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養生湯 霜降養生湯有哪些
再過幾天, 我們就迎來今年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節氣。 該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一些地區已經結束秋季涼意, 開始迎來冬季的寒意, 而南方部分地區天氣會越來越涼,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喝一些2017霜降滋陰養生湯。 那麼, 霜降養生湯有哪些?
山藥老鴨湯
霜降要喝老鴨湯。 鴨是為餐桌上的上乘餚饌, 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 中醫認為鴨肉性偏涼, 鴨是為餐桌上的上乘餚饌, 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 也是秋季祛燥、潤肺的養生食材。 秋季吃山藥有益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 山藥滋潤效果好, 益肺氣、養肺陰。 此外, 山藥味甘性平, 不燥不膩, 與鴨肉同吃, 還可降低膽固醇, 是秋季進補的上佳組合。 山藥老鴨湯, 其食療功效全面, 而且多喝不會上火哦。
材料:老鴨1隻、山藥4小節、生薑1塊、小蔥3-4根。 鹽適量、胡椒粉少許、料酒。
做法:
1、將斬件老鴨洗淨瀝水備用;生薑分做兩份, 刀背拍松, 小蔥洗淨挽成兩個蔥結備用;大鍋坐水加熱,
放入生薑1份蔥結1個, 大火煮沸後淋入料酒小勺, 下鴨塊氽燙至血腥浮沫泛起撈出沖洗乾淨, 瀝幹水備用。
2、將山藥洗淨颳去外皮, 切滾刀塊狀, 清水浸泡備用。 將氽水後的鴨塊放入湯煲中, 一次性加入足量清水, 湯煲內投入生薑1份蔥結1個, 中大火煮開, 將湯滾後泛起的浮沫再次撇清。
3、去皮山藥控幹水分投入湯煲內, 再次滾開鍋後, 轉小火煲至山藥軟糯鴨塊肉可用筷頭戳透(約2個鐘), 調入精鹽, 少許胡椒粉即可熄火。
玉竹白果排骨湯
中醫認為, 白果能斂肺氣、定痰喘、止帶濁、止瀉泄、解毒、縮小便, 主治哮喘痰嗽、帶下白濁、小便頻數、遺尿等, 因此秋季秋燥傷肺, 咳嗽痰多的人可適當進食一些白果, 無論偏寒偏熱均可食用。 這道排骨湯具有養陰潤燥、旺血補氣、除煩養顏的功效, 特別適合北方乾燥的秋冬季時候喝, 對於女性還有一定的潤膚美白作用。
材料:棒骨兩根、玉竹3、4片、白果6顆、枸杞一把、桂圓肉5粒、胡蘿蔔一根、鹽、清水。
做法:
1、棒骨兩根, 請肉店老闆幫忙砍成兩截。 沖洗一下。 清水浸泡20分鐘。 涼水上鍋。 煮開後, 將棒骨撈出, 用溫水沖洗乾淨, 重新換水, 水要一次加夠。 丟幾片生薑和蔥白段進去,
大火開始煲煮。
2、期間, 準備配料。 玉竹3、4片、白果6顆、枸杞一把、桂圓肉5粒, 沖洗乾淨表面浮灰, 然後用涼水浸泡。 連水一起倒入砂煲中。 大火煮開後, 轉文火40分鐘(蓋上鍋蓋), 當湯色變的金黃、香氣濃郁時, 倒入切薄的胡蘿蔔片。 最後加鹽, 不要多, 一勺調個味兒就行。
銀耳老鴿湯
雪耳富含纖維素, 能減少暗瘡並能控制油脂分泌;枸杞有補血、養心安神的作用;生薑有溫胃、散寒的作用;老鴿肉瘦皮下脂肪少,
煲後的湯水清甜而不膩, 消化力弱的人也能享用, 具有補益身體、拔毒生肌的作用。 所以, 此湯有健脾開胃、滋潤養顏、補益身體的作用。
材料:老鴿1隻, 幹銀耳50g, 枸杞10粒, 薑2片, 鹽1茶匙(5g)。
做法:
1、幹銀耳浸軟後去蒂瀝幹;枸杞泡軟洗淨備用;老鴿洗淨洗淨, 切大塊備用;燒開適量清水, 放入老鴿、枸杞和薑片, 用中火煲約1小時至材料熟。
2、加入銀耳, 再煲約30-40分鐘至湯濃, 以適量鹽調味, 即可盛上桌。 湯麵的肥油, 可待湯煲成後熄火, 待冷
橄欖栗子鵪鶉湯
橄欖有生津、止渴、治咽喉痛、解酒、解毒的作用, 冬春季節, 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 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栗子和鵪鶉健脾補益, 滋陰養腎, 性質溫和, 再加上能清熱解毒、清肺利咽的橄欖共煲為湯水,
更添滋潤養顏之功效。
材料:橄欖、栗子、鵪鶉、紅蘿蔔、瘦肉適量。
做法:
1、橄欖洗淨, 用刀稍拍扁;栗子放入開水裡泡5分鐘, 撈起去衣;紅蘿蔔洗淨去皮, 切厚片。
4、洗淨宰好的鵪鶉;瘦肉洗淨切塊, 和鵪鶉一起汆水, 撈起沖淨;煮沸清水, 放入所有材料, 大火煮20分鐘, 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 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猴頭菇燉烏雞
霜降前後推薦喝點烏雞湯, 比如用猴頭菇燉烏雞, 中醫認為烏雞健脾益氣、有養陰退熱的作用,而猴頭菇可以補脾、健胃、益氣,最好在湯裡再加些桂圓肉、紅棗、靈芝,加幾片和胃的生薑,霜降前後喝有很不錯的養生作用。
材料:猴頭菇、雞肉、淮山、枸杞、紅棗、薑、鹽、料酒。
做法:
1、將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乾淨。將雞肉放到沸騰的鍋裡焯水,加兩片薑以及一些料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乾淨。
2、雞肉切成塊狀,把雞肉、淮山、紅棗、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最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即可。
蘿蔔絲鯽魚湯
蘿蔔絲鯽魚湯是一道減脂瘦身湯,蘿蔔有健脾胃、化痰止咳之效,與能補氣血、溫脾胃的鯽魚一同燉煮成湯,很適合大家秋冬季節飲用,因為蘿蔔絲鯽魚湯不僅可以化痰止咳、開胃消食、消脂瘦身,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預防感冒。
材料:鮮鯽魚、白蘿蔔、蔥、薑、油、濃縮雞汁、料酒、鹽。
做法:
1、鯽魚去鱗、腮和內臟,洗淨拭幹水,在魚身雙面斜劃三刀。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細絲;蔥去頭尾切成段,姜去皮切片。
2、燒熱鍋內3湯匙油,爆香薑片,放入鯽魚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起待用。鍋內注入3碗清水,倒入蘿蔔絲與鯽魚一同煮沸,改小火燉煮30分鐘至湯呈奶白色。灑入蔥段,加入2湯匙濃縮雞汁、1湯匙料酒和1/2湯匙鹽攪勻調味,即可出鍋。
中醫認為烏雞健脾益氣、有養陰退熱的作用,而猴頭菇可以補脾、健胃、益氣,最好在湯裡再加些桂圓肉、紅棗、靈芝,加幾片和胃的生薑,霜降前後喝有很不錯的養生作用。
材料:猴頭菇、雞肉、淮山、枸杞、紅棗、薑、鹽、料酒。
做法:
1、將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乾淨。將雞肉放到沸騰的鍋裡焯水,加兩片薑以及一些料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乾淨。
2、雞肉切成塊狀,把雞肉、淮山、紅棗、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最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即可。
蘿蔔絲鯽魚湯
蘿蔔絲鯽魚湯是一道減脂瘦身湯,蘿蔔有健脾胃、化痰止咳之效,與能補氣血、溫脾胃的鯽魚一同燉煮成湯,很適合大家秋冬季節飲用,因為蘿蔔絲鯽魚湯不僅可以化痰止咳、開胃消食、消脂瘦身,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預防感冒。
材料:鮮鯽魚、白蘿蔔、蔥、薑、油、濃縮雞汁、料酒、鹽。
做法:
1、鯽魚去鱗、腮和內臟,洗淨拭幹水,在魚身雙面斜劃三刀。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細絲;蔥去頭尾切成段,姜去皮切片。
2、燒熱鍋內3湯匙油,爆香薑片,放入鯽魚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起待用。鍋內注入3碗清水,倒入蘿蔔絲與鯽魚一同煮沸,改小火燉煮30分鐘至湯呈奶白色。灑入蔥段,加入2湯匙濃縮雞汁、1湯匙料酒和1/2湯匙鹽攪勻調味,即可出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6819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