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Wong Si ...| 2018-11-15| 檢舉

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10道私藏食譜分享與你~時至冬令,進補頗有講究:西北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牛、羊、狗肉等大溫大熱之品;長江以南地帶較為溫暖,宜進補雞、鴨、魚類等清補甘溫之味;高原山區氣候乾燥,宜進補果蔬、冰糖等甘潤生津之品。這裡分享一些私藏進補食譜,希望對各位秋冬進補有所幫助。

01 生薑大棗牛肉湯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冬令進補前,最好選用紅棗燉牛肉,也可煮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節脾胃功能。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用水牛肉或者黃牛肉。相比較而言,黃牛肉補氣血、強筋骨的作用更強,非常適合有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平時有體虛乏力等氣虛症狀的人也可以多吃黃牛肉。不過黃牛肉性偏熱,口舌生瘡、容易過敏的人最好別吃。

食材

鮮牛肉200克、大棗10個、生薑3片、青蔥2根、調味料適量

做法

1、 大棗用冷水浸泡15分鐘,洗盡備用

2、 鍋里加兩碗冷水,煮至約60度時,加入紅棗燒開

3、 文火煮15分鐘後,加入生薑片、鮮牛肉

4、 湯燒開後,加入青蔥、調味料即成,此為一人份的量,多人的話可酌加牛肉、大棗和水

02 當歸生薑羊肉湯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暖宮的當歸,發汗的生薑,和增熱的羊肉,喝下去臉色不再慘白,手腳也不再冰冷了。另外,這道湯還可酌加生黃芪、黨參、陳皮、山藥、白朮等藥材,黃芪補氣益肺、黨參補氣生津、陳皮健脾理氣、山藥健脾補脾陰、白朮健脾補脾氣,都可酌情添加少許。

食材

羊肉500克、當歸20克、生薑30克、黃酒適量、食鹽適量(生黃芪、黨參、陳皮、山藥、白朮等視情況添加少許)

做法

1、 當歸洗凈後用清水浸軟切片,生薑也洗凈切片備用

2、 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後撈出,切片備用(或者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凈切片備用)

3、 將所有食材放入砂鍋,隨個人口味加足量的黃酒,再加清水蓋過食材,旺火燒沸

4、 水沸後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大概2小時左右),再加入食鹽等調味品即可

03 黨參紅棗羊肉湯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羊肉性溫,產熱量多,既可以抵禦風寒,也可以滋補身體,是最佳的冬令食品,深受人們歡迎。這道湯滋補祛寒,湯鮮肉爛,適合一家老小秋冬補益。

食材

羊肉500克、黨參20克、紅棗8個、枸杞適量、生薑1塊、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等適量

做法

1、 羊肉洗凈剁成塊,黨參切段洗凈,紅棗、枸杞泡透,生薑洗凈切片

2、 鍋內加水,待水開時放入羊肉塊,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沖洗乾淨

3、 湯碗內放入羊肉塊、生薑片、黨參段、紅棗、枸杞、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

4、 湯碗注入清水,放入蒸鍋內,蒸2小時即可(湯碗滴入一滴白酒可去膻味,也可使羊肉酥爛得更快)

04 酸蘿蔔老鴨煲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老鴨和蘿蔔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款湯味道香濃醇厚,適合一家人食用,是非常正統的冬季滋補湯。此外,這款湯也可以添加些酸蘿蔔,會更加開胃。

食材

老鴨半隻、白蘿蔔100克、酸蘿蔔50克、蔥3段、姜6片、料酒1湯匙、白糖1湯匙、白鬍椒1茶匙、鹽少許

做法

1、 鴨子洗凈後切成塊,白蘿蔔切成無名指長短的段,酸蘿蔔先用溫水洗一下

2、 湯鍋中放入鴨塊、蔥3段、姜2片,倒入料酒1湯匙,加入清水沒過鴨肉

3、 大火將水燒開,水面出現浮沫後將鴨肉撈出,用清水反覆沖洗乾淨鴨肉

4、 焯燙過的鴨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沒過鴨肉4厘米,用大火將湯汁燒開

5、 大火燒開後放入剩餘的薑片,放入白蘿蔔和酸蘿蔔,改小火,加蓋慢燉40分鐘左右,直到鴨肉酥爛

6、 起鍋前加入白糖1湯匙、白鬍椒1茶匙、鹽少許調味

05 蟲草燉老鴨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蟲草是名貴中藥,主要起滋補作用。蟲草鴨子以小火慢燉,使蟲草有效成分析出,有利於人體吸收。蟲草久燉不爛,口感柔綿,鴨肉軟糯,湯味鮮醇。十分適宜南方冬日進補調理之用。

食材

凈土老鴨1隻、蟲草50克、料酒、薑片、精鹽、味精、蔥花適量

做法

1、 將土老鴨宰殺洗凈,用洗凈的竹籤在鴨脯上插小孔

2、 蟲草加清湯先上籠蒸10分鐘,原汁留用

3、 取一大砂煲,放入老鴨,料酒和薑片,加適量清水,放煲仔爐上大火燒開

4、 水燒開後撇去血沫,用洗凈的竹籤將蟲草往鴨脯上的小孔插進去,再加入蟲草原汁

5、 改小火慢慢煨,燉至老鴨爛熟,撒上蔥花,用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06 香菇麻油雞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香菇麻油雞是台灣地區流行已久的滋補湯方,冬季給老人、小孩及產婦食用都非常有益身體。這道湯方最關鍵的一步是爆老薑,如果缺少了薑汁和麻油的香,這道湯方就失去了靈魂。

食材

整雞1隻、老薑1塊、干香菇適量、低溫榨取的黑麻油3大勺(超市的黑麻油效果會稍微差些)、米酒1瓶、鹽少許

做法

1、 將整雞處理乾淨,去頭去尾,洗凈內臟,切成三四厘米的塊狀(也可以直接買處理好的,方便省事)

2、 干香菇沖洗一下,用清水泡發備用(泡發香菇的水留著煮雞湯)

3、 老薑切成薄片,用3大勺黑麻油小火慢爆,一直爆到薑片兩面都皺起來,呈褐色但不焦黑時才結束(小火慢爆可以讓薑汁溶解在麻油中,增加身體的抗寒能力,達到溫補的療效,反而開大火爆的話薑片容易變焦黑,熬煮湯會導致上火)

4、 薑片爆好後,開大火,將雞肉放入鍋中翻炒,炒到雞肉外皮金黃緊縮,大概六七成熟的時候,再將米酒由鍋的四周往中間淋,淋完一整瓶,再翻炒均勻,讓香氣滲透進每一塊雞肉

5、 雞肉入味後,將原鍋材料移入陶瓷湯鍋中,加入香菇以及泡香菇的水,再加清水略微蓋過雞肉2-3公分(喜歡汁多一點的課酌情增加,總之,水要一次性加足,切忌中途添水)

6、 先開大火,將雞肉和湯煮沸騰後,轉小火,慢慢燉煮1.5小時,再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07 板栗燉烏雞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烏骨雞,甘平,入肺腎,滋陰益氣,能雙補肺腎。板栗,香甜味美,不但是上佳美食,還是益腎宜氣的「補藥」。兩種食物同用,可按秋時補肺,亦為冬季補腎做好準備。

食材

烏骨母雞1隻、鮮板栗10枚、生薑1塊、食鹽少許

做法

1、 將烏骨雞羽毛處理乾淨,去除內臟再洗凈晾乾(也可以直接買處理好的,方便省事)

2、 鮮板栗去殼去皮取栗仁備用,生薑去皮備用

3、 將處理好的烏骨雞和板栗仁放入鍋中,加清水沒過食材以上,放入生薑,加蓋

4、 電燉鍋的話是燉2.5小時,砂鍋的話用小火燜2小時,高壓鍋的話上汽後轉小火燉1小時

5、 起鍋後加少許鹽調味(最好不要放味精)

08 松茸山藥雞湯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這道湯以老母雞搭配松茸、紅棗、當歸,可以強精益腎,味道鮮美可口,極其適合冬季溫補。但是氣足血旺、實火燥熱者慎食,另外,濕熱痰濕體質不宜食用老母雞。

食材

老母雞半隻、凍干松茸10克、鐵棍山藥1根、小紅棗8個、枸杞適量、鹽適量

做法

1、 凍干松茸、紅棗、枸杞先泡水10分鐘備用,鐵棍山藥去皮洗凈切片備用

2、 老母雞買的時候先不斬小塊,買回來先燙一下開水,再洗凈切塊入燉鍋

3、 雞下鍋後再加入處理好的其他食材,加適量清水蓋過食材以上

4、 電燉鍋的話是燉2.5小時,砂鍋的話用小火燜2小時,高壓鍋的話上汽後轉小火燉1小時

5、 最後加鹽調味即可,覺得湯比較油膩的可以在裝碗時把上面的油撇掉

09 核桃紅參燉鷓鴣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核桃有烏髮的作用,紅參是上好的補品,而鷓鴣肉有化痰的功能。這三種食物放在一起燉,有溫肺益氣、補腦益智、補腎固精、養肝烏髮的作用,特別適合現在這個季節補身體。

食材

鷓鴣1隻、豬瘦肉150克、核桃肉80克、紅參5克、生薑3片

做法

1、 鷓鴣宰殺凈切塊,放在有薑片的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凈,豬瘦肉也洗凈切塊

2、 核桃肉洗凈,紅參切片

3、 將所有湯料放入燉盅,加入4碗冷開水,隔水燉3小時,文火慢燉,吃的時候調入適量食鹽

10 黨參淮山豬肚湯

冬令進補有講究,分享10道私藏食譜,助你「補」好這個「冬」

說起豬肚湯,總是心頭一股暖,冬天喝豬肚湯實在太適合了。對於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婦女和孩子,用豬肚燉湯喝還可以起到急補脾胃的作用,對由脾胃不適引發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另外,此款湯水具補氣健脾、溫中暖胃、祛風止痛、增進食慾等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引起的脘腹冷痛、口泛清涎、納食欠佳、大便溏泄者飲用。

食材

豬肚1個,黨參40克,淮山30克,胡椒粒10克,蜜棗15克,食鹽適量,澱粉適量。

做法

1、 把豬肚翻轉過來,用鹽和澱粉搓擦,再用水反覆沖洗幾次

2、 把黨參、淮山、胡椒粒、蜜棗都浸泡後洗凈

3、 砂鍋里放適量清水,大火煮沸

4、 放入全部湯料,再次煮沸,改小火煲2.5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秋冬是一年之中最適合進補的兩個季節啦!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但要提醒大家一句: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進補時,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選擇合適自己的進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9691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