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三角是一種傳統小吃,有紅糖和白糖兩種餡的,一般比較常見的是紅糖餡,既好吃又健康,每次路過家門口附近的主食廚房時都會看到有人在排隊購買,可見深得大家的喜愛哦!
小時候在南方很少吃麵食,每年能吃到包子或饅頭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而且還要等要麥子收割的季節才可以。那時候想做個麵食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大街上找不到賣麵粉的,也沒有酵母可賣,要吃只能自己拿麥子到磨坊里去磨麵粉,然後要用酒麴子做米酒(南方叫米酒,北方叫醪糟),做好的米酒就是酵母。等這兩樣東西齊全後是不是就能吃到?那可不一定哦!為什麼?因為南方人一日三餐習慣吃米飯,很少吃麵食,偶兒吃個麵食也就是掛麵,其他包子、饅頭、餃子一類的美食根本都不會做。我們家比較特殊,媽媽廚藝不錯,平時家裡常有客人,我們就跟著有口福,時不時能嘗到媽媽親自做的各種美食,糖三角就是其中一種,小時候媽媽做的各種美味都讓人難已忘懷。
之後怕長胖就減少很少吃甜食,自己不吃做的機率也逐漸減少,接著問題又來了,就是小朋友他喜歡吃各種甜食,特別糖三角更愛吃,每次做完都可以吃1~2個,隔段時間不做就會念叨要吃,這不前幾天又開始念叨想吃了,為了給他解饞趁早餐時間蒸了幾個,一出爐他就幹掉2個。
準備食材:
全麥麵粉50g、普通麵粉200g、酵母1.5g、白糖5g、老面1塊(100g左右)、清水適量、小蘇打少許、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從冰箱中最出老面,加入全麥麵粉、普通麵粉、白糖、酵母和適量清水一起混合揉成光滑的麵糰
2、麵糰蓋上保鮮美常溫發酵至2倍大小,放冰箱中冷藏一晚
3、第二天早上從冰箱中取出冷藏過夜的麵糰,添加少許小蘇打(約1g)揉光滑均勻,然後整形為長條
4、分成大小相等的8個小麵糰
5、取其中一個小麵糰,用擀麵杖擀成圓形
6、中間放一勺紅糖
7、捏成三角形狀(接口處要捏緊,邊要捏深一些,否則蒸的時候容易開裂或者是輪廓看不見)
8、全部捏好後,放在蒸屜上,底下墊一層油紙(家裡如果沒有油紙,底下可以用打濕擰乾水份的蒸布墊上),蓋上鍋蓋放置15分鐘左右,冷水上鍋蒸15分鐘關火,關火後燜3~5分鐘出鍋
小貼士:
1、家裡沒有老面的,可以直接用酵母與麵粉混合揉面,我這次做既加了老面又添加了酵母,主要是晚上準備的時候已經比較晚,為了縮短髮酵時間,又額外添加了1.5g酵母,正常情況下,用老面揉面完全可以不用添加酵母
2、麵糰中增加水的量根據老面的乾濕情況以及麵粉的吸水性不同,水的量也不同
3、第一次麵糰一定要發酵到位,第二次整形完成後,放置10~15分鐘即可上鍋蒸
4、蒸的時間根據糖三角的大小調整
5、我家小朋友喜歡糖三角中濃郁的紅糖味,做的過程中直接添加了紅糖,如果不喜歡太糖的,可以在紅糖中添加少許麵粉混合過篩再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5879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