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適合秋冬季節吃的肉類食材,那羊肉一定是首選,因為羊肉性屬甘溫而不燥,溫中暖下,並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成分,適當多吃羊肉,可以起到保暖禦寒的作用,增強自身的體抗力。想像一下,在寒風凜凜的天氣裡,來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或啃幾塊大骨頭,真的會從內到外發暖,舒服極了。
羊肉雖好,可是很多人卻不喜歡,覺得羊肉腥羶味比較重。要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首先就要從選購羊肉開始了,羊肉的產地很重要,比如大內蒙的羊肉就是普遍認可的好吃,不羶不腥,很香!
當然啦,因為選擇地往往有限,所以羊肉的做法更加關鍵,對於我們大內蒙的羊,最好吃的做法其實就是清燉或清蒸,就品嚐那個本真的純粹香味。如果羊肉真的比較羶或者不太接受那個氣味,不妨採用重口味一些的做法,比如紅燜、蔥爆、香烤、香辣、孜然…總之,調味料濃重一些,可以掩蓋羊肉本身的味道,吃起來也很過癮。
今兒就推薦一個稍稍偏重口味的做法,有點類似紅燒,鹹香中帶著微甜,香氣四溢,吃起來就不會介意羊肉本身的那一點點羶味啦。
材料:
主料:切段的羊棒骨500g
配料:姜1塊、蒜2瓣、蔥白3段、干紅辣椒4個、香葉2片、八角1個、花椒20粒、桂皮1小塊、草果2個
調料:生抽3大勺(30ml)、料酒1大勺(15ml)、冰糖1塊
準備:
姜、蒜切片,蔥切小段、蔥白部分切片
做法:
1. 將蔥段、薑片、料酒和羊棒骨放入能量土鍋,加足量水燒開;
2. 羊棒骨變色後撈出,用清水洗去浮沫,重新放入洗洗淨的鍋中;
3. 再放入乾紅辣椒、香葉、八角、桂皮和草果;
4. 加生抽和冰糖,注入清水至食材1/3處,選擇「營養燉」程序,程序結束就可以趁熱開動啦。
心得分享:
1. 在焯燙的時候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可以去掉部分羶味;
2. 這一步不需要煮太久,羊肉變色就可以撈出了;
3. 香料最好用茶包袋或專用的調料盒裝起來,免得吃時不慎入口;
4. 如果採用明火的鍋來燉,大約燉1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用飯煲的話因為加熱方式溫和,時間要長一些,一般1.5-2小時左右。
台灣美食分享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556181381454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