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海的美味饋贈——丁香魚

分享知識| 2016-06-13| 檢舉

丁香魚,也叫「小銀魚」,體圓狀而側扁,身長2—3.5厘米;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眼大,吻圓突;無棱鱗,無側線。其個體雖小,聞之似丁香花味,體形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產自東海深海水域,魚雖然個體小,但營養價值很高,系小型經濟魚類.

香魚喜棲於水質清新,水流湍急,水溫偏低,河底多石礫,無污染的通海河流中。每年9~10 月份為產卵季節,在江溪上游肥育的成香魚集群降河洄遊,到河下游鹹淡水交匯處產卵﹑孵化。幼魚孵化後隨水流入海越冬。翌年春天,當水溫回升至12℃左右,體長40~80mm幼香魚陸續溯河肥育。

食材檔案

中文學名:鯷

拉丁學名:Engraulis japonicus

別稱:丁香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輻鰭魚綱

目:鯡形目

科:鯷科

屬:鯷屬

丁香魚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

2.富含膽固醇,維持細胞的穩定性,增加血管壁柔韌性。維持正常性功能,增加免疫力。

3.富含鎂,提高精子的活力,增強男性生育能力。有助於調節人的心臟活動,降低血壓,預防心髒病。

4.富含磷,具有構成骨骼和牙齒,促進成長及身體組織器官的修復,供給能量與活力,參與酸鹼平衡的調節。

5.富含鈉,調節滲透壓,維持酸鹼平衡。維持血壓正常。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

適宜人群

孕婦,乳母,嬰兒,幼兒,學齡前兒童,學齡期兒童,青少年,高溫環境作業人群,老人,久病體虛人群均可食用

食用禁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如何挑選丁香魚

挑選魚眼清晰,魚身色澤青色,肉質緊實的。魚身發黏、魚眼渾濁、有異味的,不宜購買。

丁香魚的儲存方法

丁香魚要冷凍保存才不會變色變味,食用時用溫水略為漂洗,可以去除冰渣,日本人常用來煮粥食用,台灣人民也如此,對兒童與老人最為滋養。

丁香魚的做法

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整條可食;又是海產的調味品。佐餐時,用它泡湯、或拌涼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撲鼻,生津開胃。

香炒丁香魚

主料:丁香魚適量、蔥薑絲適量、乾辣椒絲適量

步驟:

1.鍋中倒油(多一點)

2.放入芝麻

3.將小乾魚在清水裡撈一下,去掉灰塵,瀝乾水份

4.加入蔥薑絲、干紅辣椒絲翻炒均勻,改成小火煸炒

5.煸至魚酥脆時加入糖炒均

6.最後加入蒜片翻炒均勻。(如果加蜂蜜要等到魚放置溫熱時再加)

丁香魚拌豆乾

材料:黑豆乾2塊,丁香魚50公克,菜脯80公克

配料:沙拉油2大匙,薑末10公克,蒜末10公克,辣椒1條,蔥末10公克,豆鼓1大匙,鹽1/4小匙,砂糖1/4小匙,雞粉少許

步驟:

1.黑豆乾切條狀;辣椒切片;菜脯洗淨,瀝乾備用。

2.將作法1的黑豆乾條及丁香魚放入溫度約160℃的油鍋中,以中火炸至微幹,撈出瀝油備用。

3.另熱一鍋,放入2大匙沙拉油燒熱,放入蒜末、薑末、蔥末、作法1的辣椒片和豆鼓以中火炒香,再加進作法1的菜脯炒至香味四溢。

4.於作法3的鍋中加入作法2的黑豆乾條、丁香魚和所有調味料,以中火拌炒均勻至入味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266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