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開始,隨便一個野外就能輕鬆找到翠綠的地菜。初春的時侯,把鮮嫩的地菜整理好,焯水剁碎,包餃子做春卷都是很誘人的美味。
清明前後,草長鶯飛,柳綠花繁,小地菜苗們也開始長大變老,漸漸開出白色的小花。這時侯的地菜,已經沒辦法直接食用。不過,扯一把地菜花,用它來煮雞蛋則是湖北人民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一定會做的事。
陽春三月三,地菜當靈丹!
農曆三月三,地菜花煮雞蛋!這是湖北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個節日習俗!在民間的傳言里,三月三吃了地菜花煮的雞蛋,一年都不會頭痛。
不知道,這樣的飲食習俗你們那裡有沒有?
當然了,傳言是傳言,其科學性沒法探究。但是,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地菜里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鈣鐵的含量也較高,多食對身體頗有好處。另外,地菜里乙醯膽鹼能降血壓,二硫酚硫酮則有抗癌的作用。而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卵磷脂、維生素也豐富。這兩樣食材放在一起,自然對身體有好處。
地菜花煮雞蛋
材料:地菜花,雞蛋,紅棗,鹽
步驟:
1.地菜擇去老黃葉,連根一起清洗乾淨。
2.洗好的地菜放進鍋中,放洗好的雞蛋,加上紅棗以及能沒過雞蛋的清水。
3.煮8分鐘左右,待雞蛋全熟時,把蛋殼敲破。
4.加一小勺鹽,再煮15分鐘左右即可。
地菜花煮雞蛋後的水是清綠的,我們這的說法是吃掉雞蛋,再喝點地菜水。有補虛健脾胃,清熱利水的功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