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餅你吃嗎?他不但好吃而且是一道很難得的良藥

Snow| 2017-08-29| 檢舉

霜降之後的柿子假如能餬口到此刻的,除了放在冰庫內里冷藏,另有一種辦法即是做成柿子餅了。

提起這種充斥故里味道和童年回顧回頭的瓜果餅,不少人都忍不住想起那甜甜的厚味,然則,您是不是也曾很久沒有品味過了呢?您是否曉得這類餅最劈頭是作為中藥的呢?

《本草綱領》中稱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由於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柿餅作為藥用源自元代馳名藥學著作《日用本草》,有白柿、烏柿兩種。由於柿餅的做法分歧所以性味也不相似,成績有了差別。所以梁代名醫陶弘景其所著的《名醫別錄》中紀錄:「火柿主煞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又說:「烏柿,火熏者斷下,又療狗齧瘡。」《本草概要拾遺》中記載柿餅用太陽曬乾與用火熏乾的差異勸化:「日干者溫補,多食去面皯(皮膚黎黑乾枯),除腹中宿血;火干者,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

柿餅的作用實際上還不止這些,比喻《日華子本草》中記錄它可以或許「潤聲喉,殺蟲。」《嘉佑本草》中記錄其能「厚腸胃,澀中,健脾胃氣,消宿血。」《本草通玄》中記錄其能「止胃熱口乾,潤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寄望】脾胃虛寒,痰濕內盛者不宜食。

【古籍復方】

1、治痰嗽帶血:青州大柿餅,飯上蒸熟,敞開,每用一枚,摻真青黛一錢。臥時食之,薄荷湯下。(《丹溪纂要》)

2、治咳嗽吐痰:干柿燒灰存性,蜜丸,沸水下。(《滇南本草》)

3、熱淋澀痛:干柿、燈炷中分。水煎日飲。(《本草提綱》)

4、治血淋:干柿,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服。(《世醫得效方》柿焚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6185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