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開店,最容易陷入的坑

分享知識| 2018-05-31| 檢舉

現在餐飲行業有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廚師在積累了一些餐飲行業經驗後選擇自立門戶,自己開店創業。小編認為廚師自己開店創業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今天借著這個機會,給大家交流分享一下餐飲經營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希望能夠給更多想當老闆的廚師朋友一些啟迪。

一、親力親為

很多廚師開店後,普遍有一種自己是成功人士的心態,認為自己終於當老闆了,認為老闆就應該每天喝著茶,有什麼事情指揮員工就可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當老闆是不能什麼事情都自己去做,要確定自己的工作重心,學會對資源的分配利用。特別是要多思考怎麼管理好自己的團隊,怎麼打造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現在服務員主要以90後為主,他們都比較有個性,不喜歡聽取別人意見,要讓他們服服帖帖可不容易。

因此要給他們發揮自我個性的機會,我只要結果;平時不忙的時候就和他們一起瞎聊,每個月帶他們出去玩一次,和他們一定要做朋友,這樣他們才會認真幫你做事。

二、選菜三要點

當你還是廚師的時候,你可能會做上千款,甚至是上萬款菜品。但是當你成為一家酒店的老闆後,你的店裡頂多只有百餘款菜肴。如何選定這些菜品呢?我們有三個原則:

篩選主料的三大標準:

一是要選擇一年四季價格浮動不大的食材。因為我們開的都是小店,如果食材價格浮動太大,那麼菜肴的價位就要隨之變動,變來變去的反而會給食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是要多選擇一些半成品的凍貨,比如速凍的半成品掌中寶、速凍的腌牛肉等。這類食材一來後期操作比較節省人力,二來易於長時期保存。

三是要做好調研工作,篩選本市本區域食客比較偏愛的食材,並以此研髮菜品。比如,周邊食客比較偏愛吃豬肚菜、豬蹄菜,那麼可以多研發一些用豬肚、豬蹄製作的菜品。周邊食客不喜歡吃用秋葵製作的菜肴,那麼就不做秋葵菜。

確定菜肴的價位分類:

比如一個店的人均消費大概是80元,所以菜品價位的分類是:售價低於20元的菜約占菜品總數的15%;售價在20元-30元的菜約占菜品總數的25%;售價在30元-40元的菜約占菜品總數的55%;售價在40元-50元的菜約占菜品總數的3%;售價超過50元的菜只占菜品總數的2%。

強調菜品預處理:

選菜時我們必須要考慮上菜速度,因此調味複雜或者操作過程複雜的菜基本是排除在菜單之外的。

三、食材採購當日進貨當日結帳

月結的時候,不管供貨商今天提供的食材能不能達到我們最高的要求,我們都得接貨,否則我們當天就沒有足夠的食材可以用。但是如果按日結算就不同了,今天A供貨商提供的食材不好,我們可以找B供貨商;B供貨商提供的食材不好,我們還可以找C供貨商,採購是非常靈活的。

四、多用半成品降低人力成本

作為一名廚掌柜,除了要關注出品質量外,還要特別關注人力成本的控制。因此在廚房裡,要多使用半成品食材、半成品調料。比如「炒米粉」,要提前將米粉泡好,開餐前給米粉提前入味,客人點菜的時候直接炒制即可,無需再調味。

五、合夥開店需謹慎

廚師開店普遍會選擇和親戚朋友合夥。但是合夥開店會產生很多利益上的衝突和意見的不統一,鬧大了會嚴重影響整個店的正常運營,而且親兄弟因為利益反目成仇的還少嗎?

所以建議選擇合伙人一定要看人品,最大的忌諱就是多人合夥,這樣的店十之八九會倒閉,合伙人越多,矛盾就越多,這是毋庸置疑的。選定合伙人之後,就一定不要去猜疑對方,責任和店鋪的指揮權一定要明確。比如,兩個合伙人,一個負責後廚的所有管理工作,另外一個就負責前廳的所有管理,工作中可以互相監督和討論,但不能干涉對方的管理。

小編後話:

開店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小編的見解也不見得全部正確。你對開店有何見解或者有何疑問,都可以給小編留言,小編可以將大家的意見及經驗整理起來,給想開店的或者已經開店的朋友一些參考,感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9093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