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真的比米飯更養胃嗎? 俗話說「養胃要吃面,胃不好的人應該吃麵食,麵食可以養胃。但是,麵食真的比米飯更養胃嗎?

麵食真的比米飯更養胃嗎?

2016-05-13 08:38

飲食以及生活的不規律、不合理,給我們的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俗話說「養胃要吃面,胃不好的人應該吃麵食,麵食可以養胃。但是,麵食真的比米飯更養胃嗎?

「胃不好多吃面」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因人而異。

麵食是用麵粉製成,而麵粉則來自小麥。小麥性平,味甘。不過與大米相比,略兼濕滯,所以一般都要碾粉做成面製品或乾燥成麥片食用。其養胃生津之力稍差,但益氣充形效果卻更勝一籌。

一般來說,麵食要比大米做成的食物更好消化一些,二者雖然同屬澱粉類食物,但所含的澱粉構造不一樣,導致消化的結果不一樣。尤其是發麵食品,對胃酸多的人來說,應該多吃一些,因為發麵時所用的蘇打屬於鹼性,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在眾多麵食中,在夏天吃麵條為主更好一些。因為麵條是最養胃健脾的,手擀麵也好,鮮切面也罷,碼上菜醬,或配上熱湯,能很好的祛濕、發汗,安然度過夏天。

面的製作技巧

1、製作麵條要選擇麵筋含量較高的麵粉。麵筋是指麵粉筋力的強弱和蛋白質含量。麵粉一般分為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三種。麵筋質越高,麵粉的質量就越好。

2、和面時要注意水溫。一般冬天用溫水,其他季節用涼水。和好的麵糰要保持在30℃,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好,麵條彈性大。

3、和面時加入少許鹼或鹽,能提高麵筋質量。還有,和好的麵糰要放置一段時間(一般冬天不少於30分鐘,夏天稍短些),其目的是促進麵筋生成。最後將和好的麵條下鍋煮熟,麵條就會很筋道。

夏天食用麵條的小貼士

麵條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麵條可以涼吃也可以熱吃,但營養專家提醒,太熱的麵條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吃碗溫熱的麵條最有利於營養吸收。

原湯化原食。在烹煮澱粉類食物時,它們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麵湯中還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

麵條除了面里的營養,其他食物中的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所以,在吃麵條的時候,不要只想著如何省事,還要想想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滿意。多樣化的蔬菜,肉、蛋、豆製品等,都要在一餐當中照顧到。比如說,切幾片醬牛肉,加個荷包蛋,加一把豆腐絲,切一個西紅柿,煮幾棵小油菜,加點胡蘿蔔絲等。

放心365檢測了麵粉中鋁殘留量(以Al計)、偶氮甲醯胺、二氧化硫殘留量(內源性污染物)、滑石粉、過氧化苯甲醯等共計43項檢測指標,為大家甄選出可放心食用的6款麵粉。

【金龍魚】多用途麥芯粉(5kg)

四次上榜

【雪健】麥芯雪花粉(2.5kg)

三次上榜

【五穀康】全麥粉(1kg)

三次上榜

【中裕】原味小麥粉(5kg)

三次上榜

【河套】河套雪多用途小麥粉(5kg)

三次上榜

【利達】餃子用小麥粉(2.5kg)

三次上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746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