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壺壺嘴的差別

分享知識| 2016-05-31| 檢舉

除了壺口比較大的極端例子先不討論外,目前市面上的壺大概就這幾種:

1. 細嘴壺(內徑4~5mm),代表:Kalita POT 900銅壺。優點是手再怎麼挫、再怎麼甩壺,水流都可細且穩定。但加大水量時,水流的沖擊力道很強。

2. 細嘴壺(內徑6mm以上),代表:宮廷壺、日式手沖壺。這個類型中較便宜的壺可能會有易濺水花的情形。

3. 削平式寬口壺嘴,代表:野田琺瑯月兎印。優點就是大水柱水流柔順,但不易控制細水柱,往往傾斜差一點點就會從水滴直接變成粗水柱直出。

4. 尖嘴式鶴嘴壺,代表:Kalita波浪壺。水流柔順,且大小水柱也很容易控制。

5. 寬口式鶴嘴壺,代表:田口護咖啡大師手沖壺。使用起來的感覺類似野田琺瑯月兎印。

6. 大嘴鳥,代表:Kalita咖啡達人琺瑯壺。使用起來的感覺類似尖嘴式鶴嘴壺,但可做更大水柱的注入。

其實以個人經驗而言,剛入門手沖未必要就只能考慮壺嘴內徑5mm以下的細口壺,一般的細口壺、宮廷壺、尖嘴式鶴嘴壺只要稍微練習一下就行了而且用鶴嘴壺看起來很像高手。

除非你想表現某些特定手法的味道,如:穩定的細水柱快速甩壺,那可能就真的非得用像POT 900這類的壺,只是一般來說並不常做這些特殊表現就是。

而細口壺也可透過調整注水高度、水量、溫度等等修正手法的方式來達到像寬口壺所沖出來的咖啡風味,只要多練習、實沖幾次後也一樣不太會有問題了。

修正手法、練好基本功,注意水溫、粗細度、時間與水量比例之間搭配的變化,任何壺都能沖出好咖啡。

以上心得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050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