐主食,也就不足為奇了。

做油條,相對複雜一點,所以很多人也為了省事,基本上都是,在小吃攤上購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飲食觀也在逐漸的在發生轉變,除吃飽吃好之外,還要吃的營養健康。近年來各種關於小吃店的一些新聞,也不斷的爆出,什麼使用地溝油、在炸油條的面里,加明礬、洗衣粉比比皆是,雖然現在很多商家打著,不含任何添加劑口號,但事實是無從考察的。所以想要吃的,營養又健康,還是自己動手最放心。

很多家庭應該,都嘗試過炸油條,但想要做的,又松、又脆、有黃、又香,還是需要下點功夫的,想必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炸油條時,要把兩條摞在一起,用筷子按壓一下,其實這樣做是有一定的原理的,由於油溫高,下入油條後,表面會立刻變硬,油條也不在膨脹,採用這個方法,可以使結合的地方不接觸熱油,從而達到持續膨脹的效果。
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個,家常做法,不加明礬,油條照樣,蓬鬆酥脆,簡單好吃又放心。
【炸油條】
準備食材:麵粉500克、雞蛋1個、無鋁泡打粉5克、小蘇打3克、食鹽5克。
【烹飪方法】
1.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面盆,倒入麵粉,打入雞蛋、放入泡打粉、小蘇打、食鹽,然後攪拌混合均勻。

2.然後加入清水,要少量多次的添加,每次把麵粉抓勻後,再加下一次,直到沒有,乾麵粉為止。

3.反覆的揉搓,把麵糰揉至表面光滑不沾手後,蓋上保鮮膜,發酵30分鐘。

4.半個小時後,麵糰已經發酵完成,取出麵糰在案板上,揉搓成長條,然後用擀麵杖擀成長條形狀,用刀切成2厘米寬的長條。

5.然後在生胚上,塗上清水,再把兩塊生胚疊放在一起,用筷子從中間按壓一下,力度不要過大,能粘連在一起即可。

6.鍋內燒油,油溫燒到3成熱,大概170度左右,保持中火,拿起油條生胚,向外拉升一點,然後輕輕地捏著兩頭,放入油鍋中。

7.油條浮起後,快速的翻面,讓油條在油鍋里,滾動受熱均勻,炸出的油條,好不好看,這一步尤為關鍵。

喜歡口感較脆一點的,可以多炸一會,把表面炸制金黃色後,既可以出鍋了。
小貼士:
1.由於現在天比較熱,所以發酵的時間比較短,一般要多發酵一會,這樣炸出的油條,才會更蓬鬆。
2.雖然自己做的衛生方面不用擔心,但油條畢竟是,油炸食品,吃多了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壞處的,所以要少吃,最好一周不要超過三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