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侵略性很強,它的入侵,已令美國損失慘重,人們談之色變

陳得財| 2017-06-06| 檢舉

對於我們來說,貝類一直都是我們喜愛的食物之一,與「可怕」二字是毫不沾邊的。但在北美,卻有著一種十分可怕的貝類,它們在當地泛濫成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有侵略性的16種生物」之一。它們給美國和加拿大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人們談之色變。

這種貝類的名字叫「斑馬貽貝」,是一種擁有斑馬紋貝殼的軟體貝類。它們生長期短,繁殖速度驚人,很容易形成龐大的族群。它們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和消耗水中氧氣,導致其它貝類和小魚沒有了生存空間。而且它們又喜歡在別的貝類身上聚居,有時候,一隻土生貝類身上的斑馬貽貝可能達到數百數千隻之多,使土生貝類無法張開貝殼,窒息而死。據資料顯示,由於斑馬貽貝的入侵,美國本土原有的300多種土生貝類,已經有70%絕種、瀕危或數量下降,嚴重影響當地生態平衡,可見其危害之大。

斑馬貽貝的危害遠不止如此,它們還會堵塞管道、水泵和排水口,導致進水和排水困難,給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造成嚴重的影響。曾經,五大湖區附近的一家核電廠就因斑馬貽貝的泛濫,而險些發生嚴重的事故。它們還會粘附在船隻的螺旋槳和一些隱蔽部位上,對船隻造成破壞,並嚴重影響船隻航行。它們還會阻塞河道,污染水源,影響當地的捕魚業和水產養殖。如此種種「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為了清理入侵的斑馬貽貝,美國和加拿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據報道,美國每年需要花費5億美元用於控制斑馬貽貝的蔓延。

人們十分困惑,斑馬貽貝原產於黑海,它們究竟是怎樣經受冰冷的洋流和北大西洋風暴的考驗,而來到北美的?有專家推測,可能是來自東歐和西亞的遠洋貨輪,在裝壓艙水時裝上了斑馬貽貝,待貨輪到達五大湖各港口後,將壓艙水連同斑馬貽貝一起放掉,導致了斑馬貽貝的入侵。自從1988年首次發現了斑馬貽貝後,短短几年時間,它就迅速擴展到了整個五大湖區,並繼續向其它流域擴散。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其足跡已遍布美國東部各州和加拿大南部,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成了人們眼裡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

在史詩大片《歷史頻道:人類消失後的世界》中,有著這樣的一個片斷「由2萬多人花費五年時間才築起的巨型建築胡佛大壩,在人類消失後的一年內,就被僅有人類母指甲大小的斑馬貽貝擊倒」,可見斑馬貽貝在美國人眼裡是多麼的可怕。 其實,除了北美外,斑馬貽貝對其它地區的危害也是非常嚴重的,許多國家已將其列為高危入侵物種。

各位朋友,斑馬貽貝大家有見過嗎?不知道在我國是否有分布?對於它在美國泛濫成災,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處暢所欲言,如果覺得不錯,麻煩幫忙在最下面點個讚唄,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5274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