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一口湯,不用進藥房」。隨著冬季的降臨,煲湯的熱衷度更是高漲!
湯雖好喝,卻也有講究!很多湯里的食材本身沒有問題,健康人喝這些湯也沒有問題,但是對於腎病高危人群或腎臟病病人卻有一定的危害:
腎臟病的高危人群:60歲以上,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肥胖的人群。
你會喝湯嗎?
別讓靚湯毀了你的腎臟!
多冬季的靚湯都是以滋補為主,裡面可能含有高磷,比如花生雞湯。
磷是我們身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過多的磷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磷在人體內是需要腸道吸收、腎臟排泄才能達到平衡的。煲湯的時間越久,湯里含磷元素就越多。
磷除了對腎臟不好的人來說不好,對正常人來說,如果攝入過多也是不好的。身體中的鈣與磷有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磷多了,鈣就會減少,可能會帶來骨質疏鬆的問題。
所以,冬季想要喝一碗滋補養生的湯還是要講究方法,避免喝湯對腎臟的傷害,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肥胖的人也能喝得更加放心。
學會這一招:焯水
防止骨質疏鬆、痛風、結石
焯水可以去磷
焯水有助於減少或去除食物中的磷,所以學會這個動作非常重要。
比如我們說的花生雞湯,可以焯水去磷:
焯水有助於除去雞肉中的磷,在煲中放水,水開鍋後放入雞肉,煮半小時左右,雞肉半熟時,把雞撈出倒湯換成清水,再次煲湯,可以去掉大量的磷。
焯水這個動作不僅能解決雞湯含高磷的問題,還可以解決其他元素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焯水可以去嘌呤
香菇雞肉湯:高嘌呤
香菇雞湯中,香菇含有大量嘌呤,雞肉中也含有嘌呤。(本文來自「7點養身」id:qdys007,微信搜索免費關注)
過多嘌呤的危害
● 人體攝入過多的嘌呤,會形成尿酸參與人體代謝循環,飽和度過高時,沉積在關節、腎臟等組織中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導致痛風。
● 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甚至關節形成結晶,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煲湯前,焯一下,減少嘌呤
煲湯前,雞肉先焯水10分鐘;
煲湯水開時放入雞肉,煮40分鐘後撈出;
倒湯換清水再次開鍋煲湯。
香菇燉煮不超過1小時,可以減少嘌呤;
湯煲好後,1小時內食用,也可減少嘌呤;
但腎臟疾病患者儘量不要吃香菇。
焯水還可以去草酸
草酸,是結石中的常見成分,泌尿系統的結石,大部分是草酸鈣。用一些含草酸高的食物煲湯前都需要用熱水焯一下。含草酸高的蔬菜經過焯水能去除差不多80%的草酸。
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竹筍、茭白,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另外土豆也富含草酸。
說了那麼多,希望大家記住:
一些含嘌呤、磷和草酸多的食材都需焯水後再煲湯!這樣可以免去骨質疏鬆、痛風、結石等煩惱!
煲湯注意點
除了需要焯水,煲湯還有下面這些注意點:
☑ 陶瓷器具
煲湯最好選用陶瓷器具, 食材受熱均勻,湯味更香濃。新買的鍋可先泡2天水或米湯,煲湯時陶瓷不易破裂。(本文來自「7點養身」id:qdys007,微信搜索免費關注)
☑少鹽
控制用鹽量,尤其是高血壓、心衰、腎臟功能不全患者。煲湯講究食材的原汁原味,肉類提前焯水,去除血水腥味,與蔬菜一同下鍋,加入少許鹽和薑片即可。
☑滋補食材
煲湯時可加入黃芪、西洋參、枸杞等滋補肝腎的食材。黃芪屬於溫補中藥,可降低蛋白,補腎氣,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功效。
☑時長
煲湯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90分鐘,文火時間宜長,一般30分鐘以上。魚類和肉類煲湯,時間最好在一個半小時左右,但蔬菜加熱20分鐘以上,會造成維生素C的流失。
☑營養成分
湯中食材的營養比湯豐富,喝雞湯的主要目的是補充蛋白質,但豐富的蛋白質都在雞肉中。
有了這份煲湯指南,冬季無論喝什麼湯都會心中有數,患有心血管病也能放心地喝各種湯。簡單的動作可能很多人會忽略,看到了就發給朋友們提醒一下,煲湯前焯一下,會讓您健康加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3372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