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最饞這個菜,5元一斤,買一個吃3頓,變著花樣總也吃不膩
芋頭有很多品種,尤其以桂林產的荔浦芋頭更為著名,想必這是跟當年風靡大街小巷的《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有關吧。
自從這部劇熱播之後,在北京的菜市場上就出現了大塊頭的荔浦芋頭。
第一次見到它們,真是被驚住了。因為以前我們只見過吃過鴨蛋大小的芋頭。
但是自從吃過一次之後,就真的愛上了這個大「傢伙」。
秋冬季是荔浦芋頭豐收的季節,但因為保存方法好,即使在開春甚至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錯的芋頭。

荔浦芋頭有「皇室貢品」之稱,肉質細膩,具有特殊的風味,且營養豐富,含有精蛋白、澱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多種成分;還具有補氣養腎、健脾胃、烏髮等功效,既是製作小吃點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補身體的營養佳品。
荔浦芋頭外觀粗糙呈棕色,切開後裡面布滿了小紅筋,重量可達到5、6斤,一個芋頭可以分成3、4頓來吃,做法很多,既可做成芋頭扣肉,又能與排骨同燉,還用做成各種丸子煎煮食用,真是燜燉煮炒各有不同風味。

小區周末有個小市集賣菜賣水果和農副產品,這對平時忙於上班而沒時間逛市場的人來說可真是福音了,在這裡既能體驗到菜市場的煙火氣息,又能買到質量高的好東西。
我媽也去湊熱鬧轉了一圈,拎了個荔浦芋頭回來了。
老公一看這大芋頭,眼睛都亮了,一連串給我說了好幾種用芋頭做的美食。他是江西人,家鄉也盛產芋頭,要說是吃著芋頭長大的一點不為過。
今天的芋頭糕也是在他強烈要求和指導下做出來的,外皮酥脆咔咔響,內部又柔軟有點彈口,煎了兩鍋。
第一鍋出來後切塊,大家手捏著吃了好幾塊。
晚上又用它燴了一大鍋酸辣芋糕當主食,簡直太滿足了!

【香煎芋頭糕】
材料:
荔浦芋頭1000克,粘米粉200克,土豆澱粉200克,鹽10克,水適量,油適量
製作過程:
1. 荔浦芋頭清洗乾淨,粘米粉、土豆澱粉準備好;粘米粉就是大米粉,可以用現成的,也可以用破壁料理機打粉過篩後使用;兩種粉也可以用紅薯粉代替,會有不同的口感;粉類起到粘合的作用;

2. 粘米粉和土豆澱粉同入盆中,逐量加入涼水,調成稠糊狀;

3. 荔浦芋頭削掉外皮,因為個頭比較大,我切成3塊好用手抓取;

4. 用擦絲器擦成粗絲,如果刀功好,手切細絲也是沒有問題的;

5. 將芋頭絲倒入米糊中,加適量鹽,混合均勻;芋頭絲和粉類沒有固定的比例,多點少點都可以;

6. 煎鍋中倒少許油,先用3檔(中檔火力)加熱,不粘煎鍋的好處就是只需放少量油就能做出漂亮的食物;

7. 油略微有點熱時將芋絲糊糊倒入煎盤中,厚度有一拇指厚,表面用鏟子攤平;

8. 蓋上蓋子,用3檔(中檔火力)加熱;

9. 待上部定型沒有稀糊狀,且聽到底部有「嗞嗞」響時,將芋頭糕翻面,再從鍋邊淋入少許油,使另一面也能煎出漂亮的顏色;中途 翻身一次,使兩面的顏色金黃,表皮酥脆;用同樣的方法將剩下的芋絲糊糊完成;可切塊直接食用,也可切粗條與蔬菜同炒,還可以打火鍋、煮湯食用。

【蘋果叨叨叨】
1. 我的芋頭糕是煎出來而不是蒸出來的,所以糊糊調得略稀一些,這樣在煎制過程中不會因為失水過多而變干;
2. 我用的多功能鍋受熱比較均勻,所以全程用的3檔,兩面金黃酥脆而中間還是軟的;如果用普通的煎鍋在明火上煎,一定要用中小火全程看管一下,以防底部被煎糊;
3. 煎好的芋頭糕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吃時再重新加熱,可恢復剛出鍋時的口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