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只喝冷飲解暑?試試這五款清涼又健康的消暑湯!

夏日靚湯

說到夏天的消暑良品, 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冰飲。 雖然冷飲喝起來很舒服, 但對腸胃卻是一種負擔。 其實消暑不一定要喝冷飲, 一些美味湯水不僅解暑效果明顯還能有一定的養生作用。

今天小編就為你推薦五款, 大家不妨試試哦。

1

玉米木瓜咸骨湯

材料:

玉米2根, 木瓜半個, 豬骨500g(選擇排骨和扇骨較佳, 或直接在市場選購咸豬骨), 生薑3片。

製法:

豬骨焯水後用鹽腌制1天(可以放在冰箱中), 再用清水清洗備用, 玉米切段洗凈備用

向鍋內加入清水適量, 煮沸, 先把咸豬骨及玉米、生薑放入沸水中煮40分鐘

最後放入木瓜, 再煮30分鐘即可

功效:

中醫認為, 豬骨有養血健骨的功效, 用鹽腌制後, 因鹹味入腎, 屬水, 能降氣下火, 玉米調中開胃, 木瓜健脾消食, 生薑溫中和胃, 配合煮湯, 味道鮮美, 是一道夏季開胃降火的佳品。

禁忌:

因為木瓜容易引起子宮收縮腹痛, 但不會影響胎兒, 孕婦慎食。 水腫的病人不作推薦。

2

涼瓜黃豆煲鮑魚

材料:

涼瓜1個, 黃豆100g, 鮑魚3隻, 排骨100g, 生薑5片, 陳皮一瓣。

製法:

先將適量清水煮沸, 再將焯過水的鮑魚及殼, 排骨, 提前浸軟的黃豆, 涼瓜去內囊切塊, 以及薑片、陳皮放入湯煲里

大火再煮開, 改小火煲1小時即可

功效:

苦瓜不僅是夏季佳蔬, 又是一味良藥。

吃苦瓜以色青末黃熟時好吃, 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鮑魚平肝潛陽, 解熱明目, 補而不燥, 鮑魚殼清熱平肝、滋陰潛陽。 黃豆就是大豆的其中一種, 大豆中的蛋白質也像肉類一樣是優質蛋白, 配合生薑溫中和胃, 陳皮理氣化濕, 防止寒涼太過。 本湯品適合夏季清熱消暑保健食用。

禁忌:

脾胃虛寒, 夏季易腹瀉之人慎食。

3

沙蟲煮冬瓜

材料:

鮮沙蟲250g, 冬瓜300g, 生薑3片, 芹菜、蔥花、胡椒粉適量。

製法:

把沙蟲的沙袋切除, 再把沙蟲剪開, 把泥沙洗凈後備用

冬瓜去皮切絲、芹菜切碎備用

先用生薑起鍋, 冬瓜放入爆炒一下, 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把冬瓜煮透, 再把沙蟲放入煮5分鐘至熟

最後放入芹菜、蔥花, 加胡椒粉、鹽調味即可

功效:

冬瓜味甘淡, 性微寒。 具有清熱利水、除煩止渴的功效。 現代營養學認為, 冬瓜熱量低, 嘌呤低, 對於減肥和痛風人群來說都是好食物。

沙蟲味甘咸, 性平。 具有解煩渴, 滋陰降火, 清肺補虛的作用, 現代營養學還證實了沙蟲對於抗疲勞有一定的作用。 芹菜能增香, 故本品適合初夏來臨, 煩熱口渴的人群。

禁忌:

本品性偏寒涼, 故虛寒體質的人群不宜常吃, 還根據口味適當增加胡椒、姜。

4

馬蹄竹蔗紅蘿蔔湯

材料:

馬蹄5個, 竹蔗500g, 紅蘿蔔1個。

製法:

將全部材料洗凈, 馬蹄削皮, 竹蔗斬塊, 紅蘿蔔切塊

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 再把上述材料放入鍋內, 慢火煮40分鐘即可

功效:

竹蔗中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有機酸、鈣、鐵、鉀、鎂等物質, 還含有比較多的蔗糖, 所以這個湯不加糖也非常清甜, 對消除疲勞、防治中暑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醫認為它具有解熱止渴, 助脾健胃, 潤腸通便的功效。 馬蹄潤肺化痰, 生津通便;紅蘿蔔補肝明目, 通便防癌。 特別適合夏季胃口不好, 容易口乾口渴, 大便不通之人保健食用。

禁忌:

脾胃虛寒者少食, 或加5片生薑同煮。

5

枇杷花燉瘦肉

原料:

乾燥枇杷花50克、瘦肉300克、少許薑片

製法:

事先將枇杷花洗凈, 用涼水先浸泡半天

將瘦肉在加薑片的開水中煮2分鐘, 去除血沫和腥味

將枇杷花及泡開的水倒入燉盅, 加入飛水後的瘦肉, 燉上2個小時即可加鹽後飲用

功效:

一盅清肺潤五臟的枇杷花燉瘦肉, 是客家人在千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來對抗炎夏的家常靚湯之一。 用枇杷花燉湯, 湯汁呈誘人的咖啡色, 濃郁甘甜的汁液中滿是淡淡的枇杷清香。 它尤其適合平日經常在應酬場合菸酒過多的商務人士, 或是在夏天容易上火、咳嗽痰多的人士, 也很適合長時間密封於乾燥的空調房中的上班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1045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