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域環境
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而食物
通常是外界來了解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
重要途徑之一
美國紐約攝影師Henry Hargreaves聯手食品造型師Caitlin Levin創作出了一組「舌尖上的世界」,並在個人網站上發布了這些作品,用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標誌性食物拼出的地圖。

Hnery說過,食物是連接各地文化的一種紐帶,它們讓我們走到一起,開始交流。我們同樣希望,這些地圖也能做到這一點。」 特定地區的飲食反應了地域文化的複雜性,對異國的探索,常常會因為當地的美食而變得更加有趣。紐約攝影師 Henry Hargreaves 和食物造型師 Caitlin Levin 在旅遊熱情的鼓舞下創作了「食物地圖」——將地圖和最能代表當地的食物結合起來。
作為一個吃貨,你更想去哪裡呢?

中國美食地圖 (麵條,我大國只放了麵食?這樣下去,四大菜系可以拍一張,甜點拍一張,麵食拍一張,咱們麵食的種類多到你想不到好嘛!)

澳大利亞(蝦子?拜託,澳洲海產那麼多~)

法國(芝士,小編也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藍紋芝士~)

非洲(香蕉)

美國(玉米,話說他們兇殘到給牛的飼料也是玉米~)

南美洲(柑橘類水果)

日本(海藻類)

紐西蘭(必須是大名頂頂的KIWI,奇異果啦)

義大利(西紅柿哇,意面標配,味道槓槓滴~)

印度(各種香料有木有,其實這張圖的味道也是可以切實聞到的,前提是你得找個印度人)

英國(小餅乾~話說英國有美食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