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喝咖啡的人必看!】挑豆是什麼?挑豆到底多重要!?

分享知識| 2016-05-16| 檢舉

挑豆到底有多重要?

這幾天收到妹妹朋友寄來的咖啡,是她喜歡喝咖啡的爸爸,

退休後自己買生豆自己烘焙的,她說:

雖然親戚朋友都說很好喝,但是身邊沒有真正懂咖啡的人,

所以想請我們幫忙喝看看~

謝謝張爸爸的手感咖啡

真的很開心很多長輩,現在也開始喝起健康的黑咖啡了~

也實在很佩服喜歡到自己買豆子研究的那位爸爸!

真的太贊了!!請張爸爸繼續努力!相信只要多增加一個步驟,咖啡可以更美好喔~

回到重點,今天想分享的就是,烘焙咖啡之前必備的一個動作:

請一定要記得....

「剔除瑕疵豆」

「剔除瑕疵豆」

「剔除瑕疵豆」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老實說,無論再高級的咖啡豆,都難免會有瑕疵豆存在,

差別只在於好的咖啡瑕疵率低,需要手選的時間比較少,但不代表完全不需要挑!

而瑕疵率高的咖啡也不代表就是不好的咖啡,

像:印尼的豆子瑕疵率普遍偏高,主要是因地域性特殊處理法的關係~

導致生豆頗多羊蹄豆、刮傷豆等,但剔除瑕疵後的印尼咖啡,也廣受日本、台灣人喜愛。

像大家最常喝到的曼特寧、黃金曼特寧等。

再回到我們所說的精品豆,

莊園級的生豆在產地裝袋之前多半都會先經過分級、剔除不好的瑕疵品後才裝袋,

但因產量極大,裝袋過程中總難免會不慎夾雜到一點小石粒、樹枝等「意外」之物,

或是有漏網的不良豆跟著混在其中(這真的是難免的啦~)

因此「剔除瑕疵豆」 這個步驟,是烘焙之前一定要做的最終程序!

只有嚴格執行,甚至反覆好幾次一直挑!才能將這些可能的漏網之魚做最徹底的篩檢。

既然都聊了「剔除瑕疵豆」的重要性,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最常見的瑕疵豆,大致分類有6種

黑豆:因雜菌完全發酵的豆子,是咖啡豆混濁或產生腐臭味的原因。

發酵豆:發酵中的豆子。有時候豆子會在保存時產生發酵,烘焙時容易發出異臭。

黑豆,發酵豆

貝殼豆:乾燥不良或發育不良造成分裂、變形的咖啡豆。容易發生烘焙不均的問題。

未成熟豆:外形偏瘦長的綠色豆子,會有草臭味。

蟲蛀豆:被蛾的幼蟲啃食過的豆子,會使咖啡豆變得混濁或發生臭味。

其實如果不知道怎麼挑,就建議,看起來醜的,就毫不留情地丟掉它吧!

所以精品之所以精品,就是它非常珍貴呀!!

那到底,不挑會怎樣?!

就跟所有榖物類的農產品一樣,

咖啡生豆也會遭受到黴菌的感染而產生毒素(如常聽到的赭麴毒素等),

當然也會有極小部份因處理或保存不當而過度發酵、翻黑、發臭。

而這些帶有毒性的不良瑕疵豆通常都會藏在生豆中,

一旦未先剔除就跟著下去烘焙,產出的咖啡熟豆就會帶有毒素,

且隨著放置時間的增加,毒素會不斷增生,

若不以為意喝下這些咖啡,長久累積對健康非常不好!

另外,不挑豆的咖啡還會有一個問題!

就是咖啡的風味一定會有瑕疵味或不好的味道。

所以「挑豆」真的是精品咖啡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那至於坊間大量使用的商業用豆會不會有「挑豆」這個步驟....

聰明的大家,自己去想一想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784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