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溫度驟降,身體彷彿進入了冬眠狀態,慵懶又冰凍,亟需一萬億噸溫暖來擁抱自己。要說此時腦海里能浮現出什麼食物,必定是那咕嚕咕嚕冒著熱煙的重慶火鍋!還有一切紅紅火火熱熱辣辣的食物,麻辣香鍋,酸辣粉,毛血旺,烤豬腦,烤串串……啊,光想想耳根子就開始熱起來了。
於是,凍得腦子不靈光的時候,打了一個飛的來到重慶。
從重慶機場一走出來,撲面而來便是一股油辣子的味道。雖然體表溫度只有8度,但空氣中瀰漫的香氣卻如此明晰地傳遞著溫暖的信號。
小面原湯足以引發一場味蕾大爆炸
眼前舊式居民樓臨街轉角處,半爿鋪子面積不到的褪色看板上書「正在營業」,實在是一臉懵逼。幸而旁邊傳來人聲鼎沸,才確信要找的小面正是這兒。
麵館店堂狹小,窄而縱深,收銀阿姨小木桌小板凳往外一坐,頗有江湖架勢。匆匆掃了眼菜單,決定保守地點微辣口味。阿姨上下打量了我們一番,耿直地說,「吃原湯罷,微辣你們受不了。」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微辣比原湯還要辣呀,趕緊點頭。
當原湯小面汪著一碗紅油上桌時,私以為阿姨確實是個爽快實在人,不敢想像微辣小面上桌時會是怎樣一副慘叫光景。
點的是地道傳統素麵,紅油原湯二兩麵條帶青,碗沿浮著干辣椒段和白芝麻,加一碗牛肉澆頭。用筷子翻攪,被麵條覆蓋的香味一下子瀰漫開來,氣味微嗆,香麻微辣,心裡的饞蟲立刻蠢蠢欲動。
挑起釅釅裹上油亮鮮紅色澤的麵條哧溜吸進嘴巴里,油辣子煉製過的噴香麻辣在口腔炸開一朵小小的蘑菇雲,剁得細細碎碎的姜蒜被滾水沖開溫和地藏在喉底後勁,最後帶著涪陵榨菜咸香和芝麻香氣回過味來。
第一口小面下喉,腦內響起大鍋爐灶上炒制辣子的熱鬧聲響,自帶視覺聽覺與嗅覺的金鼓齊鳴。不知是四川二荊條、貴州大紅袍還是湖南朝天椒,紅亮的干辣椒段在鐵鍋里被小火徐徐翻炒,辣香溢出。舂碎的辣椒麵澆上沸騰後的熱油,隨著滋滋的輕響,香與辣像被點燃般炸開。第二口小面入嘴,吃的是「水葉子」麵條的新鮮,韌勁,筋道。第三口吃的牛肉,大塊牛肉燉煮酥香軟嫩,毫不費力就在嘴裡化開。接下來就是呲溜呲溜把麵條劃拉下肚的過程,再顧不上其他。
提黃、干溜、多青、麻辣加重,啊多希望生來就是重慶人,好能卷著一口豪爽濃烈的重慶話,每日清晨到麵攤上,流利地用暗語點上一碗小面,呼嚕三五口下肚,心滿意足地喚醒一天。
火鍋吃的是一口生活的精氣神
在重慶吃火鍋,一口口吃下熱氣騰騰的食物,咀嚼,花椒辣子散發的辛辣芳香瀰漫口腔,隨後而來的辛香熱力通過食道直達體內,奔涌熱血汩汩傳送到四肢百骸。這一口口吃下的,根本就是生活的精氣神,一口回血,精神抖擻。明知一口便涕淚俱下,鼻息翕張,以手扇風,仍先臣服於本能對食物的不可抗力。
明火熊熊舔著鐵質鍋底,生猛熱辣的紅油湯汁沸騰咕嘟冒泡,切段舂碎淬了紅的唐辛子,油炸後辛香脆麻的花椒,豐腴油亮的牛油磚漸漸融在紅湯里翻騰出泡沫,水霧升騰挾攜著融在油脂纏綿里的熗燥芳香迎面撲來,被淬鍊出的麻辣辛香電光火石間穿透靈魂。
挽起袖子,居高臨下虎視眈眈,筷子和漏勺左右開弓,鴨腸毛肚七上八下,十餘秒黃喉裹上紅油鮮亮的油衣,重慶火鍋的「老三篇兒」在烈火烹油的湯里游過一遭。在同一種濃烈的底色前,食材口感鮮度高低立現。蘸最原始的香油拌蒜泥,三五口大啖囫圇吞咽,先是入口爽脆彈牙有之,麻辣溫醇有之,翻滾下肚熱乎乎燒到胃裡。然後是一塊吸飽湯汁的酥肉,一片嫩得入口即化的嫩牛肉,一顆熟透便圓滾滾地浮上水面的白胖丸子,簡直停不下來。
要是再來一口冰啤,泡沫刺啦碎在喉底,像赤鐵投入冷水,體內燎原的火「撲哧——」一聲澆滅,只好緩緩地吐出一口氣才表以安逸滿足。舌尖殘留大爆炸後悠悠的餘韻,嘴唇紅腫,中場休息推杯換盞間,方才融在紅湯里的牛油重新凝在筷尖。這時正好又再舉箸重返戰場,鴨胗酥肉鱔魚筍片脆藕,統統共冶一爐再吃一輪杯盤狼藉方休。
撕下斯文做派,將小口細品細嚼慢咽拋諸腦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重慶火鍋,我們不談優雅,我們吃的是人間爐灶煙火,火里來浪里去,吞一口氣壯河山。
烤腦花溫暖每一顆尋求慰藉的心
第一次嘗到紅油腦花,驚為天人,從此走上了一條對腦花迷之熱愛的不歸路。來到重慶,自然不能放過心心念念的烤腦花。
豬腦花們被一個個安置在錫箔紙做成的小碗里,而後放在烤架上慢慢烘烤。待得腦花幾近熟透,倒入紅油,灑上海椒末、花椒粉、辣蘿蔔粒和蔥花,焼旺爐火來一個神之助攻。
烤腦花上桌時,紅油還在打著小滾兒,微微撥開蔥花和蘿蔔粒,便能透過紅油湯汁看到完整無損躺在碗底的豬腦花。顧不得燙舌的熱,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勺,一口咬下去,先是撲面而來的花椒辣在舌尖炸開,邊呼著熱氣喊著燙,邊感受著嫩滑柔軟吹彈可破的腦花兒。麻辣的調料並沒有掩蓋腦花的鮮香,最妙的是腦花外層與錫箔紙親密接觸的部分,微微烤焦,與軟嫩的內里有著鮮明的層次感,配上蔥花與辣蘿蔔粒,鮮中帶甜,並不覺油膩。
小店外寒風勁刮,而此時我正縮著身子一勺又一勺地吃著烤腦花。想起日劇《三星校廚》里曾經有這樣一段關於小吃攤檔的描述——小吃攤是一個開放式廚房,只要有一樣好吃的食物,食客就會被吸引過來。那一道招牌的食物必定是衝擊五官的,它擁有誘人的氣味和刺激性的聲音招徠客人,然後有顏色鮮明的外觀激起客人的食慾,最後是入口時美妙的感覺。小吃攤檔無所拘束的熱鬧氛圍,搭配出人意料的美好食物,輕易便能讓食客心跳加速。
烤腦花店外表殘舊,桌椅簡陋,服務速度永遠趕不上食客的數量,店內衛生也讓人做足了回家與廁所親密接觸的心理準備。即便如此,人們依然趨之若鶩,巴不得每一頓都能有烤腦花相伴。人們三五成群圍坐一桌,點上腦花、烤串與啤酒,再多的煩惱與不濟也能在烤腦花店裡煙消雲散。小店從傍晚開店直至天明,昏黃的燈光照亮每一個在夜裡尋求慰藉的心。
紅油小面,牛油火鍋,烤腦花,板凳面,麻辣串串,泡椒牛蛙,口水雞,老火鍋,毛血旺,豆花烤魚,油醪糟……
24小時的味道重慶,雖說分身乏術無法將所有的重慶小吃一一嘗遍,但留一點遺憾,對重慶的火辣滋味才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吃過火油淬鍊過的食物,重慶像一道熱流淹沒過味蕾和胸腔。這印在舌尖的熱辣,響應著體內流竄的熱度,總有一些食物帶著記憶,足以溫暖一整個寒冬。
所以說,天寒地凍的時候,就該跑去重慶辣一辣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