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國的黃燜雞,最好吃的秘訣就在這!只需簡單幾步!

蔡忠恩| 2016-04-30| 檢舉

黃燜雞很多人都愛吃,小編也不例外,外面的黃燜雞好吃是好吃,不過感覺有點油,還是自己做的更健康好一些,今天晚上,小編就在家做了一鍋,味道超贊,而且做法很簡單,你看完以後,也可以在家輕鬆做出好吃到爆的黃燜雞。

黃燜雞

原料:土雞一隻,金針菇100克,杏鮑菇80克,香菇三個,豆皮兩張,蔥一塊,小米辣椒6個、蔥半根、醬油30毫升。

步驟:

1,土雞洗凈切塊,去掉雞頭和雞屁股,然後把雞塊焯水備用、姜洗凈後切片、金針菇洗凈後切成兩段、杏鮑菇洗凈絲,香菇洗凈切薄片,蔥洗凈切成幾段、小米辣切小段、豆皮切成絲。

2,焯水了的雞塊扣水後,倒入炒鍋中,小火慢慢的炒干水分,不要著急放油,水差不多收干後,倒入少許油,把姜和蔥倒入鍋中,和雞塊一起用中火翻炒出香味。

3,雞塊出香味後倒入30毫升醬油,10毫升料酒,中火炒一分鐘後,把金針菇、杏鮑菇、香菇也倒入鍋中,繼續翻炒出香味後,倒入適量水,水沒過雞塊即可,大火煮開後,小火燉1個半小時。

4,快熟了的時候,把小米辣椒和豆皮絲倒入鍋中,中火翻炒均勻,然後蓋上鍋蓋用小火再燜8分鐘即可出鍋。

貼士:

由於小編醬油放的多,所以我沒有額外放鹽,如果你醬油放的少,可以酌情加一點鹽。

小編這次豆腐絲放的有點早,所以豆腐有點煮過了,所以豆腐絲和小米辣椒最後8~10分鐘放口感最好。

營養點評:

1,雞肉的營養價值

雞肉和豬肉、牛肉比較,其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胺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雞肉也是磷、鐵、銅和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等;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能夠降低人體對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注意:雞皮含油脂較高,食用時可以不吃。

由於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泄有關,因此,儘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

2,蘑菇類(金針菇、香菇、杏鮑菇)

蘑菇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等,還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多食蘑菇可促進大腦發育、防止腦動脈硬化、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強人體應激能力,以及溶血栓、降血壓、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效,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食用蘑菇類的蛋白質含量大大超過其他普通蔬菜,同時避免了動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膽固醇危險。食用菌中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種類也十分齊全,約有十七八種,豐富的蛋白質提供鮮味,這也是蘑菇類口味鮮美的奧妙所在。

食用蘑菇類的營養價值之所以高,還在於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的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脂溶性的維生素D含量也較高。

食用蘑菇類中的鐵、鋅、銅、硒、鉻含量較多, 經常食用食用菌既可補充微量元素的不足,又克服了盲目濫用某些微量元素強化食品而引起的微量元素流失。

3,豆皮

豆皮的營養價值: 豆腐皮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營養價值較高; 豆腐皮含有的大量卵磷脂,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並含有多種礦物質,豆皮含鈣豐富,可以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作者信息:

新浪微博:營養師舒蘭婷

微信公眾號:Lettieshu

文章為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本人,個人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文章中選用的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文章中圖片由於是晚上用手機照的,有點失真,忽略圖片吧,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味道,呵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508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