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餅,近來真是流行的不明不白。不過就是太不懂得含蓄的班戟,至於嘛?味道、口感、樣貌,哪一個在我眼中都沒有獨到之處的地方,怎麼就一下子紅遍大江南北了呢?想想優點,要麼就是做法簡單也不用烤箱,甜蛋餅,一會功夫就能烙一大摞了。第一次吃千層餅是幾年前,靠此發家的榴槤口味,感覺湊合。但美味的程度顯然與直接來一盒貓山王不能比,只能算聊勝於無的選擇。第二次是在K11的by awfullychocolate,那個最有名的千層巧克力蛋糕,層層疊疊的巧克力餅皮,濃郁的巧克力與淡奶油的混合夾餡,撒上一層厚厚的可可粉,喜歡巧克力的人,是比較難抗拒的。但是,依舊達不到讓人驚艷的程度。以巧克力為主打的九點半,超級巧克力蛋糕、白巧克力瑞士卷,都是好選擇。
原料:
餅皮:雞蛋55克,細砂糖15克,牛奶185克,低粉70克,可可粉15克(法芙娜),融化的無鹽黃油15克.
夾餡:淡奶油150克,細砂糖10克,融化的牛奶巧克力20克(德芙)。
表層:可可粉適量(法芙娜)。
德芙的巧克力我是比較不恥的,但家裡無論是法芙娜、瑞士蓮還是GODIVA,可可脂含量都是85以上的,考慮到受眾的口味,只能用這個了。
做法:
餅皮的做法簡單,不就是調個甜蛋餅麵糊嗎。雞蛋加入糖攪拌至糖溶化,依次加入牛奶、混合過篩的粉類、溶化的黃油,拌勻了就好。而我選擇了更偷懶的辦法,直接VM里一攪拌,連將麵糊過篩的步驟都省了。鍋子就是家裡平常用的菲仕樂不粘鍋,只是因為此鍋已經服役有段時間了,不粘性能大大減退,增加了攤餅的難度。勉勉強強,折騰出10張左右的餅皮,直徑15厘米。
我自己都屬於摸石頭過河的階段,也就談不上說什麼經驗了。淡奶油加糖打至七八成,加入融化的巧克力漿拌勻,一層餅一層巧克力奶油的程序,直至完成所有。每一層添加的奶油分量,我都是稱量的,因為做不到手感精準。有興致可以切些香蕉片鋪在夾餡里,想來也是非常美味的。
餅整體包起或放密封盒中,置於冰箱冷藏半小時以上,取出後,表層篩可可粉。
其實這回我攤的巧克力餅皮是相當挫的,但這蛋糕的好處在於,零件再猥瑣,成品依舊能將此掩蓋到不易察覺。就下圖看,我也沒看出有多失敗。
切一塊,為了拍照,也為了自己嘗一下口味口感。陽光房裡的溫度到底還是偏高的,不過一小會工夫,奶油就有融化的跡象了。盤子也沒選好,明明應該用平盤,卻拿了個凹凸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713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