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豆腐可是我們山東的特色名菜之一,屬於經典魯菜。鍋塌是魯菜特有的一種烹調方法,最早的鍋塌系列菜就是來自山東地區,不光可以做豆腐,還可以做魚,做肉,甚至蔬菜。
豆腐經過調料浸漬,蘸蛋液後再進行油煎,加以雞湯微火塌制,十分入味,豆腐的表面呈深黃色,外形整齊,玲瓏別致,入口鮮香,營養豐富。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家鄉味!
鍋塌豆腐

食材
——
北豆腐 450g / 雞蛋 1個
蔥 適量 / 姜 適量 / 水
糖 1茶匙 / 鹽 1茶匙 / 蚝油 1湯匙
香油 適量 / 小米椒 適量 / 水澱粉 適量
干澱粉 2湯匙 / 油 適量 / 水 適量
步驟
——

姜切絲,蔥切末,小米椒切小段,雞蛋放入碗中打散備用。北豆腐切塊,表面撒上鹽和干澱粉腌制5分鐘。

拿一平底鍋,熱鍋倒油。將豆腐塊均勻蘸取蛋液,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盛出。煎好的豆腐放在廚房紙上吸油。


鍋內再次倒入少許油,放入蔥姜爆香,隨後放入蚝油,加入適量清水煮開,再放入白糖一茶匙,鹽一茶匙,炒勻。轉小火,放入煎好的豆腐,待一面燒變色後翻面燒另一面。
待湯汁快收干且豆腐兩面都變色後,用少許水澱粉勾芡,撒上香油,豆腐盛盤,表面淋上鍋內剩下的湯汁,再撒上蔥花和小米椒即可。
TIPS
——
煎制時要採取熱鍋冷油的方法
雞蛋糊不能蘸得太多、太厚
塌制時要用微火,最好使湯汁呈微干狀,以便入味
@ 所有人,來嘮嘮,你還喜歡怎麼吃豆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