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這是一個問題

Powder| 2017-06-19| 檢舉

對於新手來說,煮飯做菜的困擾之一就是應該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今天,小魚特地總結了一下,搞不清楚的寶寶可以了解一下哦!

雞蛋

一、冷水下鍋:

煮雞蛋

雞蛋熱水下鍋,蛋殼容易破,如果想吃到完整的雞蛋,最好還是冷水下鍋。煮雞蛋的正確做法:將雞蛋洗凈後,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鐘,用小火燒開。開後改用文火煮8分鐘即可。切忌燒煮時間過長,否則,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的褐色沉澱,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

饅頭

蒸饅頭

蒸饅頭用冷水,放入饅頭後再加熱升溫。這樣可使饅頭均勻受熱,並能彌補麵糰發酵不佳的缺點,使蒸出的饅頭鬆軟可口。

白灼鮮蝦

白灼海鮮

有經驗的人是不會用熱水煮海鮮的。因為熱水只能使海鮮的表皮燙熱,使蛋白質變性,引起表皮變質,真是欲速則不達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海鮮放冷水中煮,海鮮在冷水比在熱水中加熱得快而均勻。

燉雞

燉雞

燉雞要用冷水,而且火不能一直太大,否則燉出的雞,就不能達到里外熟的一樣的均勻,並且也影響口感,特別是整雞時,就一定要冷水下鍋了,否則外面都爛熟了到時裡面都不一定熟了,且收縮不成型(本來三斤的雞,出鍋後可能還不到一斤),同時出來的味也不正,肉味糜爛爛而無味,沒有豐滿的口感,燉講究的就是一個火候和時間,是一個慢工出精味的活,不要火太大,要的是時間,慢的慢的入味和熟

二、熱水下鍋:

白米飯

蒸飯煮飯

很多人蒸飯煮飯都是淘米後放冷水再燒開,但事實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將水燒開,用開水來煮飯。那麼,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開水煮飯可以縮短蒸煮時間,保護米中的維生素。由於澱粉顆粒不溶於冷水,只有水溫在60℃以上,澱粉才會吸收水分膨脹、破裂,變成糊狀。

大米含有大量澱粉,用開水煮飯時,溫度約為100℃(水的沸點),這樣的溫度能使米飯快速熟透,縮短煮飯時間,防止米中的維生素因長時間高溫加熱而受到破壞。

白灼菜心

白灼蔬菜

在蔬菜類中,一些需要保持鮮明色澤及口味的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辣椒、芹菜、萵苣、豆芽菜等)要使用熱焯法,先讓鍋中的水沸騰,然後將原料入鍋。這些蔬菜體積小,水分多,如與冷水一起加熱,因時間過長,原料中所含的營養素會損失很多,色素會被破壞,色澤和口味也將被破壞,所以宜等水沸騰後才放進去加熱。

豬骨灼水

肉類去腥

處理肉類中腥味小、污血少的原料,例雞、鴨、蹄筋、方肉等,可以放進沸水中除去腥味。用沸水加熱的方法是把原料放進沸水,當水再次沸騰就馬上拿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5396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