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大道地美食!沒吃過的話不算到過新加坡...

新加坡可說是亞洲的美食天堂,尤其小販中心最能體現新加坡的美食文化。

在新加坡,不管任何階級的人士都會在小販中心裡用餐,所以小販中心在新加坡人眼裡可說是一等一的美食聖地!小販中心的攤位眾多,如何分辨且選擇好吃的?答案就是: 大排長龍的情景、攤位上展示的各大報章報導簡報和著名人士曾到此一游的合照!依照這幾個特點選擇美食攤位準沒錯啦!

在這裡小編要為第一次到訪新加坡的朋友們帶來一點有用的資訊,保證為你省下不少搜集資料的力氣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盤點到新加坡必吃的12大美食,還附上了推薦的餐廳哦,不要錯過啦!

1. 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可說是新加坡國民美食中最偉大的烹飪發明。

這都多虧了辣椒螃蟹的料理研發者 ~ 徐炎珍女士。這道料理起源於1956年的一輛手推車,自從辣椒螃蟹大受歡迎後,至今所開創的海鮮餐館已在新加坡各地擁有多家分店。

這道國民美食甚至已將它的美味延伸至國外,位於雪梨的Harry’s Singapore Chilli Crab就是其一。

螃蟹在這道國民料理中的角色固然重要,但色香味俱全的醬汁才是最大的重點。以辣椒和番茄醬調製而成的濃稠醬汁,用饅頭蘸著吃,這滋味簡直太贊了!吃螃蟹當然免不了需要動手剝蟹殼然後手指全沾滿醬汁,所以有的餐館會體貼的準備圍兜和手套以防吃得太盡興時醬汁濺到衣服上,還有濕毛巾和洗手盆讓你餐後清洗雙手。

2. 海南雞飯

說到新加坡的國民美食又怎麼能忘了這道廣受民眾歡迎的海南雞飯!?

小至小販中心大至高級酒店或餐館,海南雞飯幾乎隨處可見,是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國菜」。軟嫩多汁的白灼雞或燒雞淋上醬汁後,搭配米飯、黃瓜片、蒜蓉辣椒醬和姜茸醬一起吃。在這裡送大家一個小貼士,想要為這餐海南雞飯錦上添花的話,不妨多花個30到50仙新幣加一顆茶葉蛋!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使用傳統式做法,首先慢火把雞煮熟,然後馬上將全雞進入冷水中以確保雞肉維持滑嫩多汁。米飯也很重要,使用雞湯再加上班蘭葉和姜一起烹煮,香味四溢的米飯和嫩滑的雞肉搭配簡直是天造地和!

3. 水粿

水粿(蒸米糕)是新加坡人喜愛的早餐或下午茶選擇。水粿由米、麵粉、薯粉和水製成,將這幾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後形成的漿倒入鐵模子裡再拿去蒸大約15分鐘,Q軟滑嫩的水粿就完成。水粿通常都會搭配香炒菜圃和參巴辣椒醬一起吃,好好吃啊!

4. 炒蘿蔔糕

可別將西式胡蘿蔔蛋糕和這個混為一談哦,至少這裡面完全不含橙色的胡蘿蔔。蘿蔔糕也俗稱「菜頭粿」,主要由粘米粉和白蘿蔔製成,切成小方塊裝的蘿蔔糕加入蒜米、雞蛋和菜圃碎(醃制白蘿蔔)一起熱炒,就是新加坡小販中心普遍找得到的炒蘿蔔糕。

炒蘿蔔糕分為兩種,一種是加入黑醬油一起炒後顏色呈現較深的,一種則沒加任何黑醬油維持原色。

5. 咖喱魚頭

咖喱魚頭是華人飲食文化中的一道獨特美食,辛辣香濃的咖喱汁和鮮嫩的魚頭堪稱完美搭配,再加上一碗熱騰騰的白飯,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在新加坡有各種不同版本的咖喱魚頭,醬料的搭配只要稍微不同煮出來的咖喱魚頭味道就會不一樣。中式魚頭咖喱的濃度適中,相交之下印度咖喱魚頭所使用的香料種類更豐富,所以味道會更濃郁。娘惹咖喱魚頭的味道則帶酸,類似亞參咖喱咖喱魚頭的基本材料除了有魚頭和咖喱醬,還有茄子和羊角豆等蔬菜,所以這道料理不僅美味,營養還很均衡哦。

6. 炒福建蝦面

炒福建蝦面由福建人創製,也被稱為福建面,是以豬骨和蝦頭熬制的香濃高湯浸面翻炒成的一道料理。

炒福建蝦面的主要材料有黃面、粗米粉、鮮蝦、墨魚、五花肉絲、雞蛋和脆炸豬油渣,當然吃的時候不要忘了佐上參巴辣椒醬和一點酸柑汁,味道更棒。有的餐館或食檔會刻意把這道麵條料理炒得比較干,但其實炒福建蝦面普遍屬於比較濕的,麵條浸在香濃的豬骨蝦頭湯里,每吃一口都會讓你感嘆它的美味!

7. 咖椰土司

咖椰土司和半生熟蛋,再加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或奶茶,這就是新加坡最道地的早餐啦!小至小販中心和茶餐室,大至像亞坤的連鎖咖啡店,幾乎都能找到這個無敵的早餐選項,可說是男女老少皆愛。烤得香脆的土司中間塗上香甜的咖椰醬再夾上牛油片,一口咬下去嘴裡那鹹鹹甜甜的滋味讓人上癮!

8. 叻沙

叻沙是凡到新加坡必試的另一道本地美食。混合了中式和馬來式飲食文化的叻沙有幾種版本:有加入椰漿一起烹煮的叻沙,湯底較清且味道帶酸的亞參叻沙,和土生土長的著名加東叻沙。

加東叻沙在新加坡最為有名,烹調方法是受住在加東地區的娘惹影響而啟發的靈感。加入椰奶和蝦米烹煮出來的香辣濃湯呈現奶橙色,再搭上鮮蛤、蝦子、炸魚餅等材料一起享用。加東叻沙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被切成短條的粗米粉,只需要用湯匙就能輕鬆食用。

9. 椰漿飯

椰漿飯的馬來名稱味「Nasi Lemak」,使用濃郁香醇的椰奶所烹煮出來的米飯是如此罪惡卻有著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加入椰奶和班蘭葉烹煮出來的米飯有著獨特的清香,通常搭配炸雞、炸江魚仔、花生、雞蛋、黃瓜片和參巴辣椒醬一起吃。椰漿飯也不例外地分為中式和馬來式兩個版本哦!馬來式椰漿飯的米飯通常呈現淡綠色,原因就在於班蘭葉啦。至於中式椰漿飯呢,會搭配各式不同的食材像是午餐肉、香腸、炸魚餅、咖喱菜等等。

10. 羅惹

羅惹是一道南洋風味的本地沙拉,但是想減肥的朋友們可別誤把這道沙拉加入減肥餐單里,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羅惹的馬來名字為「Rojak」,意指「兼收並蓄的融合」。各種蔬菜水果像是黃瓜、黃梨、沙葛、青芒果等等和炸油條混在一起,這道菜的多樣化正好帶出了新加坡文化的多樣性。醬膏是這道菜的關鍵,由蝦膏、糖、酸柑汁和辣椒醬攪拌而成的黑色醬膏外表雖不怎麼討喜,味道卻讓人驚喜。

11. 印度煎餅

印度煎餅是新加坡人的宵夜首選,不僅僅是因為印度煎餅攤經常經營到很晚,其外酥內軟的口感也是大家的最愛。當然,很多人也會把印度煎餅當早餐享用,反正就是一道不管什麼時候吃都合適的美食。

印度煎餅是由加了酥油的麵糰飛拋拉伸製成,通常搭配魚咖喱汁一起享用。原味或加蛋的印度煎餅固然經典,但如今也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而推出了各種新口味,如乾酪味、巧克力味、雞絲味,甚至是榴槤味,既能當主食也能當甜品。

12. 榴槤

人們對於榴槤的感情通常很極端:要不就極愛,要不就極恨。榴槤的氣味很重,甚至被公共運輸、酒店和航空拒於門外。每年的六月到八月是吃榴槤的最佳季節,在新加坡每到這個時候不管在大街還是小巷都能到榴槤攤販的蹤影。

榴槤的品種分為很多種, 有的甚至被歸類為名品,比如貓山王就是其一。鮮黃色的果肉口感綿密帶點黏,味道甘甜,是最受歡迎的上等榴槤。D24榴槤則偏淡黃色,口感綿密但味道稍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7170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