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Liverpo ...| 2017-06-11| 檢舉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客家菜,顧名思義就是客家人所吃的菜。客家菜是漢族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並以其獨有的風味在中華美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類為主,水產品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講求酥軟香濃;注重火功,以燉、烤、煲、釀見長;造型古樸,鄉土風貌明顯。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梅菜扣肉、鹽焗雞、客家釀豆腐、豬肚包雞、釀苦瓜、閩西八大幹、盆菜、四星望月、芋子包、芋子餃、三杯鴨等。

那麼你所吃到的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們的小故事,你知道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客家釀豆腐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客家先人從中原南遷後,因嶺南少產麥,過年時吃不上餃子,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想出一個辦法,把做餃子的餡料填進豆腐塊中,代替餃子,從中得到一點慰藉。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這獨特的風味,經歷代流傳,一直作為客家菜的典型代表。傳統的釀豆腐餡料,主要選用上肉、馬鮫鹹魚、香菇、陳皮等。其吃法,除了與餃子的煎、煮、蒸相同外,還有燜、煲、炸等。

客家肉丸

據史料記載,自晉朝末年開始不少中原漢人南下遷徙,形成了早期客家民系,後來部分漢人繼續東進福建或南遷廣東等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客家肉丸這一傳統風味食品,製作也別具客家風味特色。對於客家肉丸的製作工序,山村客家人娓娓道來:精豬肉(或魚、雞、鴨、牛肉)和番薯粉是製成客家肉丸的主要原料。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首先將精豬肉切成小片,放入特製的石「料臼」內,用木料椎舂爛,叫打料。然後加入適量的水、鹽、鹼、味精等佐料,用木料椎攪拌均勻。接下來按照「一碗精肉兩碗粉」的配製比例,放進薯粉,用料椎反覆沖擂,直到「肉丸料」成。最後從石「料臼」挖出肉料,做成直徑約1寸的丸子,放入蒸籠內蒸熟,叫蒸料。

客家咸雞

客家菜源遠流長,菜式、做法、發源都相當樸實。其中客家咸雞是代表,深受南方人喜愛。

每一道客家菜都有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客家咸雞也叫「外婆雞」,據說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一位很疼愛外孫的外婆,由於過節時,女兒和外孫都無法回家,所以她在過年殺雞時特地把雞腿留下來,埋在鹽堆里保存。等到節後女兒帶外孫回娘家時,老婆婆就將鹽堆里的雞腿取出來給外孫吃。沒想到經過鹽腌制的雞腿咸香鮮美,外孫特別喜歡吃,並一傳十、十傳百,一道美食就此誕生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5317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