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Wong Si ...| 2019-04-30| 檢舉

一、雙色蝴蝶卷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

南瓜麵糰:南瓜120克,麵粉200克,酵母粉3克

白麵糰 :麵粉200克,溫水100克,酵母粉3克

做法:

1、南瓜去皮切成薄片,上鍋蒸至軟爛後,搗成泥

2、南瓜泥和麵粉混合,倒入酵母粉

3、揉成南瓜麵糰,放入容器中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兩倍大

4、同時將白麵糰揉好,同時發酵至兩倍大

備註:南瓜泥的含水量不一樣,最好把南瓜泥擠去一些水分,否則水量會太多,很難揉成麵糰。

二、雜糧豆包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雜糧粉共150克,麵粉150克,乾酵母粉4克,溫水約160-170ML,豆餡約200克

這裡使用了7種雜糧粉,可以自己調整,放幾種都行,總量不超過麵粉即可。

用到的是:蕎麥粉,黑芝麻粉,黃豆粉,高粱粉,小米麵,薏米粉,莜麥面

做法:

1、將雜糧粉、麵粉和乾酵母粉混合

2、倒入溫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3、用手揉面,揉至麵糰表面光滑

4、麵糰放到容器中蓋好蓋子,或表面蓋上潮濕的屜布,放在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時間長短隨環境溫度高低不等,雜糧較難發酵,可適當延長時間

5、發酵好後,將麵糰放在案板上,再反覆揉一會

6、將揉好的麵糰分成50克1份,豆餡分成35克1份,滾成球狀

7、麵糰壓成圓餅,包入豆餡,再將收口收緊,團成圓形

8、做好的豆包坯放入鍋中,表面蓋上濕布,繼續發酵20-30分鐘,使生坯漲大

9、發至輕輕按壓表皮,有彈性即可

10、大火燒開蒸鍋內的水,轉中火蒸約15-18分鐘即可,關火後燜約3分鐘後再開蓋

三、韭菜蛋餅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韭菜1把,雞蛋2個

做法:

1、韭菜洗凈切碎,雞蛋加少許鹽打散成蛋液

2、平底鍋燒熱轉小火,倒入少許油,轉動鍋讓油薄薄地鋪滿鍋底

3、倒入雞蛋液,攤開成圓形的蛋餅狀

4、隨後將韭菜撒在還未凝固的蛋液上

5、待蛋餅底部凝固,整個蛋餅可以在鍋內移動時,將蛋餅翻個面

6、再煎約一分鐘即可出鍋

四、香椿炒蛋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香椿芽,雞蛋

做法:

1、香椿芽洗凈後,燒開水,水開後將香椿芽放入,焯1-2分鐘後將香椿撈出,瀝去水分攤開晾涼

2、準備好食品袋,放入焯好的香椿,再將袋子包起來,放入冰箱冷凍室即可

3、吃的時候提前取出化凍後,即可烹調

五、牛奶煮炒米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牛奶1杯,清水1杯,炒米小半碗,白糖適量

註:炒米可以購買現成炒好的黃米、糜子。如果沒有,則可以自己買來生黃米,洗凈後放入干鍋中小火炒熟

做法:

1、將清水倒入鍋中,煮開至沸騰

2、水煮開後,將牛奶倒入,攪勻

3、隨後倒入炒米,攪拌勻,略煮一會

4、最後將白糖倒入,攪拌均勻即可

六、馬齒莧餃子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

內餡:馬齒莧,干黑木耳,干香菇,干黃花

麵糰:高筋麵粉(或餃子粉),小米麵,蕎麥麵(高筋粉和雜糧粉的比例為5:1)

做法:

1、將麵粉混合好,倒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表面蓋上潮濕的布,放置一會

2、準備餡料:將馬齒莧洗凈,放入沸水不焯燙一下撈出,擠干水分

3、再將馬齒莧切碎

4、干木耳、干香菇、干黃花分別用水泡發後,擠干水分,切碎

5、四種餡料混合,加入鹽、香油、一點點醬油攪拌勻

6、餳好的麵糰揉勻,切成小劑子,擀皮,包餃子即可

7、煮餃子,鍋中水開後,在鍋里加一點鹽,下餃子,鍋中水再次開後,加入一小碗水,再一次煮開就可以了,素餡餃子很好熟

七、西紅柿雞蛋鍋貼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餃子皮,西紅柿,雞蛋,鮮蝦仁,豌豆

做法:

1、餃子皮的做法在這裡:瓜皮餃子,或者用燙麵做法:鮮蝦雞蛋卷

2、先將西紅柿擠去汁:參見番茄汁,擠去汁的西紅柿果肉基本已經軟爛,不用再切就可以使用

3、雞蛋打散炒熟後切碎,蝦仁洗凈切成丁,豌豆洗凈

4、把全部材料混合,加入少許蔥碎、鹽、香油攪拌均勻,餡就做好了

5、將餡盛一些放到餃子皮中間

6、將上下部分的麵皮捏緊,做成不封的餃子。直接包成餃子也可以

7、平底鍋燒熱,在鍋底抹一層油,將鍋貼擺入,蓋上鍋蓋小火煎2-3分鐘,待麵皮將熟、底部有些焦黃時,倒入少許清水,再蓋上蓋子,煎至底部焦黃,鍋中水分消失即可

八、奶香饅頭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麵粉400克,茯苓粉100克,牛奶280ML,酵母粉10克,葡萄乾、蔓越莓干適量

做法:

1、將麵粉、茯苓粉、酵母粉混合,倒入牛奶

2、先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反覆揉勻成光滑的麵糰

3、放入容器中,蓋好蓋子,在溫暖處發酵約40分鐘至兩倍大

4、發酵好的麵糰放到案板上再反覆揉一會,然後分成兩份

5、取一份麵糰,將葡萄乾與麵糰揉到一起,揉勻

6、將揉好的麵糰分成小份,整形成饅頭狀,未加葡萄乾的一份麵糰也同樣操作

7、饅頭坯之間留出一些距離,表面蓋上潮濕的屜布,繼續發酵約20-30分鐘,輕輕按壓表面有彈性即可

8、將發酵好的饅頭生坯放入蒸鍋內,留出距離

9、鍋蓋蓋好,大火燒開蒸鍋內的水後,轉中火蒸20分鐘。關火後,放置3-5分鐘再打開蓋子

九、白菜丁包子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主料:豬肉餡150克,白菜幫150克,自發粉200克,清水130克,蛋清半個。

調料:料酒1大勺,鹽1小勺,生抽1大勺,雞精1小勺,十三香適量,大蔥10克,生薑5克,香油1大勺,植物油適量。

麵粉水:麵粉24克,水480克。

製作步驟:

準備工作:蔥姜切碎末,白菜幫切小丁。

做法:

1. 用溫水和面,放在溫暖處發酵到2倍大。

2. 豬肉餡里放入半個蛋清順著一個方向拌勻。

3. 放入料酒、生抽、鹽,雞精、十三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到粘稠起膠。

4. 放入蔥姜,倒入香油和植物油,放白菜丁拌勻。

5. 案板上撒少許麵粉,把發酵好的麵糰揉勻,搓成條。

6. 再揪成劑子,按扁。

7. 擀成麵皮。

8. 包入餡料,順著一個方向捏好褶子。包子蓋上濕布,餳發10分鐘。

9. 鍋里放入植物油,中火,把包子挨排放入煎到底部出硬殼。

10. 倒入調好的麵粉水,水沒過包子的一半,蓋上鍋蓋,中火煎到水干為止。

11. 煎好的包子用一個盤子扣在包子上,倒扣出鍋。

十、蛋黃羹

上學時奶奶常做的十種溫馨早餐,回憶起來,幸福滿滿

材料:蛋黃、奶粉、

做法:

1)蛋黃兩個,跟蛋清分開,放在小蒸碗里。

2)按照每個蛋黃加2大匙(大約30毫升)涼開水(或者奶粉,或者母乳,或者清高湯)的比例,攪勻,講究的話,用篩子過濾一遍,除掉小泡泡,我沒給過濾,直接蒸也挺好。把蒸碗放在蒸鍋的屜上

3)蓋上蒸碗的蓋子。如果沒有這種帶蓋子的蒸碗的話,就在碗上倒扣一個小碟子也成。這樣蒸出的蛋羹滑嫩如布丁,即使忘記時間,蒸的久一點也不會蒸老。

4)蓋上鍋蓋,上屜蒸熟,大約15分鐘左右即可。用無水鍋的話,就開中火,看到冒氣後轉小火,也蒸大約15分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20551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