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一杯山藥進瓊糜:山藥的做法與功效作用

分享知識| 2016-05-19| 檢舉

山藥作為藥品是上品,作為食材是佳品。山藥的做法有哪些?山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山藥的烹飪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深入挖掘山藥的烹飪價值與營養價值。

說起山藥,文藝范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陸遊陸放翁的那一句:「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但是對於資深老饕或者大廚來說,腦中自然是山藥的各種吃法與做法。山藥作為藥品是上品,作為食材是佳品。山藥的做法有哪些?山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深入挖掘山藥的烹飪價值與營養價值。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栽種者稱家山藥,野生者稱野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山藥原名薯蕷,唐代宗名李預,因避諱改為薯藥;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山藥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中生長。

食材檔案

名稱:山藥

別名:懷山藥、山蕷、麻山藥、薯蕷。

性 味:甘、平、無毒;

歸經:歸脾、肺、腎經

功能: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主要適用症:脾虛症,肺虛症,腎虛症,消渴氣陰兩虛症

不良反應:一次吃得太多,容易脹悶,個別人有過敏反應

產地:主要分布於廣西、河北,河南等地。

食法:常燉湯食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藥最適宜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藥在食品業和加工業上大有發展前途。

《神農本草》中記載:山藥「久服耳目聰明」。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能調和腸管收縮與擴張,促進小腸運動節律,使腸道容物排空,減少毒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並且還有鎮靜、抗昏迷作用,凡是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在復方中皆有治療作用。常食山藥可白膚健身。

山藥的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每100克山藥塊根中,含水分88.8克,蛋白質1.9克,脂肪0.2克,灰分0.7克,碳水化合物11.6克,胡蘿蔔素0.02毫克,粗纖維0.8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02毫克,抗壞血酸5毫克,鉀213毫克,鈉18.6毫克,鈣16毫克,鎂20毫克,磷34毫克,鐵0.3毫克,錳0.12毫克,鋅0.27毫克,銅0.24毫克,硒0.55微克,尼克酸0.3毫克。

山藥的功效

山藥性味平、甘、無毒。中醫認為,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並且對肺虛咳嗽、脾虛泄瀉、腎虛遺精、帶下及小便頻繁等症,都有一定的療補作用。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

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

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發現山藥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山藥的做法

山藥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山藥吃法多種多樣,可甜可咸,可湯可炒,可葷可素。切成小塊煮成甜羹,味道酥糯爽滑,妙不可言。山藥主要的做法有燉湯、煲粥、甜點等。其中下面四種烹飪手法最適合山藥。

一、炒

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藥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藥,葷的有山藥炒肉片、山藥炒腰花、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

二、清蒸

如果是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清蒸做法。將山藥去皮,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白糖食用,清鮮綿軟,香甜可口。這種吃法口感軟爛,也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歡甜品和體質虛弱的女性也可以把山藥在水中焯一下,澆上熬好的蜜汁,吃了可以滋陰養血。

三、煲粥

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撕開的紅棗,孩子和老人最適合吃。因為這兩類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統比較弱,而山藥粥十分易於消化。此外,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喝山藥粥。此外還可以做花生山藥粥、枸杞山藥粥、桂圓山藥粥、南瓜山藥粥等。

四、燉

山藥燉土雞,健脾和胃,適於秋冬滋補,將山藥切成段,用高壓鍋將雞塊稍壓三成熟後,倒入山藥段並加入枸杞等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鐘即可。山藥燉排骨,滋腎益精,將排骨用熱水汆燙之後洗凈,再放入鍋中加水煮20分鐘,放入切好的山藥,加上其他材料並調味,再以中火繼續熬煮15分鐘。

山藥菜式介紹:

藍莓山藥

材料:

主料:山藥 (適量)

輔料:藍莓醬 (適量)

做法:

1、山藥洗凈表面浮土去皮,切成長短相似條狀。

2、放入鍋中大火10-15分鐘蒸熟。

3、取出過涼水至冷卻。

4、山藥碼入盤中形成井字格。

5、藍莓醬略加些水稀釋,淋在山藥條上即可食用。

桂花山藥

原料:山藥 300克

調料:桂花蜜 適量 白醋少許

做法:

1.把山藥去皮,切成長條,浸泡在加了少許白醋的清水中

2.鍋中燒適量清水,水開後,下入山藥條煮約2、3分鐘至斷生

3.撈出後馬上浸入涼白開過涼後,撈出瀝干水份

4.把處理好的山藥條擺盤,淋上桂花蜜即可

山藥紅棗粥

原料:山藥、紅棗、大米、桂圓、黃冰糖、枸杞

做法:

1、將大米洗凈用水提前泡好、紅棗洗凈泡好、枸杞洗凈泡好、桂圓剝皮。

2、山藥去皮切成菱形塊。

3、鍋內放水,水開後倒入大米煮開,關小火熬25分鐘。

4、放入山藥塊開大火煮,煮開後小火煮10分鐘

5、放入紅棗、桂圓、泡好的枸杞。

6、最後放入黃冰糖,關小火熬3-5分鐘即可。

清炒山藥

原料:黑木耳、山藥 、蒜 、青紅椒

做法:

1、木耳提前兩小時泡發好切小塊;蒜切小粒。青紅椒切小片;山藥去皮,切片。

2、鍋里加適量水燒開,放入山藥過水7秒鐘左右,木耳過水13秒左右,撈出瀝干水分。

3、鍋里倒入少許油,油溫6成放入蒜粒,出香味,倒入青紅椒,炒至7成熟。

4、倒入山藥木耳,加適量的鹽少許白糖翻炒均勻,調料入味即可裝盤。

山藥燉雞

材料:雞1隻、山藥1根、枸杞10克、蔥姜、料酒、鹽

做法:

1、雞宰殺後,清理乾淨腹腔,剁成小塊,蔥姜洗凈,姜切片,蔥打成蔥結;

2、切好的雞塊放入鍋中,加入足量冷水,燒開,撇去浮沫;

3、加入一湯匙料酒,放入薑片、蔥結;

4、煮開後轉小火,加蓋,慢燉大約30分鐘;

5、山藥去皮切成小塊,加入鍋中,繼續加蓋燉10分鐘;

6、枸杞用清水沖洗一下,加入鍋內,繼續燉1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山藥烹飪技巧——如何讓山藥不變黑

我們在烹飪和處理山藥的時候,會發現切好的山藥總是會發生變黑的問題,這是由於山藥里含有的一種酶造成的,當山藥削皮後暴露在空氣中,這類物質就和空氣中的氧份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了褐色素和黑色素。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山藥不變黑嗎?

一、切山藥是不要用金屬制的道具(不鏽鋼的可以用)用木製的或者所料制的刀具。

二、切好的山藥泡在鹽水或者加油醋的冷水裡,還可泡在檸檬水裡,等炒山藥的時候再潷水澇出來。

三、也可以把山藥先用水炒一下。

山藥應該怎麼保存?

購買山藥後如果不馬上食用,就要立即對其進行妥善處理,以確保山藥的品質和口感不變。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①山藥去皮切塊後按照每次的食用量用塑膠袋進行分裝,分裝後要立即放入冰箱上層進行急速冷凍。

②山藥食用時不需要解凍,水燒開即可下鍋,既方便又能確保山藥品質。

山藥飲食禁忌:

山藥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時用治脾胃、腎氣虧虛。便秘腹脹和有實邪者慎服。

山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感冒、上火、便秘、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845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