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B肝大國,據相關組織估算,約有1.3億人長期攜帶B肝病毒。然而,就這麼一個普遍的疾病,卻讓中國的「B肝歧視」成為全球之最。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繆曉輝表示,事實上,中國正努力摘掉B肝大國的帽子,並通過各種途徑儘快讓公眾了解B肝、熟悉B肝,並正確地診治B肝和對待B肝病毒感染者。
正確診治有「五戒」
B肝容易發展成慢性,甚至肝硬化和肝癌,危及生命,因此,在診治過程中,以下事項需要注意:
1. 病急切忌亂投醫
B肝患者由於社會的壓力,抱著「無論花多少錢,只要能夠早日治好病就行」的想法,四處求醫問藥。這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2自行服藥
有的患者怕麻煩不想上醫院,買了幾本書或是看了一些雜誌、報紙上的關於治療B肝的經驗介紹,於是按圖索驥,自我治療。這樣做十分危險,因為書中介紹的治療藥物未必都適合每一個B肝患者,而且書中介紹的治療方法未必都正確和及時。
3輕信廣告
虛假肝病廣告都喜歡吹得天花亂墜,最常用的詞就是:療效神奇、保證轉陰、不反彈、不復發。這些虛假廣告還會在電視節目中反覆播出,多在夜間,內容雷同。
4不堅持治療
頻繁更換治療方案,隨便終止治療。不僅浪費了大量經費,最關鍵的是貽誤了病情,有可能導致肝功能急劇惡化。
5生活不注意
有的B肝患者不注意保養,飲食不節,嗜酒吸菸,勞累過度,這些行為無異於慢性自殺。
B肝診療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整個監測和防治工作可能是終身的。
B肝病人應常吃的4豆
豆類除了富含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鎂等無機鹽。這些營養物質是膳食中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
1. 赤小豆
赤小豆含有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而利尿。可用於治療心、腎性的水腫、肝硬化腹水等症。(2)含微量元素與蛋白質,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功效:《神農本草經》里的記載:主下水,排癰腫膿血。其性微寒,味甘酸,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食用方法:赤小豆50g,加少量食鹽,煮熟食用,每日1次。適合有肝腹水、下肢浮腫、小便短少者食用。
2. 黃豆
黃豆被譽為「豆中之王」,還有「植物肉」之稱。
(1)富含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含蛋白酶抑制素,可抑制結腸癌、乳腺癌等癌症。
功效:性平味甘,能健脾消水、益氣潤燥、清熱解毒的作用。適於B肝兼有脾胃虛弱、水腫、小便不利的患者
食用方法:黃豆與小茴香同煮,每日適量食用。
3. 扁豆
扁豆為熱帶與亞熱帶常見的豆類。(1)富含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是可幫助肝臟解毒,清除肝臟的脂肪,解酒的,故應當常吃扁豆。(2)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鋅、磷脂等營養物質。
功效:性微涼、味甘,能健脾除濕、消暑解毒。對於B肝病人脾虛吐逆、口渴少食、久瀉者適用。
食用方法:扁豆、蓮子、冰糖同煮。但糖不宜多放,稍有甜味即可。有糖尿病者,不建議飲用。
4. 蠶豆
蠶豆為熱帶與亞熱帶常見的豆類。
(1)富蛋白質,但不含膽固醇,因此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2)含鈣、鋅磷脂,有益於調節大腦;而富含的膽石鹼有利於增強記憶力。
功效: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調和中氣的功效,脾虛腹瀉者特別適合食用。
食用方法:做法:蠶豆煮熟食用或者選擇炒食。適用者:脾虛腹脹、水腫的肝炎患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966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