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粉條,你敢吃嗎? 回家看看你家有沒有?有的話趕緊扔了!

這樣的粉條,你敢吃嗎? 回家看看你家有沒有?有的話趕緊扔了!

2016-04-23 16:25

粉條很多都愛吃,就像上圖那樣的粉條,估計很多人都愛,其實小編非常愛吃粉條,

由於近年來不時報道有毒粉條出沒,今天報道這裡被發現一個毒粉條窩被端,明天那裡又被發現一個,

這些壞人怎麼那麼壞呢?讓小編每次出去吃粉條總有一種惶恐不安的感覺!

很多不法商販,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為了降低成本,也為了讓自己的粉條看起來賣相好,

口感好而更有市場,會偷偷的在粉條中添加一些有害人體健康的非法添加劑,大家購買一定要小心,

小編建議大家最好選擇去大型超市購買有國家相關部門質量檢測的粉條應該更靠譜!儘量不要購買價格便宜的散裝粉條。

扒一扒那些毒粉條里的非法添加物

1,粉條里的工業石蠟

一些非法商販會在生產的粉條中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工業石蠟。因為工業石蠟可以使生產出來的粉條更有光澤、有韌性。

工業石蠟對身體的危害:

長期食用加有工業石蠟的食物,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重大損害,

工業石蠟內含有"多環芳烴",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食用可致癌。

工業石蠟的雜質中還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食用後將導致貧血、記憶力下降等中毒症狀和危害。

人體攝入石蠟後,還會造成腹瀉等腸胃疾病。國家明文規定食品中絕對禁止添加工業石蠟。

2,工業原料合成的粉條

你沒看錯,就是只需用三種工業化工材料,在沒有任何食品原料就可以合成粉條,以六偏磷酸鈉、

海藻酸鈉、工業明膠為原料,與熱水按比例混合後,就變成了粉條,同時使用工業甲醛作為防腐劑,

這樣的粉條甲醛超標400多倍,鉻超標200多倍。這種粉條不是晾乾的,而是在水裡泡著的,這種毒粉條一般流向街頭小攤點的酸辣粉和粉絲湯等食品中,如果沒經過加工,會聞到甲醛味,而一旦添加一些調味品就嘗不出來了。這樣的粉條,和毒藥又有什麼分別呢?誰敢吃?

像甲醛、工業明膠這些物質,在中國食品安全標準中都是明令禁止被添加到食品里的,甲醛作為一種高毒性的化學物質,食用甲醛含量較低的食物,一般不會立即出現明顯的中毒症狀,但長期食用這樣的食物就會引發甲醛中毒,從而導致器官受損,嚴重者就可能誘發白血病、

尿毒症等危險疾病。現在有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暴利,做出的事簡直是令人髮指,跟殺人放火沒有區別!

3,添加明礬的粉條

明礬又名白礬,是明礬石的提煉品,是硫酸鋁鉀和水形成的一種晶,粉條加明礬能增加光澤和彈性,

看上去特別亮白,而且比較禁煮甚至久煮不爛,加了明礬的粉條熟了以後口感特別筋道。對於在水中不易被煮爛、過於筋道的粉條,務必多加小心。

由於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鋁鉀,含有鋁離子,所以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

、鈣等成分的吸收,導致骨質疏鬆、貧血。鋁對腦神經也有毒害作用,影響神經細胞的發育,

會干擾人的意識和記憶功能,可導致老年性痴呆症,引發肝病等。美味可口的粉條儘管誘人,

卻存在著很多質量和安全隱患,所以,在這裡提醒各位吃貨,購買粉條時,儘量選擇那些各項指標都符合國家標準的放心粉條廠家。

對於有毒粉條,如何避免?一般可通過以下鑑定方法:

1,正常的粉絲、粉條色澤略微偏黃,接近澱粉原色。就如紅薯澱粉的凈化程度決定粉條的顏色

,粉條顏色微黃和稍黑都屬正常。如果紅薯粉顏色發白,則說明裡面可能摻了其他物質。

各種粉絲顏色:在豆類粉絲中,以綠豆粉絲品質最佳,它的顏色潔白光潤,呈半透明狀;

蠶豆粉絲雖也潔白光潤,但不如綠豆粉絲細、有韌性;雜豆粉絲外觀色澤白而無光,

質量與蠶豆粉絲相近。以玉米、高粱製成的禾穀類粉絲、粉條,色澤呈淡黃。薯類粉條色澤土黃,

暗淡不透明;甘薯粉條色土黃,暗淡,過濾不凈的呈灰銹色;土豆粉絲微黃色;木薯粉絲灰白色;山芋粉絲是本色淡青灰。

2,品質好的紅薯粉條,曬乾後發脆,手抓易碎,而摻了膠質的粉條則韌勁十足,不易折斷。

3,點燃粉條,純紅薯粉條點著後會起泡變成白色灰燼,灰燼一捏就碎,

混合粉條火燒後則不起泡並成黑色灰燼,手捏有發硬的雜質。

4,粉條買回家後,用熱水泡幾分鐘後,聞一下氣味,好的粉條無異味,水也不變色;

5,好粉條手感柔韌、有彈性、粗細均勻、無並條、無酥碎、無任何異味。質量差的粉條常帶有霉味、酸味及刺激性氣味。

近年來,越來越多不安全食品的出現,傷害的不僅僅是我們老百姓的健康,

更是加深了我們對生存的危機感和憂慮感,同時也拷問著製造者,

銷售者和有關執法部門的良心和責任。由於我們老百姓沒有孫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

,所以希望國家相關執法部分加大執法力度,讓我們老百姓真正可以吃到放心的食物。

它被稱為「營養黃金」,男人離不開它!女人美容瘦身更離不開它!

秋葵的這些營養保健功效,沒幾個人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215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