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面對這些藝術品,都不忍心下口了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日本人對於季節變化的敏感和細膩,不僅體現在詩歌風景上,也反映在飲食文化中。走進京都街頭的百年老鋪,一枚枚充滿詩意的和果子,集唯美優雅於一身,讓人不忍下口。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山口富藏在《京菓子的世界》里說「季節是和果子的生命」。從一枚小小的和果子,方能窺探日本人對於食物的精緻追求。春季將飄灑的櫻花花瓣揉進櫻花餅中、夏天來一碗清爽解暑的水羊羹、秋日模仿紅葉製成的栗子饅頭,寒冬時熱騰騰的白玉善哉……日本人把季節變幻融入方寸之間,譜寫出一首首美妙的四季風物詩。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和果子,日語寫作和菓子(わがし),「和」意指日本,「菓子」乃糕點之意,是日式糕點的統稱。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唐朝,當時的日本遣唐使回國時,帶回了「唐果子」(唐朝糕點)和飲茶文化。這種用麵粉裹住食物煎炸的點心深受貴族階層喜愛,海上貿易也使得各類國外點心(如長崎蛋糕、菠蘿包等)遠赴重洋來到日本,加速了和果子的發展。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日式糕點經過了中國的「唐果子」、葡萄牙的「南蠻果子」、美國的「西洋果子」的衝擊與影響,與本土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今日種類繁多的和果子。

根據水分含量,和果子大致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和乾果子。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生果子又名「上升果子」或者「朝果子」,指早上製作的糕點,含水量在30%以上。為了保證口感,保質期通常非常短,常見的有大福、草餅、蕨餅、羊羹等。 半生果子含水量在10%-30%,以銅鑼燒、鯛魚燒、柏餅、大福為代表。 乾果子含水量在10%以下,糖粉比例較大,保存時間也相對較長,如日式煎餅、金平糖、落雁等。

百年老鋪都喜歡往京都擠,和果子也不例外。像是鍵善良房、俵屋吉富、七條甘春堂、一和,都堅守著上一輩的傳統與優雅,將和果子文化發揚光大。店家從詩歌中截取辭藻為和果子命名:手摺櫻、綺羅、夕顏、若新……充滿詩意的名字令人無限遐想。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春天的櫻花,夏日的富士山都能作為和果子的主題)

雖然和果子用到的食材較少,製作時間較短,但它從日本的自然美景、文學、歷史中汲取靈感。小巧的點心中表現了抽象的禪意,四季流轉,實乃深奧。

常見的和果子

羊羹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羊羹起源於中國,據說是室町時代,戒吃葷食的日本僧人在中國看到羊肉燉湯,於是用紅豆、葛粉、糯米粉等模擬成果凍狀的糕點。夏目漱石曾在《草枕》中寫道:「在所有糕餅中,我最愛羊羹。即便是並不想吃,光是那表面光滑、緻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樣,怎麼看都稱得上是一件美術品。」可見羊羹的受歡迎。

鯛魚燒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雖然名字里有魚,但鯛魚燒里可沒有魚。鯛魚燒屬於生果子的一種,以小麥粉為餅皮,裡面包裹著紅豆餡或是奶油。這幾年,日本人還開發出了冰激凌、培根土豆、芝士等另類口味。

柏餅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柏餅是一種用粳米粉製成的扁圓形米糕,包裹著槲樹的葉子,是日本人在男孩節食用的點心。原型是中國的粽子,平安時代傳入日本。由於槲櫟葉在新芽生出前,老葉不會掉落,有「子孫繁榮」的意象。

糰子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糰子的口感介於湯圓和芋圓之間,根據場合不同,也會有相應的口味變化。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御手洗糰子」,也叫醬油糰子,是夏日祭典的經典小吃。包裹著帶有砂糖和醬油調成的濃稠醬汁,咸甜交錯。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在春天賞櫻時人們會食用三色的花見糰子,秋天賞月時糰子則變成了白白胖胖的模樣。

銅鑼燒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銅鑼燒是多啦A夢最愛的糕點,它的靈魂是作為餡料的紅豆。紅豆餡熬煮是一門學問,光是種類就有細豆沙、粗豆沙、蜜豆、羊羹餡、最中餡等,雖然都是紅豆餡,煮法不同,口感也不盡相同。

金平糖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色彩繽紛的金平糖充滿少女心,顏值爆表。別看金平糖只是小小一粒,製作工藝卻需要14到20天之久。雖然味道就是普通的冰糖味,但為了顏值也值得購入。

大福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材料和麻糬一樣,但口感更Q,外型多為白色。傳統的大福包著紅豆餡(日本人真是非常喜歡紅豆啊)。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近年來則流行裡頭包著新鮮草莓的「草莓大福」,微酸的草莓配上軟糯的麵糰,非常受女生歡迎。

蕨餅

日本的和果子,充滿了東方的禪意與審美情趣,堪稱「點心的傑作」

將蕨類植物的根莖,提煉出的澱粉類物質,加水和砂糖煮熟之後放涼,蘸取黃豆粉來吃。冰冰涼涼的口感非常適合消夏。

縱觀和果子的製作,無非是豆沙、寒天、米粉、糖等不起眼的材料。日本人卻融入了花鳥風月,通過巧手將其轉化為精緻優雅的糕點。與其說是點心,不如說是一件件獨具匠心的藝術品。

(本文圖片來源http://www.zenkaren.net/)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20223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