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串串香底料配方,小吃店火速來學!
麻辣燙是起源於川渝地區的漢族特色小吃,和冒菜略微不同。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
麻辣燙是食物的平民化歸宿。青菜和魚肉,被細細地穿在了簽子上,一股腦兒地往滾沸的湯里推,真正是赴湯蹈火。
沒有什麼講究的烹調過程,它們就這樣被人類攪和在一起,互相沾染了彼此的味道,再也不能分開。
吃貨君推薦配方:(批量製作)
調 料: 牛油20斤;油5斤;郫縣醬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兩;姜1斤;蔥0.5斤;八角0.1斤;
甘草0.5兩;山奈0.5兩;桂皮1 兩;香葉1兩;蓽菝20克;白扣0.8兩;香果0.5兩;沙姜0.5兩;紫草0.7兩;丁香0.3兩;
梔子0.5兩;草果0.6兩;謬糟2瓶;豆豉1袋 100克;胡椒0.5兩。
製法:
① 將郫縣醬垛細,干辣椒去蒂切成節用清水洗乾淨並且用清水泡透,將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後用絞肉機絞成茸,鉸時將姜加入絞成茸,冰糖拍碎備用。
蔥 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備用;兩種油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備用;豆豉剁成茸,將豆瓣醬,辣椒茸,
豆豉 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備用。
② 凈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乾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
加香料繼續加熱0.5小時,加入花椒粉末加熱15分鐘,等麻辣味出來加謬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溫時既得底料。
⑴ 原料:以穿上竹籤的原料標準,也有不能穿上竹籤的,如:粉絲,粉條,寬粉,海帶絲等。
⑵ 製法:採用兌鍋形式: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紅油+花椒油+調料=3:2:2:2:1
⑶ 白鮮湯一般採用骨頭少而糯米和淮山藥較多的方法燉的色澤發白鮮味較足的鮮湯,在製作時鮮湯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鮮香味較輕。
⑷ 調料:常用的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蝦皮/海米;根據口味不同可以適當調節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達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提醒:因吃麻辣燙的口味有的較輕,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湯汁,故經營者又添加了咸鮮口味的白湯。既白湯=鮮湯+調料。鮮湯同麻辣口味的湯汁一樣。
調 料: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紅柿,香菜段,少許芝麻,雞油,蝦皮/海米。
(成碗裝的麻辣燙);麻辣湯汁:就是將骨頭制凈放於 湯筒中加熱,並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藥粉末製成的藥包,
燉至湯汁發白時加入香料包燉至粘稠時調入鹽,料酒,雞粉,特製底料(可以將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湯汁中燉,
在燉底料時只加豆瓣醬等原料製成紅油,辣椒油;花椒油調勻燉至味較濃時,將火調至保持湯汁微開狀態即可)。
可燙的原料:粉絲,粉條,河粉,海帶,油菜心,綠豆芽,白菜卷,雞肉絲,凈肉絲,豆腐泡等。
客人吃得時侯先選料,燙熟後裝於碗中,澆上麻辣湯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絲或丁,蔥絲,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