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道旺銷特色雞 引爆食客味蕾!

Wong Si ...| 2017-10-25| 檢舉

鄉村生烹土雞

原料:

農家土雞一隻(重約1500克),白辣椒50克,青椒塊20克,馬蹄50克,水發雲耳30克,薑片20克。

調料:

鹽25克,味精30克,雞粉20克,勁霸雞汁15克,紅星二鍋頭40克,色拉油100克,清水300克。

製作:

1、土雞宰殺治凈,去內臟,斬成3厘米見方的塊;馬蹄去皮洗凈備用。

2、鍋內入油,八成熱時,下入薑片煸炒出香,放入土雞塊炒干水份,烹二鍋頭,下清水,調入鹽、味精、雞粉、雞汁,用文火將雞煨至軟爛,再下入白辣椒、馬蹄和水發雲耳,出鍋前放青椒塊點綴即成。

關鍵:

炒制土雞時一定要炒干水份,這樣才香味濃郁。

私房鹽水雞

私房秘招

此菜風味獨特、色澤透明、皮爽肉嫩、香味純正,讓人回味無窮。要做到如此效果,在原材料上一定要花功夫,雞的材質非常重要,選用三黃雞、湛江雞、文昌雞、清遠雞都可以,但必須是走地雞,不選用飼料喂養的那種肉食雞;另外,雞重(毛重)一定要控制在1250克-1400克,生長日期要夠130天以上,最好是剛開始下蛋的雞,這樣的雞吃起來肉嫩,沒有渣。

原料

三黃雞1300克,清水5千克。

調料

自製腌料(薑蓉50克,蔥白15克,花生油35克,鹽、白糖各6克攪拌在一起即可),鹽300克。

製作

1.光雞洗凈瀝干水,用自製腌料塗抹在光雞全身,腌足兩小時。

2.將鹽放入冷開水中,調成鹽水。

3.開大火把清水燒開,待水開後調文火,將雞放入沸水中先浸煮5分鐘,然後把雞撈起,倒出雞肚子裡的水,再重新把雞放入水中浸煮25分鐘,觀察雞大腿肉收縮的情況,收縮離骨為全熟,一般情況下雞浸煮至9.5成熟時,要立刻撈起,再立刻投入鹽開水中浸泡,使雞肉收縮,保持皮質爽口,然後瀝水,砍件上桌,澆涼透的鹽開水50克即可。

客家酒釀雞

特色

同樣是米酒煮雞,我們的做法又有不同。蒸雞蒸製成熟後斬塊,放入墊有客家酒釀的容器內,再倒入足量米酒短時間煲制,酒香味更加濃郁。

製作

1、小母雞1隻(凈重1250克)用清水沖漂30分鐘,撈出控水,直接入蒸箱大火蒸30分鐘(此時小母雞肉質剛剛成熟,但骨頭依然帶有血絲),取出後斬成重約50克的塊。

2、取可以加熱的容器,放入酒釀300克墊底,然後將雞塊均勻地碼放在酒釀上,倒入客家米酒沒過表面,撒入枸杞2克,用鹽、雞粉各10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煲10分鐘,上桌即可。

手撕鹽焗雞

原料:

2斤重光雞一隻、精鹽、砂姜粉、麻油各少許。

做法:

1、先把精鹽加砂姜粉慢火炒香而成砂姜鹽,放涼待用。

2、光雞洗凈後,放進有鹹味的80度二湯里浸約15分鐘至熟,取出把雞頭、雞脖、雞翅、雞爪砍下來,稍稍放涼後,戴上手套,小心地把雞皮撕下來(要儘量保持雞皮完整),放一邊去,然後把骨、肉拆離,骨頭要掰斷,肉要撕成絲。

3、把骨頭放在碟子上墊底,把雞脖砍成薄件,鋪在骨頭上,雞肉絲用砂姜鹽和麻油拌勻後,放在雞脖上面,再蓋上雞皮(有的廚師會把雞皮切成幾小件後再鋪上去),最後把雞頭、雞爪、雞翅放上去拼成雞的形狀,上桌(有的廚師會在面上撒上一小撮炒香的白芝麻再上菜)。

紙包鹽焗雞

原料:

毛重約3斤、凈重約2斤的農家三黃雞一隻,粗鹽3-4包,棉紙,玻璃紙、或玉扣紙一張,薑片、蔥扎、生油、精鹽、五香粉、砂姜粉各少許。

做法:

1、先把部份精鹽加入少量五香粉炒香而成淮鹽,待用。

2、把雞殺好,剖腹取出內臟並洗凈,吸干水份後用淮鹽擦遍雞身和內腔,往雞腹內塞入薑片、蔥扎,將雞腳從尾部插入肚內,把雞頭塞進喉嚨開刀處,用紙包嚴。

3、把粗鹽炒熱,倒一半在深煲底,放進紙包雞,再把餘下的粗鹽都倒進深煲內,把紙包雞蓋住,然後蓋上煲蓋,用微火慢焗30分鐘至熟(也可以把紙包雞插入一大鍋熱鹽里焗至熟透)。

4、取出拆去紙張,把雞內腔的汁水倒出來,加進少許精鹽、砂姜粉、生油調成一碗鹽焗雞蘸料。

5、用手指挖出雞內腔的雜料,把雞斬件,裝盤時拼成雞的形狀,蘸料跟上即可。

栗子黃燜雞

土特色:

此菜是五香味形,成菜顏色橘黃,雞肉酥爛,栗子又甜又面,鮮美醇香。

土原料:

活雛雞1隻(約1千克),生栗子肉250克。

土調料:

A料(料酒20克,醬油15克),B料(干澱粉20克,雞蛋1個,料酒、鹽各5克),小料(桂皮5克,八角4個,蔥段50克,薑片25克),C料(鹽、料酒各5克,醬油10克),清湯300克,濕澱粉、芝麻油各10克,菜子油1.5千克(約耗100克)。

土做法:

1、雛雞宰殺制凈,帶骨剁成核桃大小的塊,加入A料拌勻腌制5分鐘,放入B料。

2、鍋燒熱,放入菜子油,大火燒至六成熱時,下入栗子炸至金黃色撈出,燒至七成熱時再下入雞塊,炸至皮發硬成金黃色時撈出。

3、取蒸碗一個,放入雞塊墊底,將栗子擺在雞塊上,放入C料,倒入清湯,再放入小料,上籠旺火蒸1小時取出,揀去調料,瀝出原汁,扣入湯盤。

4、炒鍋內放入原汁燒沸,淋濕澱粉勾芡,淋芝麻油,澆在雞塊上即成。

鹽焗雞

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肴,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屬於粵菜系-客家菜。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特別是在廣東籍華僑集中的海外地區久負盛名。

菜品特點

製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

原料:

三黃雞1隻、沙姜1塊、香菜、米酒(1/2杯)、粗海鹽(3包,共3斤)

工具

廚房紙(4張)、深底瓦煲(1隻)

製作:

1、沙姜洗凈颳去外皮,剁成細末;香菜去頭,洗凈瀝干水待用。

2、三黃雞洗凈去內臟,斬去頭、脖子和雞腳,用廚房紙吸干水分。

3、用米酒和沙薑末塗抹雞身,腌制5分鐘,將剩下的米酒倒入雞腹里。

4、用廚房紙將三黃雞包住,一定要包得嚴實。

5、先在瓦煲底部灑入1.5袋粗海鹽,放入包好的雞,再倒入1.5袋粗海鹽蓋住雞身。

6、 蓋上瓦煲的蓋子,鋪上一塊濕方巾,開小火煮60分鐘左右。

7、煮至濕方巾變干,說明雞已熟,揭蓋舀出雞身上的粗海鹽。

8、取出煮熟的雞,撕去廚房紙,將雞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點綴,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做鹽焗雞用的瓦煲,應選較深一點的,以便能裝下海鹽;由於瓦煲使用一次就丟棄,因此不宜選購太貴的。

2、做完鹽焗雞後,只要將鍋底變黑色的海鹽颳去,白色的海鹽還可以留著下次使用。

3、三黃雞,又名湛江雞,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也可以選購清遠雞來入菜,但不宜選購飼料雞,否則吃起來雞味不濃。

4、瓦煲底部的海鹽,要高於兩節食指,鋪的海鹽太淺的話,會將雞上的廚房紙燒焦,雞會發黑難吃。

5、包雞用的紙,可以用草紙、牛皮紙或專用鹽焗紙,如果購買不到,也可以用廚房紙代替。

6、給瓦煲蓋鋪上濕方巾,待方巾變得干身,就說明鍋內的雞已熟。

7、如雞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鐘已足夠。鹽的分量亦應與雞隻相等。

8、可以先將宰好的雞用細鹽塗抹雞體內外,然後將雞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將雞斬件。另用豬油或花生油,調味粉拌和原蒸雞的汁煮滾成稠汁,盛大碗內,將斬好雞塊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盤內。

秘制茶香雞

原料:

放養竹園雞10隻(可用普通走地雞代替),龍井茶葉(選100元左右/斤的茶葉,茶香醇厚)300克,洋蔥200克,蔥段、薑片共200克。

調料:

沙姜粉80克,鹽焗雞粉100克,鹽30克。

製作:

1、將雞宰殺洗凈,用鹽焗雞粉、沙姜粉、鹽將雞內外擦勻,撒上蔥姜後入保鮮冰箱腌8小時。

2、把茶葉放入乾淨的湯桶內,沖入開水(開水的量以能浸沒10隻雞為準)泡成龍井茶水,再放入腌好的雞浸泡,放涼後入保鮮冰箱,繼續浸泡12小時,撈出瀝干水份。

3、開餐後在烤盤內鋪上錫紙,墊入洋蔥,放入一隻腌好的雞,入烤箱(上下火均為200℃)烤20分鐘,至雞皮出油上色並剛剛熟,取出。

4、將烤好的雞放入砂煲,將泡茶水的茶葉撈出來放在雞身上,加入燒熱的雞湯,蓋上煲蓋,上火焗10分鐘即可上桌,上桌後由服務員用刀叉將雞切開分食。

香辣田螺雞翅根

原料:

田螺500克,雞翅根300克,泡姜米50克,蒜末50克,青紅椒節、香菜葉各少許。

調料:

泡辣椒醬200克,蚝油60克,料酒20克,高湯1千克,香辣油150克,色拉油1千克(實耗250克)。

製作:

1、雞翅根洗凈,斬斷成兩塊,入五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倒出瀝油。

2、鍋留底油,加香辣油50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蒜末、100克泡椒醬、蚝油炒香,然後烹料酒,加200克高湯,入雞翅小火燒至軟爛入味。

3、田螺買回養兩天後,下入加有10克料酒的沸水中焯水1分鐘,以祛其腥味,倒出待用。

4、鍋上火,入香辣油100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100克泡椒醬、泡姜米炒香,再加入10克料酒、800克高湯大火燒開,出香後打去料渣,入田螺燒制30分鐘,放入燒好的雞翅稍煮,出鍋撒入青紅椒節、香菜葉即成。

水煮田雞

原料:

牛蛙3隻(約1千克,出凈肉700克)。

調 料:

干辣椒30克,麻椒10克,花椒3克,鮮花椒5克,芝麻1克,生抽20克,香辣醬20克,鹽5克,四川辣妹子5克,老乾媽5克,味精10克,雞精15 克,糖5克,野山椒15克,泡姜15克,老抽3克,紹酒10克,黃瓜15克,蛋清1個,色拉油1千克(實耗 30克)。

製作:

1、凈牛蛙剁塊(一隻牛蛙分成八塊),用鹽、味精、蛋清腌制5分鐘。

2、將腌制後的牛蛙入90度的 油中,劃至八成熟出鍋。

3、鍋留底油,80度時下入麻椒、干辣椒、豆瓣醬,保持約100度的油溫,煸2分鐘至出香,加入高湯,下入滑好的牛蛙,加入剩餘各 調味料,大火煮1分鐘,下入黃瓜,翻炒均勻,最後淋20克明油,下鮮花椒即成。

粽香雞

原料:

三黃雞(約1000克),棕葉10片。

調料:

鹽5克,味精5克,料酒10克,胡椒粉3克,海鮮醬5克,蔥10克,姜10克,青紅椒末各5克。

製作:

將雞宰殺洗凈,用刀背錘松雞骨和雞肉。方便入味,入盆中加鹽、味精、加100到200克花雕酒、胡椒粉、海鮮醬、蔥、薑片腌制60分鐘左右。

將腌好的雞用棕葉包好,入盤中,蓋上保鮮膜,放入蒸箱中大火蒸30分鐘左右,取出裝入盤中,撒上青紅椒末即可。

椒麻雞

白切雞對於食客來說沒有太多吸引力,於是我們特別熬制了一款椒麻味的浸雞水。用它浸泡後的雞鮮味十足,帶有輕微的花椒和芥末味。

用料:

A料(純凈水10千克,古越龍山花雕酒、港順濃縮雞汁各1千克,家樂雞粉、六月鮮醬油各400克,太太樂鮮味寶200克),五豐黎紅花椒油、家樂麻辣鮮露各600克,芥末油60毫升。

製作:

A料、麻辣鮮露放入鍋內大火燒開,出鍋後放入花椒油和芥末油拌勻,冷卻即可。

口味:咸鮮,帶有椒麻味

應用:專門用來泡雞。

具體做法:

嫩雞採用白切雞的方法浸煮至剛剛成熟,撈出過涼,一切為二,放入冷卻後的椒麻浸雞料中,入保鮮冰箱冷藏浸泡一夜。

客人點菜時,將雞取出,切成條,裝盤上桌。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漢族名菜之一,魯菜經典。「德州扒雞」從創製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在許多南來北往的旅客經過德州,都要慕名購買扒雞品嘗;各國來華參觀旅遊的外賓亦十分喜愛「德州扒雞」。

主料

雞1隻(重1000克左右)

配料

口蘑、姜各5克,醬油150克,精鹽25克,花生油1500克(約耗100克),五香料5克(由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組成),飴糖少許。

做法

1、活雞宰殺煺毛,除去內臟,清水洗凈。將雞的左翅自脖下刀口插入,使翅尖由嘴內側伸出,別在雞背上;將雞的右翅也別在雞背上。再把腿骨用刀背輕輕砸斷並起交叉,將兩爪塞入腹內,晾乾水分;

2、飴糖加清水50克調勻,均勻地抹在雞身上。炒鍋加油燒至八成熱,將雞放入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3、鍋上旺火,加清水(以淹沒雞為度),放入炸好的雞和五香料包、生薑、精鹽、口蘑、醬油,燒沸後撇去浮沫,移微火上燜煮半小時,至雞酥爛即可。撈雞時注意保持雞皮不破、整雞不碎。

特點

色澤紅潤,雞皮光亮,肉質肥嫩,香氣撲鼻,味鮮美。

Tips:

要注意選用鮮活嫩雞,一般用1000~1250克左右重的雞,過大過小均不適宜。烹制時油炸不要過老。加調味入鍋燜燒時,旺火燒沸後,即用微火燜酥,這樣可使雞更加入味,忌用旺火急煮。

東江酒香雞

原料:

三黃雞一隻,枸杞、蔥度各少許。

調料:

鹽、味精、雞精、老黃酒、二湯、浸雞白滷水各適量。

做法:

雞洗凈燙水,把調料混合燒熱,放入雞浸煮至熟,撈出斬件裝盤,淋上煮雞水、老黃酒各適量,面上放蔥度、枸杞即可上桌加熱食用。

脆皮撈手撕雞

原料

清遠麻雞(光雞)2斤半,西生菜、酸薑、酸蕎頭各50克,芝麻,芫茜。

調料

五香粉、鹽、白醋150克,麥芽糖50克。

做法

1.雞洗凈後加五香粉和鹽腌2個鐘頭,上白醋與麥芽糖調成的脆皮水,風乾2個鐘頭。

2.放入燒烤爐燒,慢火180度燒30分鐘,再改250度大火燒10分鐘。

3.燒雞一出爐,馬上先起脆皮,再起骨肉。

4.雞肉與酸薑、酸蕎頭、芝麻、芫茜撈味後,分成數份放於西生菜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6881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