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斗苦瓜鮮蚌湯

原料:
蚌肉400克,楓斗5克,苦瓜50克,姜2片,黃酒4克,清湯200毫升,精鹽 2 克。
製法:
1、蚌肉切片,汆水後洗凈血水,用清水煮3小時至七成熟後,放入盅內。
2、苦瓜去囊,切片,與洗凈的藥材、姜、黃酒和清湯一起注入盅內,加蓋,上籠燉1小時後,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1、胃潰瘍患者、婦女生理期間,不宜食用。
2、蚌肉肉很老,最好用高壓力鍋壓1小時,肉熟後再處理。
營養看台:
本品中的蚌肉,富含高蛋白,且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苦瓜是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的一種,並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功效,加之楓斗的生津止渴功效,從而起到清熱除煩、降壓、利尿、解頭痛的功效。
適合人群:
適用陰虛火旺、肝火頭痛的人群。
白朮黨參燉牛腱

原料:
牛腱150克,白朮2克,黨參3克,白扁豆25克,姜2片,黃酒3克,牛肉粉2克,牛肉清湯200毫升,精鹽2克。
製法:
1、牛腱切塊,汆水後洗凈血水,放入盅內。
2、藥材洗凈,與薑片、黃酒、牛肉粉和牛肉清湯一起注入盅內,加蓋,上籠蒸燉2。5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1、牛肉粉和牛肉清湯大型調料市場有售,家庭中烹調缺此調料,可用雞粉代之,味道稍差點。
2、白扁豆可以先用涼水泡軟,再進蒸廂燉制。
營養看台:
本品選擇了植物性食物中營養價值較高的白扁豆,又選擇了營養豐富的牛腱,葷素搭配,營養合理,還能較好的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黨參與白朮兼屬補氣類藥材,可以達到補中益氣,補脾健脾、燥濕和中的功效。
適合人群:
凡是脾胃氣虛,食少便溏、腹脹體倦的人群可選擇本品進行調理。
歸芪燉魚肚

原料:
黃魚肚200克,當歸5克,黃芪3克,姜2片,黃酒3克,蔥薑汁2克,精鹽2克,高湯200毫升。
製法:
1、油發黃魚肚泡軟後切塊,加蔥薑汁汆水後漂洗,放入盅內。
2、藥材洗凈,與薑片、黃酒、高湯注入盅內,加蓋,上籠蒸燉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此湯需用高湯,因為魚肚,魚翅等高檔海乾製品本身沒有鮮道,否則口味欠佳。
營養看台:
中醫認為黃魚肚具有補腎益精、補氣和血、潤肺健脾等功效,對肺結核、胃癌、食道癌等症具有輔助治療作用。除保健功效外,還能提供人體較多的蛋白質以及鈣等營養素。輔以黃芪和當歸,起到了活血化淤、理氣止痛、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為滋補佳品。
適合人群:
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群。
如何油發黃魚肚?
質厚者水發、油發均可。質薄瘦小者宜油發,不宜水發。油發:即鍋放火上,添油大半鍋,油熱一成,將魚肚放入,慢小火捂軟,移開再放大油鍋內,6成油溫下鍋,用勺壓住,文火浸炸。見魚肚起泡翻過來炸;如油溫升高,可將鍋端下;油溫下降後,再端上火,反覆頓火。炸制時間的長短,可根據魚肚的質量而定。質厚的炸制的時間稍長,質薄的炸制的時間較短。不能大火高溫炸制,以防皮焦肉不透。
魚肚炸透的標準是:
鍋內的油不翻花,魚肚一拍就斷,斷面處呈海綿狀。炸好的魚肚放盆內,先用東西壓住,再倒入開水,使其浸發回軟,然後撈出,擠去水分。也可用少量的鹼稀釋,洗去油膩,涼水漂透,鹼味,每天換水兩次。水發:用溫水將魚肚洗凈,放鍋內加冷水燒開,燜兩個小時後,用布將魚肚擦一遍,換開水繼續燜泡。每次換水時,先將魚肚用冷水洗一下,再用熱水燜,發透為止。發制魚肚時,切忌碰到蝦水與蟹水,以防瀉身。
薏仁苦瓜燉排骨

原料:
薏仁20克,苦瓜50克,豬排骨300克,菠蘿30克, 姜2片,黃酒5克,清湯 500毫升,精鹽 4 克。
製法:
1、豬排骨切塊,汆水後洗凈血水,放入盅內;薏仁泡軟洗凈;苦瓜去瓤切片後洗凈;菠蘿切片後洗凈。
2、先將排骨、薏仁、與姜、黃酒、清湯注入盅內, 加蓋,上籠燉1小時後,再放入苦瓜、菠蘿,燉半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現代醫學方法從波蘿莖葉中提取出的波蘿蛋白酶,可用於治療肺炎、氣管炎、鼻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炎等,對外傷引起的炎症也有較好的療效,有過敏史者應該慎食。食用前用淡鹽水浸泡5分鐘後再使用。
營養看台:
苦瓜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且富含維生素C,薏仁也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且具有祛濕排毒的功效,加上排骨提供的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本品營養豐富,且口感甘涼。
適合人群:
對於吸菸、熬夜、喉嚨不舒服、肝火旺盛的人特別好。
金銀花淡菜養顏湯

原料:
金銀花3克,淡菜20克,絲瓜150克,蛤蜊50克,老薑2片,黃酒3克,白鬍椒粉1克,清湯200毫升,雞粉4克,精鹽2克。
製法:
1、蛤蜊氽水後洗凈;淡菜泡軟後洗凈;金銀花洗凈;絲瓜去皮,切條。
2、淡菜、金銀花、老薑、黃酒、清湯一起放入盅內,加蓋,入蒸籠蒸30分鐘,再放入蛤蜊,絲瓜條繼續蒸20分鐘,加精鹽,白鬍椒粉和雞粉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淡菜是海蚌的一種,又名貽貝,煮熟去殼曬乾而成,因煮制時沒有加鹽,故稱淡菜。淡菜味道極鮮,營養也很豐富,它所含蛋白質、碘、鈣和鐵都比較多,但所含脂肪很少,產於浙江、福建、山東、遼寧等省沿海,以身干、色鮮,肉肥者為佳。
營養看台:
淡菜有補肝腎、益精血之功效。淡菜蛋白質含量很高,干品達59%,其營養價值高於蝦、蟹、海參、乾貝、有「海中雞蛋」之稱。淡菜還含有大量的碘,這是生長發育的極好的保健食品。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輔以絲瓜和蛤蜊,本品肉味佳美,滋補功效明顯。
適合人群:
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身體虛弱的人群。
人參麥冬燉瘦肉

原料:
瘦豬肉200克,人參5克,麥冬3克,新鮮猴頭菇20克,姜2片,黃酒3克,清湯 200毫升,精鹽2克。
製法:
1、瘦豬肉切塊,汆水後洗凈血水,與洗凈的猴頭菇放入盅內。
2、藥材洗凈,與姜、黃酒、清湯注入盅內,加蓋,上籠燉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野生猴頭蘑多生長在柞樹等樹幹的枯死部位,喜歡低濕。我國東北產量較多,現在浙江溫州地區已有人工培育。猴頭蘑一般有拳頭大小,在自然條件下發育較慢,但能生長巨大的菌體。
猴頭蘑的品質要求:
以個頭均勻,色澤艷黃,質嫩肉厚,須刺完整,乾燥無蟲蛀,無雜質的為質量好。在選用干猴頭菇時,須冷水泡發再用,亦具功效。
營養看台:
含有優質蛋白質的瘦豬肉,配以具有益智、健脾胃、滋陰補腎的猴頭菇,配以人參、麥冬可以益氣生津,用於短氣心悸,口乾;並能調節胃液分泌,促進膽汁分泌。本品營養均衡豐富,且具有較好的滋補和保健功效。
適合人群:
普遍人群適用,且可長期食用。
茯苓白朮燉老母雞

原料:
老母雞200克,白朮、茯苓各3克,姜2片,黃酒3克,雞清湯200毫升,精鹽 2克。
製法:
1、老母雞切塊,汆水後洗凈血水,放入盅內。
2、藥材洗凈,與薑片、黃酒、雞清湯注入盅內,加蓋,上籠燉3小時後,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
老母雞的雞油儘量不要放入,否則湯太油膩,影響食慾。
營養看台:
老母雞具有較好的食療與滋補效果,加上茯苓所具備的利水滲濕的功效,白朮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效。三者搭配,主要用於脾胃氣虛、腹脹體倦、乏力疲勞等症。
適合人群:
水腫、小便不利、脾胃氣虛、乏力疲勞、貧血虛弱等症的人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96052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