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廚怎樣調戲糖中三姐妹,紅糖、白糖、冰糖.漲知勢了!

分享知識| 2016-05-06| 檢舉

糖中三姐妹——紅糖、白糖、冰糖,是我們平日裡常用到的。不過,你肯定從來都沒有想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都是抓住什麼就用什麼。其實,糖與糖之間的作用大有不同,是不能用錯的。

優秀的大廚,要懂得糖中三姐妹的不同脾性,巧妙調戲她們,調出美味、戲出精彩!

【紅糖】

補血活血它最棒

說到紅糖,雖然它不是精鍊的糖,但永遠不要瞧不起它。紅糖是溫性的,補氣血、調治風寒感冒、調理脾胃虛弱,紅糖不可少。女人平常多吃紅糖很有好處,補血又活血,能讓氣色變得更好。

而且在三種糖中,用量相同時,紅糖的糖份是最少的。因為它是初榨糖,含糖量是95%,剩下的是礦物質和維生素。跟白糖相比,紅糖含有更多對人體有益的東西。好的紅糖是可以直接當零食吃的,而白糖就不可以了。

推薦用法:紅糖煎蘋果

材料:

紅糖、蘋果、酸奶

做法:

1、鍋中倒入紅糖和水,小火慢慢將其燒融;

2、放入切片了的蘋果,小火慢慢地兩面煎;

3、一直煎到兩面色澤很深,蘋果略微脫水的樣子,至少要5分鐘以上,就可盛起蘋果,淋少許酸奶點綴裝盤食用。

【冰糖】

可潤肺清火

和紅糖相反,冰糖是涼性的。如果風寒感冒用紅糖的話,風熱感冒就用冰糖。紅糖適合冬夏,而冰糖適合春秋。因為春天剛開始熱的時候,很容易咳嗽上火。特別是沒有痰的乾咳,最好用冰糖。它既能清火,還可以清除肺熱。秋天乾燥,需要潤肺,同樣可以用到冰糖。

冰糖燉梨正是這個道理。同樣,燉銀耳的時候,一定要放冰糖,因為銀耳也是潤肺的,它和冰糖在一起有一個「1+1>2」的作用,如果放別的糖就沒這種效果了。

推薦用法:冰糖雪梨燉銀耳

材料:

干銀耳、雪梨、枸杞、冰糖

做法:

1、銀耳用溫水泡發,洗凈、撕小朵備用。雪梨去皮切小塊備用;

2、銀耳放入砂鍋,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小火燉30分鐘;

3、加入冰糖,再燉10分鐘,至糖化;

4、倒入雪梨,再燉15分鐘。加入枸杞,燉5分鐘即可。

【白糖】

可解毒、調治急症

所有甜味的糖類都有一點兒解毒的作用,而白糖由於糖份含量非常高,效果更好。如果有人吃了一些有毒性的東西,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馬上給他灌白糖水來解毒;如果突然肚子疼,馬上喝熱白糖水,有緩解疼痛的作用;如果一天沒吃飯,感覺頭暈,這是低血糖反應,馬上喝一杯白糖水也能緩解。

不僅如此,白糖還是烹飪時的一味調料,一是因為白糖溶解快,二是紅糖不適宜久煮,而白糖沒有這個顧慮。

推薦用法:拔絲香蕉

材料:

香蕉、白糖、澱粉、雞蛋、油

做法:

1、香蕉去皮,切成塊;

2、盤子上抹上香油,以免糖汁粘在盤子上不好清洗;

3、將雞蛋打在碗中,把香蕉塊裹上一層蛋液,再沾上一層澱粉;

4、鍋中注入油,燒熱。下入香蕉塊,變色後馬上撈出;

5、把多餘的油,倒出,下入白糖。中火熬制白糖白色,馬上下入炸好的香蕉;

6、快速翻炒均勻。倒入抹上香油的盤中即可。

好廚師,一把糖

廚行有「好廚師,一把鹽」的老話,說的是鹽在五味調和中的作用。

其實不僅是鹽,糖在烹調中的作用亦十分重要,除了增加甜味以外,糖的一些其它作用總是被人忽略。

概而言之,糖在烹調中還有如下幾種作用:

1、消腥去膩除臭味,校正口味,減少和抑制原料的咸、苦、澀味,緩和辣味的刺激感;

2、豐富菜肴的口味,增加香氣和鮮美度,使菜肴顯得柔和醇厚;

3、使菜肴的味汁稠濃,成菜油潤明亮,並且還可起到著色、增色和美化菜肴的目的。

如何巧妙運用糖的上述三種作用,不僅需要廚師擁有豐富的灶上經驗,還需要他們奇思妙想。

舉個例子:薑汁西芹是道小菜,常見的製法是老薑去皮,打成茸汁,同味精、精鹽和少許香油調好味後,直接與焯過水的西芹節拌勻成菜。這道菜製作簡單,口感清香脆爽,雖非佳作,但多數食客都還能夠接受。但是,如果我們在調味的時候加入一點糖,那立刻就會交叉滲透,讓微弱的甜味雜和著辛辣與鮮味在味蕾上層層彌散,把原本單薄的味覺層次豐富起來。

糖用得好而又名氣較大的,應屬香辣蟹。前兩年香辣蟹鼎盛之時,無數饕餮之客聞香而動,排號候座以便能大快朵頤。外界傳言,香辣蟹裡面的香料有數十種之多,並且各種版本的配方也是眾說紛紜。不過知根知底的人都清楚,這香辣蟹的神來之筆其實就是用糖用得巧妙。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川味火鍋只用了少許的冰糖,風味特色重在突出麻、辣、鮮、燙等方面;而香辣蟹則是在傳統製法基礎上,不僅改變了麻和辣的原料用量比例,而且還加大了糖的用量,讓一鍋紅艷中夾帶著一絲甜意。其實,就是這絲甜意緩和了辣味,減輕了澀感,使剛烈的口味變得更加醇厚。

像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糖在烹調中之所以能產生上述奇妙作用,那是因為糖在受熱分解後生成了醛,而醛是一種性質很活潑的物質,不僅具有還原性,也容易與其它物質結合,尤其是在與谷氨酸(味精的主要成份)相結合以後,它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香氣,變化出一股神奇的味道。

由於糖的特殊屬性,廚師們曾自己總結出「用糖不帶甜」的經驗,即是說在菜肴中適量地加一點糖,但需控制甜度,讓菜肴的滋味更加柔和醇美——這是以前的經驗總結。而如今,隨著人們口味的變化,讓菜肴在原有風味基礎上多出那麼一絲甜意,已成為當前調味的一種傾向。不過在具體運用中,我們一定要掌握好糖的投入量。糖雖然有諸多優點,但如果使用過度,則容易壓住其它調味品的味道,甚至導致菜肴膩口,所以,還是以菜肴中略略顯出甜味為宜,因為這裡少則無味,過猶不及。

在烹調中使用的糖,由於它們的結構不同,因此其甜味強度亦有著很大的差別,以蔗糖(包括冰糖、綿白糖、砂糖、紅糖)的甜度為100,乳糖的相對甜度為10~17,麥芽糖的相對甜度為32~60,木糖的相對甜度為40,果糖的相對甜度為114~175,這一點在使用中還需要我們去加以注意。

綜上所述,烹調用糖竟有如此多的學問,真要想做到「好廚師,一把糖」,那我們在烹調中就應該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一把糖」,不過這真還不是一件簡單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606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