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天早餐不重樣,我收穫了腹肌和自由
2016-07-01 17:11
忙得天昏地暗,也要張羅一頓早餐。聽著鍋爐里食物的滋滋聲,心裡一下就泛起了溫柔。Keeper:吃貨小陽 做高顏值又美味的早餐,已經連續 400 多天不間斷。在什麼契機下他開始了這段不放棄的旅程?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堅持至今呢?
Keeper:吃貨小陽
◆ ◆ ◆ ◆ ◆
自律像刻刀,我從早餐開始雕琢更好的自己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堅持每天早上 6 點左右起床,認真準備早餐,在朋友圈和 Keep 上分享,晚上去健身,天天堅持讓我的身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說來很巧,2015 年初聽說國外有個哥們給他妻子做了 365 天不重樣的早餐,我一想自己也是吃貨,平時也熱衷下廚,就想做著玩玩,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堅持到了現在。
最初會覺得這是一種挑戰,但隨著 100 天、200 天、300 天、400 天的不斷推移,從接地氣的糊塌子、豌豆黃、艾窩窩到冬陰功、墨西哥GUACAMOLE、英式早餐、西班牙海鮮飯等等,我把世界各地的早餐幾乎都做了個遍。
我愈發覺得這是件有意思且對生活有益的事情,並沉浸其中。
每一份早餐的背後都蘊含著:事無巨細的耐心等候,承擔刀傷燙傷成品失敗的風險,細緻打磨的溫柔與愛意。
這樣的挑戰已經成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為了不重樣,我需要開動大腦去嘗試更多元化的食材,去思考下一個創意早餐是怎樣的?
◆ ◆ ◆ ◆ ◆
最善變的是早餐,每日都有新的樣子
我的日常生活很規律,基本每天早上 6 點左右起床,平時上班的時候會用 1 個小時做早餐,周末有空會用更多時間用心做一頓豐盛的早餐。對我來說恆久不變的是早餐每日必做,但最善變的也是早餐,每日都有新的樣子。
每天提前準備食材、操作、擺拍、擺拍然後吃掉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我的早晨是在廚房開始的,早起洗漱後第一件事就是走進廚房。
簡單的早餐直接下廚就好,複雜的會提前一天準備好材料,比如豌豆黃、鷹嘴豆泥、煎雞排(提前腌制)等等,第二天直接操作。
因為愛吃新鮮海鮮,周末我會一大早去海鮮市場採購當日最新鮮的海鮮,做一些如法式煎扇貝、酒香芒果貝、過橋石斑、西班牙海鮮飯這類的早餐。定期轉悠北京各大菜市場尋覓新鮮食材也是我必不可少的日常項目。
現在一到菜市場,我看到食材腦海里就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做法。
比如看到雞腿的時候,我就會想到蔥油雞、白切雞、口水雞、烤雞腿、雞絲涼麵等做法;
家人胃難受的時候,我會想到煮些燕麥粥、牛肉粥、山藥粥、百合粥調理。這也是我的收穫之一:對各類食材有了透徹的了解,能更好的滿足身體的需求。
◆ ◆ ◆ ◆ ◆
科學吃早餐,我遇見更強的自己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我會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儘可能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特別是要富含膳食纖維。
每頓早餐在不重樣的基礎上都會根據當天的情況進行調整,比如跑全程馬拉松的早上會吃的精簡一些以便有足夠體能完成當天的比賽,並且對胃的負擔不大。
第二天會選擇少肉清淡的飲食,有助於肌肉排酸。日常早餐我會傾向在主食中加入藜麥、燕麥這類健康食材,而蔬菜是每餐必不可少的。
我堅持長跑和體能訓練,保證自己有足夠精力的同時,體能與健康狀態也在不斷提升。
體能訓練多的時候早餐中蛋白質的比例會多一些,比如雞胸肉、牛肉等。
這樣的飲食習慣讓我身體沒有多餘的贅肉、體脂率正常偏低,且長跑和訓練前後身體肌肉不至於有很劇烈的酸痛感,精力充沛、體能在增強、腹肌也越來越明顯。
我參加了兩次北京全程馬拉松,成績從 5 小時 31 分提高到了 5 小時 08 分。
◆ ◆ ◆ ◆ ◆
用心專研喜歡的事,自由即自律
我平時就喜歡下廚,最初做早餐都是做一些本來就會的菜式,也不太苛求用料及營養搭配。
隨著天數的逐漸增加,我開始通過電視、網絡、app、書籍等各種媒介學習新的早餐做法,同時和小夥伴們頻繁交流廚藝經驗和營養搭配方案,尋找有創意、易上手的健康早餐靈感。
慢慢地我積累並學會了很多新的早餐做法,並在這些做法基礎上融合自己的經驗和靈感,做出屬於自己的創意早餐。能親手給父母做美味營養的早餐,讓他們的飲食更健康,是我精進廚藝得到的最大收穫。
有些朋友會覺得 400 天不重樣的做早餐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其實並沒有。自律做早餐更像是給自己生活做減法的過程,通過合理制定計劃、理性選擇和約束自己,把更多的時間用到真正提升自己的事情中,就像康德所認為的「自由意味著按照我給自己定下的律令行動,自由即自律。」
通過對每天早餐內容的計劃、採購、學習、操作讓我的生活非常規律且自律,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自由分配給自己喜歡的事情,如自我塑造、陪伴家人和朋友。
我喜歡看經濟方面的書籍,拜訪過張五常、厲以寧、林毅夫這些大師級學者;跑步方面:除了挑戰馬拉松外,我還經常被約稿寫跑鞋測評。偶爾還會去做義務教練,帶跑步的小夥伴跑前熱身跑後拉伸。
做早餐讓我懂得了如何從生活上關心傾聽身邊人,我會很在意父母和朋友的想法,了解他們喜歡的味道,把這些作為靈感融入早餐之中。
日常和共同興趣的小夥伴們切磋交流,也讓我有了很多喜歡做早飯的小夥伴,我們彼此鼓勵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這些是我人生中巨大的財富,廚房和餐桌就是我生活中的小小舞台。
當我陪伴鼓勵好友完成他們人生第一次半程馬拉松、給家人做出高檔餐廳級別美食的時候,看著他們發自內心幸福的表情,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份自律帶來的幸福與自由。
對於剛開始做早餐的小夥伴,建議選擇一些從食材到方法都簡單便捷易上手的開始嘗試。推薦給大家一個快手健康早餐搭配:香煎雞胸肉+水果開放式三明治+牛奶。
A. 香煎雞胸肉:雞胸肉是很常見的健身食材,如果注意一些小細節就可以做的很美味。
① 雞胸肉先用黑胡椒和鹽抹在表面放置 15 分鐘左右,同時調個蒜末蜂蜜橄欖油的汁。
② 把調汁抹在雞胸肉上用保鮮袋封好,放在冰箱中腌制。
③ 煎的時候用不粘鍋加入少許橄欖油,將雞胸肉連同醬汁一起倒入小火慢煎。
④ 煎至表面深棕略帶金黃色後翻面煎另一面煎熟切片即可。
B. 開放式水果三明治:
① 將軟歐麵包切片(土司片切小片也可以)抹上奶油奶酪(自己喜歡的果醬也可以)。
② 將自己喜歡的水果切片,這裡我用的是香蕉、聖女果和桑葚(太小不用切了)。
③ 把水果碼放在備好的麵包片上即可。
C. 煮牛奶:煮牛奶更準確的說是加熱牛奶,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也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小常識。
① 溫度:牛奶加熱的溫度不宜過高,60℃-70℃ 為宜,如果過熱會導致牛奶中的乳糖焦化,營養被破壞。
② 加熱方式:大火加熱,能夠鎖住其中的營養物質不流失。文火慢煮只會讓牛奶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被破壞。
Tips:
① 雞胸肉建議選擇小雞胸,口感會比大雞胸肉嫩一些。
② 再次強調,煎的時候一定要小火!小火!小火!
③ 做開放式三明治建議選擇一些全買或者穀物類的麵包更健康。
早餐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本身。平凡更需要用心去積極對待,給每一天都帶來不一樣的小驚喜。早晨在廚房的那 1 個小時對我來說是一天中最安靜和心無雜念的時候,我樂在其中。
在做 400 多天的早餐過程中,每天都發生著很多事情,有好有壞有悲有喜。但無論怎樣太陽都會照常升起,我都會在第二天準時起床做早餐,無論節假日或參加馬拉松比賽都是如此。
很多人看到我的早餐時會感嘆我好厲害,其實哪有什麼天生如此,不過是在天天堅持中精進。就像在 Keep 上的運動打卡一樣,想解鎖更多徽章,想看看自己有多少潛能還未被開發。
通過堅持和自律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子,掙脫懈怠的慾望強加給自己的牢籠,不斷自我提升、看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本文為 Keep 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關於Keep: 網際網路健身App「 Keep-移動健身教練」,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健身計劃。
微信公眾號:gotokeep 分享最實用的健身知識、最有趣的生活指南。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546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