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下客家釀酒煮雞的功效源來:
客家娘酒雞是廣東客家的經典名菜,它性溫熱而祛寒濕,鮮潤濃香醇厚,並有開胃活血,補中益氣的功效。為此,它不但成為產婦的進補必選,還成為客家人在結婚或壽宴等喜慶活動中的一道重要宴客菜。它甘甜鮮美,略帶淡淡酒香,令人回味無窮。
閹雞煮娘酒材料:
四斤半大閹雞、姜、紅黑棗、枸橘子、老酒。
注意點一:
先將閹雞開水待用。炸薑末至金黃待用。最後炒飛過水的閹雞炒至金黃色即可。炒雞的同時先將砂鍋放適量水紅黑棗。最後把全部材料【除枸橘子】同放入砂鍋大火煮開後文火慢慢燉20分鐘關火。等晚點再轉火就香香噴噴誘人的娘酒雞就可以吃啦。轉火時候加枸橘子一煮開就OK了。
注意點二:
炒過雞的油一定不要倒進酒里同煮。不然就太油膩啦。。。我個人呢。比較節省油就留著明天燜干鹹菜啦。。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區又稱老酒、黃酒,有上千年歷史。在客家,家家戶戶幾乎都精於釀製「客家娘酒」,客家女人也喜歡拿釀娘酒出來比較手藝。稱之為娘酒,是對客家女人勤勞、心靈手巧的一種褒獎。
具體做法如下:
備料:
大公雞一隻(大一點,一年左右的,閹過的最好,不然太燥了),姜(老薑、子姜都可以,個人認為老薑更好),老酒(自釀,市面上賣的難免兌水或者兌燒酒,不純),如果覺得還不夠,可以加上上紅棗枸杞之類藥材做輔助。
調料:
油(花生油最佳)
炊具:
大鍋、砂鍋(非常重要的,最好用大的那種)
詳細的做法如下:
1.姜切片(或者大塊的拍碎了也行)、大公雞洗凈、切塊(可以稍微大塊一點,咬著舒暢)
2.燒熱大鍋,放油,把薑片炸香,放入雞塊爆炒,切記不要放鹽。把雞塊炒至金黃(如果雞比較肥,炒至過程中可能會油)把多出來的油剷出(算是雞油,炒青菜很香),放入老酒(比雞肉麵稍高即可,如果喜歡喝酒可以稍微多放點)。
3.在大鍋中煮沸,漂去上面的油麵,裝入砂鍋(一般放上一晚上,讓酒味進入雞肉,以後要吃多少就加熱多少)。如果立刻要吃,只需把雞肉煮熟就行。
備註:雞肉炒制時不要放鹽,不然味道不好。我家裡一般是隔天晚上炒,然後第二早上用小鍋加熱,就是早餐了,也就是為什麼用砂鍋的原因。
客家女人坐月子就是吃這個,很滋補。喜歡的朋友們去試著做給家人品嘗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