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台灣小吃絕對不容錯過!

Ct Lim| 2016-10-06| 檢舉

奮起湖火車便當

奮起湖火車便當聞名幾十年,但二、三年十年前搭乘阿里山火車,所購買的鐵路便當和現今的菜色已然不同。由於年代久遠,目前便當的經營多半已經轉手到第二代,因為競爭,便當菜色也愈做愈豐富,充滿企業理念。

譬如奮起湖大飯店提供了三種便當,有鐵盒、檜木盒和木片三種。前兩種價錢當然較高,但吃完時,盒子可以帶回家做紀念。維持傳統的木片便當盒(或在餐廳內吃,提供鐵飯盒),每盒一百元。

而以雅山莊和登山食堂為例,其所賣的便當,裡頭至少都有七樣菜。其中一定會有奮起湖的特產大碗豆(或龍鬚菜)。此外,固定都有滷雞腿(或鹵排骨)、滷肉、滷蛋、鹵油豆府、酸菜、紅枝和黃蘿蔔 (或酸梅)等,價格公道,而且一定會附湯。有些鐵盒或木片便當會打上「台鐵」標幟,加上個環保袋,每組兩百六十元,可以飽腹也能當紀念品。

多數便當製作者,過去主要販售的對象是搭乘鐵路的觀光旅客。但老街最尾角,靠肖楠林的阿良鐵支路便當,就和前幾家略有所不同,長期提供附近採茶婦人的便當。除了冬天不採茶外,在此採茶期的九個月內都需要便當,可見便當之供應量。

阿良鐵支路便當的內容和前二家相差不多,但便當現熱,肉是特殊的紅糟肉,青菜方面則以大碗豆(十月才有)和龍鬚菜互換。此外,還有酸菜、半個滷蛋、紅枝豆、菠蘿(或蘿蔔)、高山竹筍和高山高麗菜。米則是關山米。

便當的價格不一,八十元至一百元不等,遊客不妨先觀賞,再挑選自己喜愛的類型。

風味蚵仔煎

典故鄭成功攻打台灣,在缺糧的情況下,士兵就地取材,以蚵仔、番薯粉混合煎成餅做糧食,後流傳為著名小吃。

風味首要條件是採用新鮮蚵仔,台南安平、嘉義東石、屏東東港的最好。其次是要純番薯粉。雞蛋的選用也很講究,一般用土雞蛋。冬天搭配苘篙,夏天搭配小白菜,用豬油煎,口味甜中帶咸、咸中帶辣。

忠孝豆花

位於忠孝路、台中路交叉口的忠孝豆花,創業已有3、40年歷史,主人精選黃豆、石膏、豆花粉等原料,並堅持傳統製法,做出來的豆花口感軟Q滑溜,彷佛吹彈得破,再配上慢火熬煮的花生、薑湯、香味濃厚。店裡還兼賣碗粿、燒餅、麻署,其中尤以手工揉制的麻署,最受喜愛。

度小月擔仔麵

創始人洪芋頭原以捕魚為業,夏秋多風之際,便在水仙宮擺攤賣面,度過清淡的「小月」,由於反應甚佳,副業變正業,也開創度小月百年的傳奇;至今傳承四代,洪氏子弟開枝散葉,分別在市區多處開業,並設置食品工廠,邁向企業化經營。而門市中仍維持一貫的矮爐、小竹凳、紅燈籠,及一隻燒得發黑的肉燥陶瓮,更添古都風情。

萬川號餅鋪

創於同治10年(1871年)的萬川號,以精緻的肉包、水晶餃及傳統漢式糕餅聞名,是台南歷史最悠久的老餅鋪;至今熱氣蒸騰的包子、水晶餃,及坊間難得一見的柴梳餅(沙西餅)、花瓶餅、水晶餅、白糖酥、口酥,彌月賀壽的各式紅龜與改良的中式喜餅,仍是老少歡迎的大眾口味。

岡山蜂蜜

岡山蜂蜜產地在田寮鄉大、小岡山山區,因大岡山盛產龍眼,蜂群采蜜釀製而成的「龍眼蜂蜜」,品質極佳。純正蜂蜜的風味香甜酸兼備,色澤、濃度、蜜味各時期皆不相同,且泡沫愈少愈好,目前岡山蜂蜜名店,以位於安招路上的金牌蜂蜜店最具知名度。

盛興餅店

盛興制餅廠創立於清同治3年(1864年),是一家傳承五代的著名老餅鋪,亦是澎湖咸餅的創始店;由於用料紮實,加上獨門研發配方,盛興咸餅儼然成為澎湖名產。咸餅主要是由麵粉、胡椒、鹽、豬油、芝麻等材料烘製而成,酥鬆爽口,略帶咸辣,口感十分特別,另有花生酥、冬瓜糕及各種海產乾貨。

由於用料紮實,加上獨門研發配方,盛興咸餅儼然成為澎湖名產。咸餅主要是由麵粉、胡椒、鹽、豬油、芝麻等材料烘製而成,酥鬆爽口,略帶咸辣,口感十分特別,另有花生酥、冬瓜糕及各種海產乾貨。

阿美麻糬

花蓮另一項特產是改良自「杜侖」的粟米糬,或稱阿美麻糬。真正的杜侖是不加任何餡料的,現今粟米糬則發展出紅豆、綠豆、綠茶、蜂蜜等多種口味;除小米外,亦有用紅糯米製作。

周記筒仔米糕

米粒黏、肉燥香,周記筒仔米糕香噴噴的勁兒,源自於一絲不苟的製作過程;黏質佳的糯米先炒過,肉餡則精選瘦肉炒香,接著放進蒸龍內蒸到熟透;端上桌前,灑上花生粉與甜辣醬,尋常小吃嚼來口頰生香。此外,店內還有四神湯與排骨湯,排骨湯不放香料,完全蒸出原味,相當爽口。

綠豆糕

吳記餅店為高雄地區著名的糕餅老店,已有60餘年歷史,至今仍遵循古法製造,為鳳山一記響噹噹的特產招牌。在潮流推使下,吳記雖也賣起西式麵包、蛋糕,但老主顧都會指名購買中式糕餅,其香濃地道的傳統風味,才是吳記屹立過半世紀的秘笈。吳記賣的中式糕餅包括綠豆餅、廣式月餅、芝麻肉酥、鴛鴦餅、蛋黃酥等,種類雖不多,但貴在遵循古法,不加防腐劑及人工色素。

而各種糕餅中,綠豆糕最受歡迎,其褐色外皮與四方外型看起來很特殊,咬上一口,外皮酥薄油潤、內餡細緻綿密,教人回味再三。此外,內包紅豆與提煉麥芽的鴛鴦餅,因口感Q、餡又不太甜,很受年輕顧客的青睞;而廣式月餅則口味道地,也很受歡迎。

里港扁食

里港扁食遠近馳名,創始者原是當地的一處小麵攤,老闆趙文富幾經研發,以香噴噴的餛飩與清爽的豬腳打出名號,遂成為里港的特色小吃。每至假日,遠來親嘗美味的食客往往將里港街區變成車陣,魅力可見一斑。來到里港,林立的「餛飩」、「豬腳」與「老牌」店招使人眼花繚亂,而正宗創始老闆則是位於雙慈宮前的文富餛飩。

文富餛飩皮薄肉少,外觀並無引人之處,待入得口中,方知其中奧妙。入口後肉餡隨即化開,香腴滋味充盈齒頰。豬腳沾上蒜末醬油,入口後清爽富嚼勁;而川燙豬腳的湯汁,清甜鮮美,正是餛飩的好湯頭。

埔里米粉

與新竹米粉齊名的埔里米粉,是以水煮而成的「水粉」,外觀較粗,由於水質精良、氣候溫和,且以純粹在來米原為料,所以口感較為香Q、有咬勁,常是觀光客爭相購買的「土產」。

草屯蚵仔面線

這攤只賣早上的蚵仔面線,20多年來已在草屯建立了響亮的名聲,蚵仔新鮮,耐煮不糊的面線是這攤蚵仔面線好吃的原因,再加上濃濃的蔥末香,更令人垂涎三尺。

牛軋糖

台灣牛軋糖的做法:

1棉花糖和烤熟的花生適量(我的用微波爐烤的,中高火1分鐘,要仔細觀察哦,一不注意就糊了)奶粉適量(我的經驗要多一點才好吃)

2然後迅速的用筷子攪拌,一定要迅速,很容易就硬掉的 .

3在薄鮮膜上均勻的摸上一層色拉油,然後把做好的牛扎糖包起來,進冰箱冷卻 .(一定要在保鮮膜上塗油,要不然會接不掉保鮮膜的.

4取出切成小快,你也可以撒上糖粉(防止粘連),我用的是那種很薄的糯米紙,很好用,這個東東也非常非常好吃的哦~~

刈包

風味吃法像漢堡。在饅頭皮上夾肉料、酸菜、香菜、花生粉、甜辣醬或山海醬進食。

魷魚羹

風味所用魷魚,系將生魷經太陽曝曬或烘乾去掉水分製成。湯底用大滑湯,配料有醋、蒜泥、辣椒醬。具有咸、甜、芬芳三重滋味。

風味生煎包

典故源自上海灌湯包,經小攤、夜市發展為具有台灣風味的小吃。風味一般分兩種口味。鮮肉口味大多以豬後腿肉拌高麗菜做成餡;另一種為純粹的蔬菜口味,以高麗菜和韭菜做餡,以粉絲輔助。包身鬆軟,吃時有鮮汁流出。

鹽酥雞

鹽酥雞是風靡寶島,席捲大陸的美味休閒食品,以台灣所獨有的近二十幾種調味料精心調配腌制而成,是真正地道的台灣美食。其暢銷台灣各地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至今久盛不衰。

地瓜餅

地瓜餅為大溪的另一項土產,昔日大溪人以地瓜蒸熟後搗成泥狀,與紅糖、糯米粉拌勻,裹上薄薄的麵皮,烘焙成顏色與形狀都像滿月的地瓜餅,既是大溪人中秋節少不了的應景食品,亦是平日生活的可口小點。好吃的地瓜餅內餡Q軟、甜而不膩、皮薄而不硬,但因地瓜餡不耐久放,得每日現做,故新鮮是品賞地瓜餅的第一要素。大溪鎮上的大小糕餅鋪幾乎都有販售地瓜餅,惟以百年老店的合珍香及永珍香、振馨軒較知名;此外,以檳榔心芋頭所做的芋頭餅、白豆沙餅、咖哩餅也值得一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2915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